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小女孩的涂鸦
任念琛和董静文是邻居,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读书的时候,两他们也总是一起上下学,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校花和校草,是学校里公认的一对。
只见,任念琛的目光落在写着“董静文”名字的展示牌上,线条沉笃的侧脸在阳光下看起来仿佛石膏雕塑,完美精致,却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凉薄的唇轻抿着,长而密的睫毛许久不动,视线一直落在展示牌上。
上面写了画展的时间和交流会的时间——画展是今天、明天和后天,交流会就在晚上。
吴晴勾了勾唇,好巧。
下一秒,她毫不犹豫地踏了进去,任念琛也跟在她身后走进画廊。
进门的架子上放着画家简介,吴晴伸手拿了一份翻看。
这些年来,她在英国,和国内几乎断了联系,并不了解董静文的情况。
看了一下简介,她不觉咂舌。
原来,董静文大学读的是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去法国留学,去年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毕业,主修油画。
她知道巴黎美术学院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世界顶尖殿堂级的美术学院,对国内美术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国内老一辈的油画家如徐悲鸿、吴冠中等就毕业于这所学校。
吴晴有些惊讶。
记得小时候,董静文说过她喜欢的是音乐。读初中的时候,她就已经钢琴十级、古筝十级,还精通很多乐器。
她还曾经说过,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开一场音乐会。
没想到,董静文最后却选择了美术。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好惊讶的,艺术原本就是相通的。
董静文的画属于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画风有点像保罗·高更,其中一幅仿高更的《塔希提的年轻姑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吴晴看了暗暗叹服,不愧是专业院校出来的,果然厉害。
看到她站在那幅画前久久都没移步,画廊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这位小姐,如果您喜欢董静文的话,晚上可以来参加我们的艺术交流会后,到时候董小姐会出席,您可以看到她。”
吴晴勾唇,礼貌地说了句“谢谢”。
默了三秒钟后,她才又笑道:“我们是董小姐的朋友。”
估计今天也有许多董静文的朋友来捧场,因此那店员笑问:“原来是这样,不知道这位小姐贵姓?”
说着解释道:“您要不要在来宾登记本上留个名?这样回头我们好知会董小姐一声。”
来宾登记本?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她淡然一笑:“好啊。”
拿起笔来,签下的却是任念琛的名字。
刚写完,门口就响起一男一女的谈话声。
董静文和画廊的主人走了进来,两人正低声地交谈着。
董静文穿着一件香奈儿白色流苏群,头发松松地挽了个发髻,看起来高贵优雅,很正式的服装,可是举手投足之间却透着一股文艺气息。
反观自己,有些宽松的文艺风白色长裙,和人家自然流露的清雅比起来,难免显得刻意。
看到任念琛和吴晴,董静文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似乎早就知道他们会来似的。
让到茶室坐下,董静文才问吴晴这些年在英国的近况。
吴晴并不想说太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然后问她什么时候归国的。
“昨天晚上。”董静文说完就转头望向任念琛,“还没和你说声谢谢呢。听说昨天晚上你特意去机场接我?”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投在董静文清秀的脸上,隐约添了一丝妩媚。
吴晴的心顿了一下,突然想起任念琛昨天晚上的晚归。
原来,他是去机场接董静文了。
任念琛斜斜地倚在沙发上,眼神温和,双腿交叠,衬衫的扣子松开了两颗,看起来很是轻松惬意的样子。
可以看得出,在董静文面前任念琛整个人都是放松的。
又是吴晴很少看到的画面。
不等任念琛回答,董静文抱歉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昨天飞机晚点了,不知道你会去接我,所以没有提前和你说一声。你这么忙的人,还让你等那么久,实在不好意思。”
“没关系。”任念琛淡淡勾了勾唇,“也没等很久。”
接下来又聊了几句,话题自然都围绕着这次美术展,看得出,任念琛对美术也有研究,从威尼斯画派到抽象画派,从达芬奇到莫奈,滔滔不绝。
最后话题落在后印象派上,董静文对保罗·高更和文森特·梵高的画风进行了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力求做到不偏不倚。
可是吴晴还是听得出来,董静文似乎更推崇保罗·高更。
任念琛和董静文似乎有很多的共同话题,而且相谈甚欢。
任念琛很有耐心,言语之间不吝赞赏,董静文听了,眸光比窗外的阳光还明媚,越聊越激动。
吴晴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像个局外人。
不过,她喜欢当个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