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无源流转 - 步神道 - 小仙倌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步神道 >

第141章无源流转

孟博贤看清了赵新辞手上抓的一大把零碎——灵琼。

这些橄榄大小的漂亮晶体被一层雾白的壳封装在内,只要捏碎那层壳,内中的晶体就能释放出稳定的灵炁流。

一颗灵琼中蕴含的灵炁足够驱使一张基础符箓,若要加强效果,那就再多加几颗。

这样的性质和灵石极为接近,但比起那些动辄数千一颗的各色灵石,它的价格却实惠得令人感动——

一个灵点三十颗!三十颗!那还要什么自行车!

他尚未感炁,全仗着有这东西才能和别人一样正常上符箓课。现在赵新辞突然掏出了灵琼,还说能用这个对他的特性进行试验,孟博贤不由得大感意外,“这也是摇光器?”

“不是,”赵新辞摇头道:“但它和摇光器一样,都是‘无源流转’的产物。”

“无源流转”,又是个新鲜名词。这回不光是孟博贤不明白,连五纪也跟着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灵炁在符箓或阵法中流动扩散,称为‘流转’。但灵炁一般是不会自己进入符箓的,需要灵石之类的东西作为‘源头’,这就是‘有源流转’。”

赵新辞娓娓道来,孟博贤很快听得入了迷。虽然赵新辞在叙述的过程中用了不少专属名词,但他拿着自己在现代生活中的所知往里套,竟也理解了个七七八八。

简单来说,如果把符箓花纹理解成电路,那么灵石就等于电源。如果一个电路必须接入电源才能在回路中产生工作电流,他们就称为“有源流转”。

所以,与此相对的“无源流转”就很好理解了:一个不需要接入电源也能产生工作电流的电路,近乎无中生有的奇迹。

“很久以前就有人发现,偶尔会有那么几个阵法,在没放入灵石的时候也产生了微小的灵炁波动。但这种波动太微小了,并不能让阵法生效,所以也派不上用场。

“直到四百多年前,元合大宗师……那时他还没有受封,只是四极山研修阵法的一名弟子。

“他对这种罕见的现象起了兴趣,潜心研究,终于找到了加强这种波动的办法,成功做出了第一个‘无源流转’的构型。”赵新辞满怀崇敬道。

此后的故事就顺理成章起来。灵石本就是一种无法再生的天然资源,用一颗少一颗。现在有了能够省下灵石的办法,虽然还有诸般限制,但也足以令众多事物面貌大改了。

这当中最著名的,便是“摇光器”。

流转的灵炁具有加固器具的效用,哪怕软如豆腐,只要内部有足够的灵炁流转,也能轻松破开岩石。

不过灵石珍贵,很少有人舍得仅仅为了加固器具而用掉灵石。但“无源流转”简直是为此而生,只要加入合适的灵流构型,哪怕是用粉末草草压成的物品,都能拥有媲美仙甲的坚韧强度。

当然,“无源流转”的缺陷也很明显:灵炁在流转时会逐渐散发,没有源头补充,“摇光器”中的灵炁终究会干涸,最终散落成一堆粉末。这个过程,也就是孟博贤所知的“衰减”。

但就算是会衰减,“摇光器”的出现也可谓“震古烁今”了。这位四极山弟子便凭此拜大宗师,封无定山,辟“灵械”一门。而后他在山顶建了一座阁,集灵械万般精巧变化在内,名“万衍阁”。

“再后来,无定山出了一位姓玉的前辈,他在学习‘无源流转’时突然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如果灵炁在物品中流转可以使其坚固,那要是让灵炁在灵炁中流转,能不能也让灵炁本身也变得坚固?”赵新辞认真道。

孟博贤马上领会到了灵琼是如何诞生的了,让灵炁在灵炁中流转……这种听起来好像脑子有病的主意竟然真的被那人实现了。

“所以,这二者的本质其实是一回事……”他终于理解了赵新辞的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