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论海战 - 支点 - 夜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支点 >

第三八八章论海战

谢昌云知道如果没有非常意外的事情发生,即使没有他的帮忙,美国太平洋舰队也将在不到一个月后的中途岛海战中取得决定的胜利,而一举获得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

可是一来是谢昌云心痒痒,二来是不表现白不表现,还可以借此增加自己在美国人眼中的分量,所以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参与一把。

不过谢昌云也确实佩服美国人。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六个月,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的太平洋舰队就可以和日军海军基本打个平手,接着一个月后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扭转被动速度之快难以想象。这其中虽然有国力的强大,但军人的智慧与勇敢也是关键的因素。

只要能够消除日本航空母舰这个最大的威胁,谢昌云在东南亚就不在对日军有任何忌惮了,所以谢昌云很期待中途岛海战能够如期到来。

谢昌云再来到行营作战室时已经是十点多了,值班的一名副参谋长向他报告了绥察和外蒙古方面的最新情况,傅作义部和十五集团军在多处与日伪军发生交战至前半个小时才陆续平息下来。目前三十一集团军骑二军一部以逼近张北县北面坝头的日军永久性阵地,准备适时向盘踞在这里的日军一个加强联队发起攻击。外蒙古方向,苏军对我军的警戒稍在晚上八点全部撤离,天上除了侦察机之外再没有别的苏军飞机活动,北集群计划以一个骑兵团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团负责守护补给线,主力于明日六时继续向东开进。

谢昌云想了想之后道:“告诉李参谋长和何总司令、叶副总司令,对坝头日军阵地的进攻必须准备充分,炮兵和装甲兵集结到位之后才可发起攻击。由于日军阵地纵深较大,日军兵力多隐藏于堡垒与战壕中间,最好以平面推进和短距离装甲突击相结合。特别要注意使用扫雷坦克对日军雷区进行清除,使用喷火装置为攻击日军坚固工事的主要手段,同时要防备日军发起反突击。”

参谋记录了谢昌云的命令并复颂一遍之后,副参谋长又报告道:“九战区五十四军已到达宜都东南三十五公里处,战区炮兵四团和炮兵五团、五十三军和八十七军随后跟进,担任战役预备队的十二集团军二一三师已于十九点进抵石门。”

“知道了。”谢昌云点了点头便没有再问。

白天谢昌云与陈诚通过话之后已经向廖广泽作了布置,为了不过早惊动西进的日军,已决定九战区部队暂时在宜都东南隐蔽集结。

见没有其他事情了,知道王秋这会儿肯定还在办公室等他,于是就回到了办公室叫上了王秋一起回家。

王秋今天来了例假,刚才在办公室谢昌云见她的脸色有些不好,而且没有穿裙装,所以拉着王秋的手刚从战区院子的侧门进入十号院,谢昌云就突然道:“丫头,我来背你走一段吧!”

王秋停下脚步看了看谢昌云,然后点了点头,等谢昌云蹲下之后就顺从的趴在了他的背上。

每次到这个时候,王秋都会想起在草地上谢昌云背她过泥泞道路的情形,她知道那段艰苦的经历是他与谢昌云之间比肉体关系还要重要的感情纽带,因此也十分愿意不断的重复回顾。

见长官又要背“小内副”,六名卫士都赶紧的转过了脸去。

可是总不能倒着走路,等过了一会儿卫士们回过头再一看,长官已经背着“小内副”沿着上坡的石板小径走出去十几米了,边走好像还边亲亲密密的说着什么,几名卫士于是这才一个个做着怪脸不远不近的跟上。

不仅打仗变幻莫测,连哄女人的手段都与众不同,跟在长官身边确实是大长见识呀!

其后几天,除了菲律宾战场上的美菲军队全线后撤时因侧翼缺乏保护,有一万余人被日军包围后投降之外,其余华北和华东战场的局势都按着谢昌云的设想在发展。

在华北,骑二军在新一军两个装甲营和一个炮兵团的配合下,于五月二十二日攻克了坝头狼窝掌日军阵地,以伤亡一千六百余人的代价消灭日军三千二百余名,随后包围了张北县。

南线三十一集团军另一部与傅作义部深入锡林郭勒草原两百余公里,先后夺取了六处重要城镇,消灭日军九百多名,伪军两千多名,并在锡林格勒西南一百余公里处的正镶白旗与增援而来的日军一个骑兵摩托化混成旅团发生交战,双方互有伤亡之后各后退十余公里转入相持。

中国军队在等北线的迂回集群到位,而日军则在等后续的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合兵一处再发动攻击。

而这时北线集群已兵分两路,从外蒙古杀入了察哈尔北部,向锡林格勒东北部进行突击。这一代只驻扎了为数不多的日军和伪蒙“边境守备队”,而且通讯联络极差,所以北线集群沿途一路扫荡过来,悉数将这些日伪军剿得一个不剩,纵然是有几个想报信的,但骑马哪里跑得过汽车摩托车?所以北线集群进入了察哈尔两百余公里之后,日军竟然还丝毫没有察觉。

好端端的,谁又能想到中国军队竟敢于从外蒙古进行迂回呢?

