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壮志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兔子的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七十六章壮志

沼气的发现让李咎很高看了辛秀才一眼。

不仅很有实验精神,还很有实验的天分,他是个擅长观察,且对现象非常敏锐的人才。

天赋这种事,一般人羡慕不来的,比如小莲,比如杨大郎,单凭天分都能碾压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

而科研这种事,既需要海量的基础数据把进程堆到瓶颈口,又需要天才的临门一脚节约研发成本。

李咎后来着重看了辛秀才的记录本,又从里面挖出来了一些可以深挖的技术。

比如蚯蚓养猪,比如疫苗兽用,比如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他连大肚子病(血吸虫病)都有一番见解,再给他一些时间,未必他不能把钉螺这个媒介给翻出来。

受到这个启发,李咎又翻了其他人的记录本或者日记之类的东西,但是像辛秀才这般灵性的就再没见到了。更准确地说,能认认真真写好每一天的见闻的人都不多。

本来经过李咎的一番整顿,剩下的使者学徒里,连读过书的人都不足三分之一,剩下的人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得字儿,还是在李咎这里紧急培训才学会了书写,指望他们写出多好的笔记来,有点过分了。李咎看完倒是发现了几个老实孩子记得很扎实,也就限于如实描述而已。

人都是有惰性的,写记录这个事又不是必考的功课,更没有人每天监督,当然就没几个能坚持下来,绝大多数人能记一笔大事要事,记一笔任务工作,就很了不得了。

何况辛秀才还做到了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他甚至会把前后隔了几十天的记录联系起来,意味着他会经常翻查以前的笔记。

就连辛秀才的好友、和他每日切磋心得的欧秀才的札记都差远了。不过欧秀才疏懒也可以理解,他和辛秀才总是结伴而行,辛秀才的笔记里往往包含他和欧秀才切磋的结果。只有两人出现分歧的部分,欧秀才才会着重记一笔。

比起辛秀才的事无巨细、清晰准确的记录方法,欧秀才的札记则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我今天想早点下班”的潦草感,胜在他记下的事,都是很关键的事。只是辛秀才的记事很全面,而欧秀才的记事是纯操作层面。

李咎不免产生了一些想法……

就……

小莲她嫁人了,小杨他要继承家产,傅贵儿的十八个心眼都在琢磨人事上,小钟工特别特别偏科他做机械几乎都是凭感觉……这个辛秀才,他能留在李园,扛起李园学塾的旗帜吗?

李咎把辛秀才的记录本卷起来夹在腋下,兴冲冲地来到学塾的实验田找辛秀才。

辛秀才正顶着初夏的烈日,在地里一点点地检索着什么,他检索的速度非常慢,看进度一上午也不过就走了一条垄。

“老辛,老辛!”李咎站在他最近的田埂上对他挥挥手里的记事本,“有空不,找你聊聊这个?”

辛秀才慢吞吞看他一眼:“多早晚有空呢?我这儿时机稍纵即逝,可不兴耽搁哩。”

李咎顿时感兴趣了:“你在这儿干啥咧?”

辛秀才捏着一只还在动弹的虫儿,回说:“在查田里的小虫儿和其他动物。白天晚上的种类不太一样,数量也不一样,没准能有发现。过了这个点儿,可能明天就不是这些虫儿了,我得争分夺秒地查。”

辛秀才手里的厚厚的一本册子上,画满了他这几天在地里找到的虫子的草图。

李咎联系他的记录本想了想:“你还在查大肚子病?”

“啊那个早就查到头了,有些事想不明白,不得已搁置了去。这次是发现实验田里的虫子的种类比外面的少,想搞清楚这会有什么影响。”

实验田都有严格消杀管理,虫子、病菌的种类远远少于外面的田地,只是一般人很少关注这么细节。

他还真误打误撞搞对了方向……科研的天分有时候是种很玄妙的直觉。两个看起来没关系的事物,科研人员可能会在潜意识里给它们标记一个联系,因为他们的学识已经洞察了两者间的内在逻辑,而他们自己甚至都没想到,于是他们的潜意识急了,迫不及待地提醒主人这里头存在一些值得深究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