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信王朱由检 - 明朝大官人 - 青衣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官人 >

第一百四十七章信王朱由检

李起元面色如常,当了一辈子官,陈舟这点不满他自然看得出。

不过能看出这里面的道道来,还敢给自己脸色看,倒让李起元对陈舟多了几分关注。

新科状元,皇帝口谕,甚至包括这勇毅伯的爵位,其实都是不放在李起元眼里的。

要做官,那是需要能力的。

就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宦海之中沉沉浮浮乃至折戟沉沙的有的是。

陈舟这种,要么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要么就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可是陈舟一句话没说,却让李起元意识到了他的态度。

什么都明白,却不反对。

这就是智商与情商的体现了!

“如今这个南京户部,缺少得力的官员,我看你真是年轻有为,衙门里的几位郎中,都有些老迈了,经不得车马劳顿,你若愿意,江南浙江湖广清吏司随便你选!”

这是苏锡常镇的节奏啊——就整个大明而言,都算是富庶的地方。

陈舟自然就明白了,看起来是自己的缘故,不是让人不爽,就是在这里让人十分尴尬了。

所以这“发配”到南京,也是很自然的。

京官外放,也是常见的事情,正所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能做一把手,绝不做二把手,户部里面有尚书侍郎不说,上面还有内个司礼监,最上面还有皇帝。

所以外放南京,天高皇帝远,上面婆婆少,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照顾了。

只不过这个照顾的原因,户部尚书李起元也是有苦说不出而已。

“你直接就走马上任了,南直隶那边,也有一位户部尚书,和我平起平坐。”

“当然,你去那里,人生地不熟的,我会给南京的张尚书去封信,你拿上,有些照应!”

陈舟一笑:“那就多谢尚书大人了!”

这也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大福利了。

老少两只狐狸对视一笑,彼此心里明了。

最后,陈舟还和李起元多要了几天假,这从京城到南京,路途遥远,多几天假也是很自然的。

李起元欣然同意。

陈舟要这几天假,却是另有原因,他要回家一趟。

京城也没有什么事儿好安排,倒是临走陈舟又和老太监见了一面。

这一去不知道要几年,万一老太监死了呢?

而且,经过天启同意,陈舟把柴挺然带上了。

柴挺然也愿意出去闯一闯,他也是从六品的官阶,出去就算外放个县令,那可是实缺,总比在国子监闷着强。

陈舟在京城这几天,就交了这么一个朋友,带着就带着了。

离京之前,同年的进士们倒是纷纷来饯行,连着吃了好几天。

可就是余煌和华琪芳没来。

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一般没有提这件事。

那群王子皇孙们,更是依依不舍,陈舟这几天对他们的训练,也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可是陈舟这一走,一个个依依不舍,甚至有几个已经在家里耍开疯,要让家里去为陈舟求情!

几位王爷也是心惊,这才几天,居然对自己的孩子影响如此巨大,这陈舟,还真是不可小觑。

终于到了启程的日子,陈舟和柴挺然会合,随行的还有几个户部的差役。

一路远行,总有几件行李,总不能两个人肩挑手提的去吧。

来送行的人不少,到了城外五里的短亭,这一路来的有户部的人,李起元没亲自来,倒是来了一位左侍郎。

同年进士自不必说,来了有十几个,张平夷也来了,他到现在还没有实缺,就是在礼部任个小小的职位,算是实习期了。

不过这里面最显眼的,却是许显纯!

在人群太扎眼了,丈余之内,都没有人,这北镇抚司诏狱的威力可见一斑。

这一送行,也让很多人议论纷纷。

“陈舟和阉党有关系——”

“嘘——怎么说话呢,让人听见,咱俩都得让人分尸!”

“是是是,他们有关系吗?”

“就算之前没关系,今天之后也有了!”

五彪之首的许显纯来为陈舟送行,这态度已经是很明显了。

就算不是阉党,也有了几分九千岁的人的影子。

陈舟却是笑脸相迎,和许显纯言谈甚欢。

进士里面,有的不屑,有的羡慕,张平夷却是有些忧心忡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