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担当——让自己更具领袖气质(2) - 哈佛气质课 - 星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哈佛气质课 >

第24章担当——让自己更具领袖气质(2)

一天,有两个不认识的人来办事,乔治很尽责地上前迎接。虽然心里有些不耐烦,但他还是很敬业地端茶倒水,毫不怠慢。不过那两位客人看起来面无表情,也不道一句谢谢,这着实让乔治有些气闷。

到了周末,乔治跟兄弟单位的好友出来吃饭,闲聊时谈到了这件事。结果好友却说出一件让他万分吃惊的事。原来,那两位客人就是兄弟单位的领导,他们那天虽然表面上不苟言笑,但却把乔治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回去后还在自己单位表扬乔治待人亲和,为人谦逊。而且还跟乔治的上司提议,给乔治提供升迁的机会。

乔治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努力别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绝对不是没看见。

你现在的努力,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影响着你的未来。乔治同时也明白了,谦逊待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他当时不顾自己的责任,对客人冷眼相对,那么可能也不会有后来被表扬的事了,乔治也可能会因此而一蹶不振。事实上,生活中像乔治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很多时候,谦逊在你的生命中都会占有极高的位置,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哈佛,再骄傲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变得谦虚,因为他们明白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最伟大的人,事实上最伟大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只能用谦虚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而不是用傲慢的态度对待他人。

谦逊地对待别人,总结工作先说过错,再说功劳。这看似是你吃亏了,但是,实际上你却占了极大的便宜。要知道,是人都有一颗想被别人尊敬的心,你谦逊地对待别人,就是满足了他人的这种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说等于成全了别人。你这样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报你。这样一来,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事实上,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也是对你自己的锻炼,这能让你不再自大。如果你时时刻刻都想着怎么向别人表功,那么你是没有办法进步的。只有能够看到自己的过错,能够让自己更加坚定的人,才会真正地获得成功,才是真正具有领导气质的人。

哈佛气质课不被暂时的成功迷惑

每当获得一点成功,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能被眼前暂时的成功所迷惑了,因为未来还有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清醒,不至于被眼前的荣誉迷惑,迷失自己。

step1:正视自己的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有问题,但是却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这导致了明明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我们却让机会白白溜走了,导致问题越来越大。所以,正视自己的错误是培养气质的必经之路。

step2:不要整天想着荣誉

荣誉人人想要,但天天想着如何争取更多的荣誉是不现实的。即便获取了一定的荣誉,也不能被暂时取得的小成绩冲昏了头脑。这是没有见识的表现,而这种人往往也是与气质无缘的。

step3:一定要先看问题,再看成果

如果在看到问题之前已经在内心把自己表扬了一遍,那么等到你看到自己问题的时候,你也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你能够先看看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再来看取得了什么成就,那么下一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哈佛气质课笔记

point1成事了先不要夸奖自己,更重要的是自我反省。

point2在荣誉的花环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问题,能否发现取决于你的态度。

point3往往那些从不炫耀自己荣誉,仔细审查自己过错的人最有气质。

§§§第三节检讨过失,先从自身开始

任何人都会犯错,这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检讨自身,认识错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错和检讨的方式,最大的错误该由谁来承担,该负大部分责任的是谁,这都是一个领导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想偏了,就是非常致命的打击。

在生活中,一个真正有领导气质的人,犯了错误之后,必然会先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不管这件事是谁负责的,只要是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的事情,有了问题必定是自己该负大部分责任。

哈佛的导师们常说:“智者除了有所为,还能有所不为。”如果你在犯了错误之后,就把问题推到别人那里,那你的人品无疑会受到质疑。人们会认为你的心胸不够宽广,认为你小肚鸡肠,而这些都是一个有气质的人的天敌。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先检讨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坏事,相反,它对你的益处非常多。

⊙不偏袒是对领导的基本要求

人心往往都是偏的,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但是,想要做一个好领导,就必须要做到一点,那就是要做到不偏袒,不偏私。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是因为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公正是人们对他的基本要求。

包拯包青天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人们也都是耳熟能详了。相传包拯从小不被父母喜爱,是他的嫂子把他抚养长大的,因此他称呼自己的嫂子为“嫂娘”。包拯的嫂娘有一个儿子叫包勉,跟包拯一样在做官,而且还是一方大员。结果有一次,包拯奉命查贪污案,最后发现自己的侄子包勉就是幕后黑手。

后来,虽然包拯的嫂娘跪着求包拯放过包勉,包拯还是毅然决然地铡了包勉。

包拯在家乡泸州担任知州时,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拜访,觉得可以跟着包拯沾沾光。但是没想到,包拯一律闭门不见,让众亲戚都吃了闭门羹。

