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灭亡高句丽,统治半岛的准备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杨氏良家子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十五章灭亡高句丽,统治半岛的准备

关西的人口比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汉室掌控下,关西只有百余万人。

而在张瑞治理下,关西人口多达六百万,至少有四百万百姓应该死去,而被张瑞救了下来。

这就导致科举当中,文士绝大多数是张瑞闻所未闻的名字。

二百一十六人的殿试名单,张瑞能认识的名字不超过两成,剩下的全是如陈凡一般惊才绝艳的陌生人。

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人员,并不出身于豪强、世家,而是出身于各种学院、学堂、长安学宫。

到今年是张瑞推广教育、开办学校的第八年,终于初见成效,寒门、平民子弟超过了世家子弟。

不过今年的榜首倒是没有爆冷门,是长安学宫大祭酒的高徒,庞统。

榜眼是司马懿,探花为温恢。

二甲进士出身分别是王质、房奕、赵靖、杨琳、黄权、赵俨、郭嘉。

郭嘉的排名是张瑞特意为其提高了,以郭嘉豪放不羁的答题风格,他的分数排名到了上百名开外。

对此,内阁首辅审配与张瑞认真探讨了一回。

郭嘉名次这么低,审阁辅的贡献功不可没,最低分全是审阁辅给的,大量的零分。

以审配的意见,郭嘉并不适合给这么高的名次,让他骤登高位,以他的风格很难认真去处理政务,很容易耽误政事。

若丞相一定要钦点郭嘉为二甲进士出身,作为主考官们,大家可以认同。但是作为辅政大臣,内阁意见,不能授予其政务要职。

要么在丞相府作从事,要么去军中作参军。

考虑到郭嘉那病秧子身体,张瑞没有派他去军中作参军,而是在锦衣卫负责情报、刺杀工作。

郭嘉在历史上官渡之战中,精准的预言到了孙策会死于刺客刺杀,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可能也有几分情报的作用。

至少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正适合接触游侠、死士,让彼辈引刀图一快。

除了郭嘉,二甲进士出身的另外六人,张瑞只认识黄权与赵俨,剩下的四人名字闻所未闻。而黄权、赵俨都不是关西人。

赵俨与郭嘉是同乡,颍川阳翟人。黄权则是益州巴郡人。

二甲的人员分布也能看出如今张瑞治下势力的分布,关西仍是统治核心,精华之地。但关东、南方的人口占比也在逐步增多。

文科关东还能与关西一起精彩纷呈,但到了武举就完全是关西子弟的天下了。

大量惊才绝艳的将门子弟,弓马娴熟、武艺不凡,更自幼接触军事指挥,精研兵法。

豪族为此不惜一掷千金,花费大价钱兴办学堂,给乡党子弟免除学费,管饷饭,赠弓刀,只为了让乡党子弟进豪族学堂,陪同豪族子弟们练习军略指挥,排兵布阵。

这种花费重金培养出来的将门子弟,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弱化版的李世民。他们与李二凤唯一的差距,就是没有李二凤那绝世天资。

不世出之名将,除了培养环境,天分也占极大比重。

而且这些豪族子弟并非是在学院里纸上谈兵。豪族们不惜花费重金承包了本地军府在冬季冬训时府兵的饷饭,赠送给官府大量谷物。只求在冬训时,自家子弟能跟府兵一同演练队列变换,掌握旌旗鼓号,学习军中作战理论。

这种尚武精神的影响下,哪怕是屡征辽东、收复汉四郡、大破高句丽、灭亡辰韩,使中原几乎完全占据朝鲜半岛的曹魏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在武举中的表现都平平无奇,毫不出彩。

只有张瑞在观看武举时,特意关注了一下毌丘俭。

对于曹魏的这位镇东大将军,张瑞抱有非常高的好感。虽然他在诸夏内战中表现平平,在淮南三叛中继王凌之后发起了第二次反对司马家统治的叛乱,结果战败被杀。

但这也不能怪他,诸夏内战的水平实在太高。司马师亲自领举国之师进攻,邓艾、王基、诸葛诞、胡遵等诸多大将率军合围,司马家总兵力超过二十万,接近三十万。

而淮南大军只有六万。这不是诸侯争霸时期的战争,规模只有几千几万。例如吕布与袁术争霸淮南,能拿出的全部家当也只有兵三千,马四百匹,靠个人武力就能影响一场战争走势。大型战事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大军规模、战略指挥与粮食后勤。

以六万打二十余万,战败了也在情理之中,不能每个人都是周瑜、关羽这种名将,能率领几万人,大败曹魏无数名将。周瑜打出个华夏是震,关羽打出个威震华夏。否则,各个国家拼命的增强实力,扩张军队还有什么用?

但毌丘俭在外战中表现得极为精彩,不,应该将对周瑜得评价送给他,“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

在司马懿的指挥下,魏军攻破辽东郡。结果魏军爱屠杀的破毛病又犯了。城中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余人皆被杀,筑为京观。

辽东公卿以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辽东郡虽然成功收复,但是在战争期间以及之后,大量军人死亡、平民迁徙以及战争期间的屠戮。使幽州的东北部地区诸夏人口减少,出现了势力真空,反而不如公孙家族对当地的控制力、影响力。

以高句丽为主的外部势力趁机发难,开始侵扰边境,蚕食魏国土地。

正始五年,高句丽趁虚犯边,袭破西安平。毌丘俭组织魏军展开报复,亲率万余精锐步骑兵出玄菟郡讨伐高句丽,高句丽王,位宫引军两万迎击。

虽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俭为方阵,决死而战”,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高句丽军,杀死高句丽军一万八千余人,位宫携妻子及千余骑逃向东沃沮避难。

毌丘俭没有追击东川王,转而进军其国都丸都山城,勘察地形,因山城西北山体陡峭,守兵空虚,旋即采用避实就虚的计策,正面佯攻,西北偷袭,选派善于攀登的精卒,携带兵器长绳,摸上山崖,杀死守兵,智取北门。“束马悬车”,攻破了丸都,焚毁宫殿,处死大批官吏,摧毁其统治中心。

破城后,魏兵“屠丸都”,杀死八千余人。

正始六年,流亡的位宫迁都复辟,意图再次反叛,毌丘俭率军再征高句丽。位宫望风而逃,奔买沟。魏军摧毁其陪都不耐城。

毌丘俭决心扫荡远东,将高句丽经营数百年的势力连根拔除,同时震慑四夷,于丸都城墟兵分两路,一路派玄菟太守王颀带兵继续北上寒地,夺取句骊北部地区,顺带搜捕东川王。

另一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率军南下,扫荡朝鲜半岛,清除高句丽的同盟、附庸势力。

自领余部,坐镇丸都,降服周边地区。

北路军王颀所部深入苦寒,过北沃沮再度追击千余里,经挹娄国,一直抵达肃慎南界(后世毛熊滨海),打的位宫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高句丽名存实亡。

另一支南征魏军也是连战连捷。弓遵、刘茂先是协力击溃濊貊各邑联军并逼迫不耐濊侯举邑投降,与高句丽断交,勒令其定期至郡城向魏国官员宣誓效忠,并接收濊貊当地居民户籍、税赋、劳役。

从而将东汉初年废弃的临屯郡(在今半岛中东部)故地也再次收入版图。

魏军传檄布告半岛,要求南部的辰韩等八国归并魏国乐浪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