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快去请太后 - 魏烈 - 清水茶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魏烈 >

第77章快去请太后

君择臣,臣亦择君。大老板再不靠谱,那也是自己选的。即便是感觉再委屈,那也要继续伺候下去。

殿下众臣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心情,又重新进入了自己的状态,继续奏事,首当其冲的那便是亲人被囚的诸位大臣们。

“启禀陛下,臣等数日前关于浣纱楼楼案所奏,不知陛下可有决断。”

浣纱楼案!又是浣纱楼案!刘宏这几天听身边人提这个地方,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对于这种小孩子打架闹事的狗倒灶的破事,刘宏表示完全无感,还不如跟自己的后宫佳丽们嘻戏来的有趣些。

“这个……那个……此事干系甚广,咱们容后再议。”

群臣们一听就不干了,好家伙我们在您老人家门口堵了那么些天,不就是想找您老要个说法吗。这好不容易见到正主了,您老说滑过去就滑过去那可不行啊。

“陛下,我等子弟具在这洛阳大牢中受苦,现在已有十几天了。若是继续拖下去,臣等唯恐他们身体承受不住啊。”

刘宏被大臣们这样一怼,顿时觉得这心里是又气又恼,连带着把这些领头闹事的人都给记恨上了。

在旁服侍的张让、赵忠等人一见皇帝脸色不妙,赶忙宣称陛下身体有恙。在群臣们的围攻下,护着濒临爆发的刘宏就离开了未央宫大殿。

还没等进到偏殿里,刘宏就拿起了门口的东西,气愤的砸到了地上。

“逆臣!反贼!这外面的臣子竟然如此的大逆不道,想要逼着寡人就犯,简直就是目无王法,目无君主……”

然而气愤不能解决事情,若是一气之下把外面的这帮饭桶庸吏们都给宰了,把他这个皇帝也就当到头来了。

在稍作冷静之后,刘宏又恢复了往日的淡然,开始与自己的铁杆亲信十常侍讨论如何了却此事。

“阿父、阿母现在的形式你们也看到了。若是今日不解决此事,那帮逆臣们肯定不会就此罢休的,不知你们有什么主意啊?”

比起刘宏出于维护帝国的考虑而做出的束手束脚的决策,十常侍们提出的办法则更为大胆。毕竟这江山也不是他们家的,怎么糟蹋都不会心疼。

在经过了一阵内乱后,最终形成了以张让为首的息事宁人和以蹇硕为首的趁机搞事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

不要以为他们有多么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刘宏服务,其实这里面夹带的私货还不老少呢。

张让为想要降低影响,目的就是以此为契机,挟恩图报,索取贿赂;蹇硕这边也干净不到那里去,他升级冲突的目的,只是为了排除异己,报叔父被曹操杖毙这一箭之仇。

若是选择了张让这边,那自己自然能从大臣手里弄来不少财宝,可是自己被他们逼迫的气出不了;若是选择蹇硕这边,那自己的气是出了,可是那白花花的银锭子可就没了。

是要出气,还是要票子,这个难题让刘宏纠结不已。这十几号人面面相觑,竟然拿不出一个双全的主意。

还是张让脑子足够灵活,既然自己这帮人不能帮陛下拿出一个万全之策。那不如到后宫前去求见皇太后,也许董太后那里会有好主意。

若是张让建议刘宏找别人帮自己参谋也许还会有所顾忌,可若是找自己亲妈来帮自己,那自然是万分放心,毕竟亲妈总不可能害自己吧。

可是他却忘了董太后贪婪甚于自己,见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发一笔横财,她又怎么可能错过这个良机呢?在无形之中,这场宦官集团内斗的胜利天平已经在此刻向张让倾斜了。

虽然董太后视财如命,但能够在后宫三千佳丽中存活下来并走上人生巅峰的女人终究还是有她自己的独到之处的。仅仅是凭借着张让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这事确实是难以处理,也不怪宏儿请我这个老婆子出来主事。”

张让见董太后有意出山,自然是万分欣喜,这马屁如不要钱似的迎了上去。

“太后娘娘明鉴,这事我们这些下人们出的主意,陛下都不满意,这不才求到您老人家头上了吗?”

张让的马屁虽然俗套,但架不住董太后爱听,这一高兴就同意随着张让到了未央宫走一趟。

张让见太后欣然允诺,也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赶忙头前领路,带着董太后就奔着未央宫去了。

刘宏显然也没有料到张让居然真能请的动太后前来为他们出主意,听到太监殿前高声开路也是不禁愣了一下。

由于太后来的仓促,以至于刘宏连平时的礼节都没来的急做就要出去迎接董太后了。这娘俩一见面那自然是先要照例来一番亲切的交流,在简单的寒暄过后,就把话题扯到了正事上来。

“皇上无需多言,哀家已经找过张常侍了解过状况了。现如今我这里有一对策,若是陛下认为老婆子的建议可靠,那就赶紧出去把事情办妥了,也好安慰朝中局势啊。”

亲娘难得出山为自己指导迷津,刘宏也难得的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想要看看董太后有什么好主意。

“母后说的这是那里的话,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说的不得。对于此事,母后也无需多做担忧。即便您老的对策不成,还有宏儿在前面顶着呢。”

这一番真情流漏的承诺,让董太后大为感动。在心里直赞叹皇帝果然是长大了,有担当了。

“陛下,我这对策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你等只需记住四句话即可。”

话音未落,就接过了贴身太监呈上来的毛笔,在竹简上面洋洋洒洒的写下来四句诗。

‘珠光宝气贝难离,双草并逐平愠气。兄弟阋墙多争斗,马放南山自当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