第五百六十五章暗潮汹涌18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兔子的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五百六十五章暗潮汹涌18

李咎和黄致在女儿的婚事上是一致的。一要女儿自己满意;二要那家里家风开明清正,男子自己靠得住、有本事、好人品;三要离得近,可以时常往来探视,发生个什么意外情况,也能及时搭把手;四么,至少二十岁才出阁。

李咎还插话说“最好三十岁再出阁”,被城阳一指头摁在脑门儿上就给怼回去了。

黄致则叹道说:“好男不上门,否则招个赘,给咱们小姑娘做个女户,也不为不可。”

江南近年来女户多了去了,有好的,像当年三九那样的女商人,也有不好的被家里逼着自梳不嫁人往家里扒钱养弟弟哥哥的,但总之女户并不罕见。

黄致夫妻在本地吃穿住行各有采买,很敏感地意识到打交道的商贩中女商人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大商行的挑头人也是女子。

黄致特意打听了一番,知道其实她们的婚事也是大问题之后,又觉得不妥。

想到这,黄致把李咎怨上了:“你怎么就只收了一个徒弟?再收几个给咱们丫头挑一挑,那该多好!你们家傅贵儿不错的。”

李咎莫名其妙:“黄先生,您才顶着教谕的名头,该您去收徒弟给我们家姑娘挑女婿的,咋还赖上我了?”

徐氏和城阳就在一旁笑。

笑着笑着,对照傅贵那么一想,又觉得确实难得这么一个女婿,若再来几个得多好。

那也就能想想,捡回来一个傅贵都不容易。再往前想,城阳能捡到李咎,那已经是十万分侥幸,再要给女儿捡一个,哪有那么巧的事。

幸而小丫头年纪还小,过了年虚岁才三岁,还有一段时间能琢磨,不像元燚,虽然嫁人还在几年后,丈夫却得先看起来。不然真像徐氏说的,好孩子都被挑拣完了。

两家有差不多的喜好和差不多的烦恼,言语脾气一向十分契合,虽然两三年没见过面了,倒是丝毫不生疏,仍是通家之好,后来索性把两边相连的门对开了,弄了个小走廊连起来,黄致那边就在李咎家厨房蹭饭。

李家的大锅饭仍然保持着荤素均衡花式繁多的特点,不过烧得不精细。

但是李咎自己下厨做的菜,还有城阳带来的厨子做的菜,那是绝对的好吃。

黄致本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天南地北哪里没去过,口味杂得很,无奈他只会吃不会做,索性就带着媳妇女儿在李咎家并餐,每个月对半儿分账,还省了自家开火买菜。

李咎还拓了个外书房,起在两家之间的小花园里,为的是黄致来了和他轮经论道能有个自在点的地方。内书房还是他和城阳两个人共用的,那就不方便让黄致进去了。

城阳在后院也有个小暖阁,专门接待徐氏等特别亲近的女眷,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了固定的合用的书房,又有相似的话题,本来又是老伙计,话题当然就越聊越深。

黄致原就是比较偏激且比较注意民生的那一挂,学了一点皮毛之后直接起飞,有时候比李咎还要极端,敢笑李咎是“妥协党”。

李咎不以为意,妥协就妥协,这个世道他不妥协还能咋办,把桌子掀了要求推翻封建帝制?他得先被国家意志碾压成齑粉吧!他能保持自己的心志不转移,还能带动城阳和他一起思考、成长、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黄致竟然指望他再前进一步?他倒是把自家仆从先遣散了啊?光是仆从养老的事都够他喝一壶的!

黄致还真把自家仆从的卖身契都烧了,给每个人算了一笔钱,想走的拿钱走人,不想走的拿钱签李园的雇工合同,以后这些仆从就都是自由人,拿钱办事,再不是什么低一等的奴仆了。

这倒让李咎又高看了黄致一眼,典型的开明士大夫嘛,放在平行时代的晚清民国,至少也是个先驱、思考者啊!可惜黄致年事已高,前面生的儿女都已成家,后面应该是生不出孩子来了,可惜李咎自己也不准备再要一个孩子,两边的小孩儿都是闺女,两家没有做亲家的缘分。

不过黄致和李咎是想把闺女留到二十岁,或者等李咎想个办法怎么着又不招赘又能让丫头和娘家关系不要生疏,但是其他人家可等不了了。

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黄致的女儿,在金陵名流里也是有一百家想求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