一次,包拯的娘舅在外面犯了事,觉得自己的外甥是知州能寻求庇护,但是包拯毫不留情,打了自己的娘舅板子。到今天,庐州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外甥打舅舅——不认老娘亲。”虽然很多人因此骂包拯不近人情,六亲不认,但是包拯也为此赢得了千古美名。

包拯曾经赋诗一首,表明自己的态度: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领导精神,才是真正的气质。

身为领导,就是要顾全大部分人的利益,当有人犯错误的时候,不要管他是不是你的亲信,甚至越是你的亲信越是要重罚。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形象才不会有污点。否则,偏袒了自己的亲信一次,其他人再也不会信任你了。与其这样众叛亲离,不如壮士断臂,先从自己人开始严惩。

因此,想要做一个真正的领导,就必须先做到一点,那就是不偏袒。只有真正地心怀天下,大公无私,才能做好领导的工作。不要觉得那些身处高位的人都是靠钻营赢得今天的地位的,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正气,才走到了人生的最高点。

我们不能指责那些偏心的人,因为这是基本的人性,如果你连自己的亲信都不包容,那么似乎你看起来是有些不近人情。可是,我们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度的问题。过度偏袒会让其他人心理失衡,导致你的群众基础流失。

如果一个人想成功,那么他就必须付出更多,如果他执意在不付出的前提下得到好处,那么这个领导估计也做不长了。无论什么时候,领导都应该先检讨自己,这不是装腔作势,而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大度的气质,连这个都做不到,还做什么领导呢?

⊙检讨自己不是犯傻,而是一个大智慧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那些先检讨自己的人是在犯傻,因为他们在领导或者对手面前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了,无疑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不是犯傻又是什么呢?可是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发出嘲笑的时候,所谓的“傻人”们正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成长着。确实,在很多人看来,自我检讨就是犯傻,干吗要把自己的问题放到台面上让大家看到呢?要是换了别人,那还不赶快遮起来。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潜意识地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可是,事实却是,没有什么人是完美的,你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有问题,犯错误。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遇到问题要先检讨自己。

首先,这是一个关乎印象的问题。这是让别人看到,你不是一个推诿责任、没有担当的人。当别人有了这么一个印象后,再来看你所犯的错误,自然会下意识地减少对你的指责。相反,如果你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那么在旁观者眼中,你就是那个不讲道理又没有能力的人,对你的评价也会因此一落千丈。就算事情真的没你什么责任,恐怕在别人眼中你也是那个应该担首要责任的人。

其次,这是一个心态问题。这一点是从你自身的心理状况为出发点来看的。要知道,是人都会犯错误,差别是,有些人死不悔改,到最后吃了大苦头;而有些人则是有错必改,而且改得很彻底,然后再一点一点地进步。

死不悔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大出息,因为他不明白什么叫做不破不立。只有改正了自己以往的缺点,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完美了,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最终让你一事无成。

能先检讨自己的人能够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很可能对他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不要小看自我检讨,它能显现出你的性格和魄力。那些死不悔改的人往往一无所成,而善于检讨的人则会有大成就。

歌德的名著《浮士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炼金术师浮士德期待获得新的生活,于是他和魔鬼梅菲斯特签订了协议。协议中规定,梅菲斯特满足浮士德提出的所有条件,但是在浮士德觉得自己已经心满意足的时候,梅菲斯特就会带走他的灵魂。

就这样,梅菲斯特引领着浮士德感受了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浮士德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完美了,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己觉得已经满足了的言论。这时,梅菲斯特出现了,要带走他的灵魂。不过幸好天使及时赶到,挽救了他。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其实是和浮士德一样的,稍微遇见一点事就会觉得满足,不思进取,不懂得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灵魂就会变得腐朽。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进行自我检讨,遇事也要先从己方开始检讨。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气质和修养,才能让你更加强大。

哈佛气质课自己人不是用来偏袒的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有人犯了错,那么不管他是不是所谓的“自己人”,都不应该有所偏袒。有时候正因为是自己人,更应该在犯错时先承担错误。作为领导,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先检查自身的错误,再检查自己人的问题,而非把错误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因为,这绝对是一种没有担当的表现。

step1:不要害怕承担错误

失败是为了以后的成功,所以说,不要害怕暂时的失败。爱迪生失败一万次才发明了灯泡,所以失败一次不必担心。但是“一般人”常常只失败一次就放弃了,所以“一般人”很多,而爱迪生只有一个。承担错误不是一件坏事,因为那会让你成长得更快。

step2:推诿责任意味着气质的缺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