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巨婴诞生
朱宝宝的妈妈,名叫朱育华,她是儿子这场悲剧的源头。
朱育华是一名会计,留一头波浪短发,肥硕的中年妇女身材。她戴着一副眼镜,不苟言笑,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她30岁时,生下了朱宝宝,从此精心抚养,严加管教,导致孩子的身体长大了,但是心理还停滞在婴儿阶段。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巨婴是怎样养成的。
朱宝宝随母姓,爸爸在国企工作,被派往非洲援建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一年回不了几次国。朱宝宝从小就被妈妈溺爱,溺爱是巨婴形成的原因之一。
他喝水时,妈妈说:“你慢点喝,别呛着。”
他吃鸡蛋时,妈妈说:“你慢点吃,别噎着。”
朱宝宝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妈妈每天都要送他上学、接他放学,每次过马路时都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一定要注意红绿灯。路上的井盖,不可以去踩,万一质量不好,掉进去怎么办。走在人工湖边,她也要叮嘱不可以离得太近,滑到湖里怎么办,毕竟,每年溺亡的人那么多。
朱宝宝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汉堡,妈妈认为那是垃圾食品。
朱宝宝不看课外书,不看动画片、电视剧,妈妈觉得那些会影响学习。
朱宝宝不踢足球,不打篮球,妈妈认为这些运动太危险了。
他有一百件事情不可以做,他只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学习。
朱宝宝家也算是家境殷实,有个一楼带院子的房子,院里种了蔬菜、葡萄,葡萄架下面有个石头小桌。爸爸坐在石桌前喝茶,给他讲非洲的奇闻逸事;妈妈在院子里择菜,空气里传来桂花的香味,那是他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温馨时刻。
后来,爸妈离婚了,朱宝宝时常会想起这一幕。
朱育华性格要强,总是和别人吵架,丈夫在家的时候和丈夫吵架,不在家的时候就和邻居、同事吵架。邻居养了一只狗,遛狗的时候也不牵绳。有一次,狗向朱宝宝扑来,吓到了他,朱育华让朱宝宝躲到背后,自己面对着这条狗。
邻居走过来把狗赶跑,说:“没事,没事,我家狗不咬人。”
朱育华破口大骂,就像农村泼妇那样,连蹦带跳,戳着手指,骂了足足有半小时。
邻居自知理亏,紧闭门窗,充耳不闻。
没几天,小区里好几家的狗都被毒死了。
邻居难过地说:“我家狗死了。”
朱育华面无表情地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为了保护孩子,她愿意做任何事情,包括恶毒之事,并且没有一丝愧疚。
朱育华有严重的洁癖和强迫症,家里的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所有东西都有固定位置。乘坐出租车,她要等一会儿,因为座椅上有着刚下车乘客的屁股的余温,等到散尽之后,她才会坐上车。出门旅行时,她行李箱里带着床单、枕巾、被套、牙刷和筷子。这个带着筷子旅行的女人,在云南丽江,看到有农民挑着担子卖樱桃。她只买前面筐里的樱桃,理由是,谁知道那人有没有放过屁,后面筐里的樱桃都给熏臭了,孩子吃了可不好。
这个有洁癖的女人死后,她的孩子干着世界上最脏的活儿,不得不说,非常讽刺。
我们用一些琐事勾勒出了朱育华的形象,接着,再用一些琐事描绘她的精神世界。
朱育华精神上的洁癖比生理上的洁癖还要严重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