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产品质量问题 - 万家灯火 - 月影风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万家灯火 >

第66章产品质量问题

赵芳菲第一眼看见冯承泽,内心也微微的颤抖了一下,还找到了那种心如鹿撞的感觉,赵芳菲今年已经三十七岁,准确的说是三十六周岁,在自己的婚姻情感问题上,赵芳菲从来不将就,就像研究的数学公式一样,必须有板有眼,对于自己的结婚另一半而赵芳菲采用的不是代入法,而是论证法,赵芳菲绝对不将就。

赵芳菲,没有选择跟冯承泽去看电影,跟冯承泽想到了一起,这一点冯胜泽还挺欣慰的,要不然两个人看电影,根本都没有话题。

只不过冯承泽对于赵芳菲的名字有一点点反感,因为这个菲字,冯承泽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北京姑娘叶菲菲。

福山的夜色很美,道路两旁朦胧的路灯,冯承泽和赵芳菲两个人修长的身影,有节奏的晃动着。

“我跟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

赵芳菲看这冯承泽,“我觉得周焕文厂长在说谎,他说你已经四十三岁了,在我看来,你跟我的年龄应该是差不多吧。”

冯承泽知道女孩子的年纪基本上都是秘密,索性也不问,“我就是四十三岁,你看起来跟实际的年龄啊,也差不多相符吧,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小姑娘。”

冯承泽的坦诚获得了赵芳菲的好感,最起码在这一点上,冯承泽比很多人做的都要好,不少男人见到了赵芳菲,总是会夸赞她年轻漂亮,看起来像是二十五六岁。

男人花言巧语,甚至是甜言蜜语,哄女孩子开心,这也并不是什么违反道德的事情,无非是想博得女同志的好感。

赵芳菲为是一个数学博士,思维非常严谨,对于这种话根本进不了赵芳菲的耳朵。

“你这个人还真坦诚坦诚的,我都没办法说你。”赵芳菲笑了笑,“我父亲也是一名数学家,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其实我最反感的就是数字了哪,曾想读大学的时候,我依旧还是选择了数学专业我的婚事家里面儿可操碎了心了,我妈妈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在我耳边念念叨叨,就希望我嫁出去。”

“我现在在家里都不能待五分钟,只要超过五分钟,我妈就会唠叨我。”

赵芳菲和冯承泽两个人,绕着福山公园的路面,慢慢悠悠的转着,冯承泽对赵芳菲的感觉非常好,理性睿智,眼神凌厉,感觉特别聪明。

赵芳菲对冯承泽的印象也非常不错,坦诚坚韧,有股不屈不挠的劲头,四十三岁坐上上市企业,福山照明电器公司的厂长,足以说明冯承泽太优秀。

赵芳菲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南开大学是一所非常有名气的高等学府数学系数学专业,更是王牌专业,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南开大学数学系在一九二零年就已经创办,可谓是历史悠久。

赵芳菲在南开大学教授数学,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赵芳菲家境殷实,即便是现在赵芳菲这个年纪你就有不少人给赵芳菲介绍对象赵芳菲根本看不上眼。

一切都随缘,该来的总会来,幸福的婚姻就是在正确的时候遇见了正确的人,如果不在正确的时间之间遇到正确的人,那婚姻也不会幸福,甚至会成为痛苦的记忆。

冯承泽是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这两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听赵芳菲这么一说,冯承泽想起了英年早逝的母亲。母亲的唠叨,其实都是为儿女好,东城在现在即便是想听也听不到了,妹妹冯承梅跟陈满福在山东生活,偶尔会给,冯承泽打一个电话,冯承泽已经两年没有见,冯承梅了。

冯承泽的姐姐在农村生活,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冯承泽最近两年也没有回村子给父母扫墓的事情都拜托姐姐。

现在的冯承泽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

冯承泽依旧把精力全部用在灯具光源的研发,产品效益的提高以及福山照明品牌价值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些事情之上。

“母亲唠叨唠叨,其实也挺好的,像我这种情况都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我父亲母亲先后离世,一个姐姐和妹妹都已经结婚,姐姐在农村,妹妹大学毕业在山东。”

冯承泽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啊,会轻而易举的把心里的话就跟赵芳菲说,也许是赵芳菲特别有眼缘吧。

