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奴隶成军
君以国士之礼相待,我必当以国士报之。高顺有感于我的所作所为答应帮我操练部曲,也算是作为他们兄弟二人委身于我的交换。
有了高顺这员大将的帮助,我自然是不用再拿出来那点少得可怜的军事理论,摸索着去操练新军了。
在高顺的主持下,那些繁琐的事物逐渐变得井井有条,唯一的意外是曹阀上下竟然没有一人入的了高顺的法眼。没办法,只能找来管家福伯,让他带我们去曹家在城外的坞堡看看那里是否能让高顺满意。
一到地方我这心里就凉了一半,在福伯带人集合起来的人尽是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羸弱身躯。在我们府上的那些壮汉都如不得高顺的法眼,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又怎么可能会有入的了高顺的法眼呢?
事情的结果自然是没有超出我的意料依旧是没有人符合高顺他的标准,这下不仅是老管家懵了,就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整个曹家上上下下的人都被他挑了个遍,竟然没有一个被高顺选中,看来这是老天爷不想让陷阵营提前出世。
正当我想要放弃组建陷阵营的打算时,小高利想出来一个主意,他建议我们去奴隶市场看看,或许那里的人符合高顺的标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我让福伯带着我们去了奴隶市场。
洛阳的奴隶市场虽然号称是市场,但说白了就是紧靠着城墙根那里设定的一片空地。交易也没有什么繁琐的步骤,只要双方谈好了价格,在坊正那里开个文书,这人就归你了。
可是毕竟做的是人口买卖,被贵人鄙视,再加上这里的奴隶众多,环境不怎么好。直接导致了这里成为洛阳贵族们的禁地,形成了一大片的贫民窟,治安环境极其恶劣。强盗横行,帮派林立都是对这片土地的赞誉,这里简直就是现实中的地狱所在。
可正是因为存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使的能在这里生存下来的人无一不是好勇斗狠的天生战士,甚至成为汉代最为彪悍无情部队——刑徒兵的重要来源。
(注:汉刑徒是指秦汉时期为惩戒罪犯,将其派往边境戍边的罪犯组成的部队。在历史上,他们的身影充斥了汉朝战争的每一次战役,甚至一度取代农民兵成为军队主力。)
对于这样的兵苗子,高顺自然是异常欣喜,在经过他长时间的甄选后,最终将目标敲定在了一伙儿匈奴汉民奴隶的身上。
匈奴汉民,一个结合了两个民族名字的怪异种族,他们最初是起源于浚稽将军赵破奴迎回南归大汉的浑邪、休屠两部人马以及后来因内乱投汉的日逐王部共同组成的。
经过建武王庭之乱后,匈奴人开始正式分裂。一部分人不愿意为昔日的敌人汉朝服务,选择了西迁,演变成为了匈人。在他们的全盛时期,阿提拉带着匈人踏平了整个欧洲大陆,成为了西方人至今仍然心有余悸的‘黄祸’。
另一部分人接收汉朝保护,返回祖地继续过游牧生活围绕今天的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建立了南匈奴王庭。
还有一小撮匈奴人久居汉地,被汉人同化成功了。不愿意继续回到草原上过风餐露宿的游牧生活,选择留在关内,成为了现在的匈奴汉人。也正是由于这重身份导致他们被汉朝廷和匈奴人都视为异类,享受二等公民的待遇。
所以他们生活一有些许变动就只能选择卖身为奴,以换取生存的机会。虽然他们价格相对低廉,可是往往要买下一大家子人,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这些赔钱货。
奈何高顺只跟这帮归化蛮子来电,其他的人都瞧不上眼,无奈之下我也只能是打肿脸充胖子,把这八百来人都给买了下来。至于价格方面嘛,我只能说幸亏不是我出钱,不然非破产了不可。
事后我也好奇的问过高顺,明明我们曹家豢养了那么多得武士。为什么他瞧不上这些优秀的战士,偏偏对一帮破产蛮子感兴趣呢?
他告诉我,部曲不是用来撑门面的,是用来替主人冲锋陷阵的。没错,曹府是豢养了优秀的武士。可是他们温和的生存环境注定了他们只能当一条看家护院的狗,做不了征战沙场的狼。
而那些匈奴汉人从一出生就处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都有一颗能杀人的心。只有这样一群人组成的部队,才有成为一把神兵的资质。
为了更好的控制这把兵器,高顺特地挑选了一批汉化最深,家人最多的匈奴汉人作为部曲的班底。只要我能让这群可怜人吃得饱、穿的暖,要他们怎么卖命都可以。
事实也印证了高顺的说法,在我信诺每天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提供衣食后,这帮蛮子的训练热情顿时就上去了。不仅每天按时完成了高顺的训练项目,还把我根据记忆跟高顺商议后添加的现代训练项目练的是有模有样。
如果不是他们的衣着容貌与现代人有些区别,估计我还会以为自己这是又回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