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皆为利来 - 明朝大官人 - 青衣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官人 >

第二百八十八章皆为利来

大明宝钞能换成银子,而且是等价的银子,甚至还多,烧昏头了吧?

有人吃惊得地看着来回报消息的人。

最精明的人,一定是商人,最能够闻风而动的人,也一定是商人。

最终,在几次烧昏了头的汇报之后,商人们终于确定,在山海关外,有人用大明宝钞可以买到东西,用大明宝钞,可以换到足够的银子。

没有人组织,闻风而动!

财帛动人心,见钱眼开,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有人打探,有人迟疑,也有的人干脆抱着赌一把的心思,真金白银,换成大明宝钞,雇佣了镖局,就这样奔着山海关来了。

而陈舟,此刻正在接待客人。

远道而来的客人,从应天府到山海关,这路确实有些远!

“老哥哥,辛苦!”陈舟举手为礼。

慌得陈潜急忙躬身:“大人你太客气——”

陈舟一把拉住:“老哥哥肯在这时候来雪中送炭,我不是客气,是真心感激啊!”

旁边的几个看到陈潜竟然受到这般礼遇,心中的忐忑一扫而空了。

陈潜没有胡说,他果然有关系,纵使银子再多,也是小民,这天大的面子,足够博一把了。

有两个有眼色的,已经示意子侄们去找陈潜的儿子说话了。

没错,正是应天府因为听了陈舟的话,大赚了一笔的陈潜。

不过这次来,陈潜也是有些忐忑的。

这关外怎么比得了南直隶?

可是,当初听了陈舟的话,发了大财,在听到陈舟的召唤之后,虽然有些纠结,最终还是来了。

因为陈潜的大儿子的一句话提醒了陈潜,现在是陈舟有求于他们,这雪中送炭,可是大恩情。

而且,陈舟现在比起那个时候来,已经是升了官了,既是位高权重的监军,又兼职兵部侍郎。

这样的官职,在边关应该能够带来更大的好处吧。

“大人——”

“不要叫我大人,各位,你们听我的话到这里来,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这都是我的荣幸!”

这话太动人了,有几个客商都激动了,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吗?

“这次能来的,我不会亏待大家,各行各业的都有,这次的货物,保证大家一成的利润!”

一成的利润,说起来也不高,有些人安慰自己,能抱上大腿,一成就一成吧。

“等日后这里发展起来,三成五成的,不会亏待大家!”

这次运来的,主要是各种生活物资,特别是一些生产资料。

例如开设一家铁匠铺所需要的东西,至于木材之类的,就地取材就好。

燃料也好解决,不仅有木材,银海川已经找到了几处煤矿。

当然,有了陈舟或明或暗的提醒,银海川觉得自己如有神助。

利润可以保证,自行销售却是不可以的,必须要经过四海杂货。

这些个东西,都要暂时控制,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就没有一个完善交易的市场。

如果任其发展,一定会被逐利的商人搞得乱七八糟。

所有的东西,不经过四海杂货,是卖不出去的,换不到银子。

原因就在于,这里的交易,不接受银子,只接受大明宝钞。

只有大明宝超,才能够换来实实在在的东西。

有人闻风而来,大明宝钞不值银子谁都知道,可是在关外居然能换到银子换到货物。

别管换到什么,起码翻倍的利润。

“潘爷,是真的,那些人拿着大明宝钞,去钱庄里面换出了银子,足兑——有人拿大明宝钞,从四海杂货里面换出了东西,比用银子还便宜!”

辽东钱庄。

余利正在双手如飞地打着算盘,忽然有人跑来,气喘吁吁地叫着:“大掌柜,你快去看看吧,有人来兑银子了!”

余利皱眉:“兑银子的兑就是了,还找我做什么?”

“不是,反正你去看看吧,好多大明宝钞!”

余利目光一闪,果然不出大人所料。

钱庄大堂的地上,堆满了大明宝钞。

潘辛在一旁摇着扇子,全然不顾钱庄里那群人看傻子的目光。

冬天怎么了,谁规定冬天不准扇扇子的。

他摇了几下扇子,忽然收起指向那个满面赔笑的二掌柜:“快些换了,爷爷我忙得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