“这不是问题的重点啊,父亲母亲离世做儿女的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办法,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明天一定会更好。”

“到那边的床椅上坐一坐吧!”冯承泽感觉有一丝丝的凉风,赵芳菲穿的是裙子,或许有点冷。

赵芳菲坐在长凳的一端,冯承泽坐在长凳的另一端,两个人距离一米多远,看着远方福山公园中间的人造湖。

“我挺羡慕你的,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且能读到博士。”

冯承泽说道:“我大学毕业就想着工作,其实现在想想,不过我继续攻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到了工作实际我才发现,我脑子里的知识你就不是十分充裕,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你是做光源灯具创新研发的是吧?”赵芳菲问道。

“我就是做这个的,现在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已经将近有两年的时间了,我没有办法突破瓶颈,福山电器照明公司这两年发展的其实有点缓慢。”

“这也不完全是你的问题,据我所知,灯具照明行业现在是市场的大洗牌阶段,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已经停滞不前了,这是整体的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不做到退步就已经是进步了!福山照明电器公司给国家的纳税都超过了上亿元,每年都在递增证明企业的效益是非常好的。”

赵芳菲是一门数学的,通过数字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给国家每年的纳税都增多,这不就说明厂子的效益非常不错嘛。

冯承泽作为一个亲身的经历者,身在其中的人却不能单单看工厂的效益高低,钱挣的多少更要看的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可发展能力。

“靠大批量的出口,确实为企业带来了很多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担心将来有一种产品代替了现在绝大多数的光源,既节能环保照明亮度又高,生产成本还,非常的低廉,如果我们不及时的做出了反应,就会被市场淘汰!现在周厂长已经退休了,佛山电器照明公司这杆大旗就躺在我的肩上,我还真的有点压力!就怕我作出的决策在战略上失误。”

冯承泽有这种担心忧虑是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不可避免的,到了一定的位置,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层以及决策层这些人的想法与普通的职工有着本质的不同。

决策者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就是长远的预见性!

赵芳菲微微一笑,“我可以跟你一起分担。”

冯承泽隐隐约约听出了赵芳菲话里的意思,他们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岁,一个将近四十这个年龄的男男女女,说话已经没有那么含蓄了,并不像是十八九岁的男孩女孩青春懵懂,害羞不已。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冯承泽借着昏暗的灯光,看着赵芳菲大大的眼睛,“按道理说像你这样的家庭和个人条件,到你这个年纪应该结婚了。”

赵芳菲丝毫也不避讳,“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男朋友,我们出去游玩儿,我落水了,我男朋友拼了命的跳下水,把我从水里拉出来,最后他就没上来!所以我现在非常怕水。”

赵芳菲眺望着远处的人工湖,“只要是水发出幽幽的蓝色,我就觉得有点恐怖,当然了这么多年我心中依旧没有忘掉我的那个男朋友,我忘不了他绝望的眼神,忘不了他,看我最后一眼那个时候的表情。”

“但是最近一年来,我已经想通了,人活着总要向前看,生活也要向前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我需要找一个人一起共同生活。”赵芳菲温柔的看着冯承泽,“人活一世,总需要一个跟自己的思想上有共鸣的人。”

“冯承泽,其实我很了解你,周焕文长了在一年前就要把我介绍给你认识,后来我慢慢的跟你身边的人了解了你很多包括现在负责销售的庄富春,还有电气分厂的副厂长安浩田,你的事情我基本都知道,你是不是心中还装了一个叫林夏的女孩?”

冯承泽轻轻一笑,“确实如此,我跟林夏认识的比较早,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还不到二十岁,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我真心的希望林夏能够生活的幸福,或许我们永远不会在一起吧,我看了那么多爱情的小说,男女主角不在一起,以悲剧结尾的小说,大多数都会千古流传,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也许只能出现在童话里。”

……

“庄富春,你给我说说这批一百万的货,你是怎么卖出去的?你把价格下降百分之十,把这一批有质量缺陷的灯具销售到东南亚我们的合作厂商那儿,你想过后果吗?”

冯承泽怒视着庄富春,“你干了这么多年了,难道心里边还没有品牌价值这四个字吗!?为了这一百万的货,你想毁掉福山照明这四个字是不是?这件事情你为什么没有直接跟我说?为什么要先斩后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