而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与五月二十一日再次来到了韶关,这次与他同行的有苏联驻华使馆武官、以及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古巴列维斯基。

潘友新向谢昌云表示,苏联驻华使馆受蒙古委托,同意中国利用蒙古境内部分地区对日军作战,苏联和蒙古军队在此期间将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

当潘友新提出希望与谢昌云签署一份备忘录时,谢昌云道:“要签备忘录也可以,但备忘录的文本必须由我来拟定。”

潘友新知道谢昌云不会写出什么好内容来,于是只得放弃了这个要求。另外还有一些话潘友新也没有敢说出来。

不过苏联驻华武官和军事总顾问,倒是与谢昌云签订了一份由谢昌云向苏联提供两百万支广东生产的盘尼西林、三百吨钨合金、三十万双皮靴、五十万双皮手套、两千吨方便面、两百吨方便米粉、两千吨压缩饼干、和按苏联提供的图纸规格向苏联首批提供八千套坦克悬挂装甲板的协定。

以上货款,苏联将全部用英镑或美元支付,不过其中一百万支盘尼西林谢昌云主动提出由他无偿提供。

对士兵生命的珍惜,谢昌云似乎是没有国界的。

再者就是即使另外一百万支盘尼西林的价格比美国产的低百分之二十多,谢昌云也有近两千万的净利润可赚。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物资,仅谢昌云和南华公司就可获得上亿的净利润,而且还会带动多个企业的产量与收入。

至于中国可派农业人员赴苏联进行农业生产一事,潘友新则表示苏联政府正在考虑之中。

以上是有关华北和苏联方面的动向。

在鄂西地区,日军没有采取由秭归或巴东迂回的方式,而是集中兵力沿公路试图迅速向恩施方向推进。

第三十四集团军在长阳以西地区采取了或短暂接触、或顽强阻击的节节抗击方式,已将日军放至了野山关以东三十八公里的地域。

野山关是恩施的东大门,这里被谢昌云和陈诚定为了坚决不让的最后阻击地点,十六军已在此构筑了坚固工事严阵以待,而三十四集团军主力和由万县赶来的四十一集团军的四个师已向两翼隐蔽展开,另有四十一集团军的一个师和一个装甲团布置在十六军的后面。

一张大网已悄悄向日军张开!五月二十六日凌晨,将是第六和第九战区发起攻击的时间。

而谢昌云则于五月二十三日飞到了西贡,与经由澳大利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到达这里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特混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举行了会谈。

看了斯普鲁恩斯带来的关于珊瑚海海战的详细资料之后,谢昌云道:“这是一场双方都有明确作战目的、但又谁都控制不了战场局面的混战。”

斯普鲁恩斯道:“确实如此。一场谁也估计不了结果的混战。”

谢昌云道:“日本人我们不管他,只说美国海军的问题。第一,放弃了自己拥有多部雷达的优势条件,任然通过传统的目视方式搜索日军舰队;第二,侦察机人员过度紧张和能力不足,几次误报日军舰队情况;第三,两艘航空母舰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第四,巡洋舰和驱逐舰没有脱离传统的海战观念,任然把搜寻和打击日军舰船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由此也就产生了第五个问题,航母舰队没有建立有效的防空圈。总的来说是碰运气的战斗。”

斯普鲁恩斯道:“谢将军,我同意你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问题你在夏威夷已经向我们提出过,但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反思,如果我们那个时候就采取有效行动,这次海战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但是还希望你能够运用你的智慧为我们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谢昌云道:“斯普鲁恩斯将军,我很赞赏你的坦率。我们现在把整个海战的过程分成搜索、制定计划、防御、打击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搜索目标,确认敌人的航空母舰位置与数量,是获得主动和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目前美国海军装备的舰船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是一百八十公里,而且这是对空而言,对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最多一百公里,虽然比日本海军有很大优势,但还是太近了。怎么样来提高这个探测距离呢?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空中部署专门的雷达机,进行两个甚至三个梯次的接力探测,这样就可把雷达搜索距离延长至五百公里以上。不一定是要找军舰,找到日军的侦察机对其跟踪监视也可以达到确认日本航空母舰大致位置的目的,然后辅以侦察机目视加以确认。这样在制定作战计划方面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对日本航空母舰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还有一种就是诱使日本舰载机来攻击,而我方则可提前部署,以海面和空中的联合打击,首先摧毁或很大削弱日本的航空兵力量,然后再向日军航空母舰发动攻击。这就要看指挥官的临机运用了。另外,在航空母舰作战群的指挥系统方面”

谢昌云这一讲就讲了两个多小时,条条都是在现有条件下迅速提高航空母舰舰队作战与生存能力的实用办法,让斯普鲁恩斯等美国海军人员听得如醉如痴,手里的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

虽然谢昌云在原来的那个世界里是陆军,但军校的深造、军人的后代,最为一个军中佼佼者对军事知识的广泛猎取,使得他对现代海海战的航母制胜理论及基本战术运用并不陌生,此刻随便拿出一些也够美国海军学得了!

由于双方都有既定的作战任务在身,谢昌云与斯普鲁恩斯的交流只进行了四个多小时,但这对初次经历了现代海战的美国海军来说,已经是如获至宝了。

在机场分别时,斯普鲁恩斯与谢昌云开玩笑说他已经有了效仿史迪威,给谢昌云当助手的想法。

谢昌云对斯普鲁恩斯的示好一笑了之,然后道:“将军,我有一个私人的请求。我有一个弟弟叫王思政,现在应该正在你的特混舰队的航空母舰上当飞行员,请你帮我关照他一下,多给他一些获得航空母舰作战经验的机会。”

斯普鲁恩斯道:“你说的是中国王?”

谢昌云道:“如果你的舰队里只有一个姓王的中国飞行员,那就应该是他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