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君臣生隙
正当我为自己成功复刻出白酒的而开心的同时,在未央宫大殿也正在对于丹毒答案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大殿上,刘宏拿着竹简厉声斥问殿下的群臣。
“都看看,你们都看看,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自先皇在位起,我朝丹毒案件在册的不下数百件,为什么就没有一人敢对朕说丹药有问题。
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拿着朕给的俸禄,整天就会在这大殿上高呼‘万岁’,连一孺子都不如。朕要你们何用?”
(刘宏潜台词:白养你们一群吃干饭的。)
“陛下息怒,自丹毒一案事发起。我等皆恪尽职守,现在已经查出了些许眉目。但此事干系重大,不得不慎重对待,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大臣潜台词:大老板,我们虽然之前不给力,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现在我们已经查出了一些事情,但是牵涉的人来头太大,我们做不了主,请大老板你做主吧。)
刘宏看着手上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脸上的表情是分外的丰富。
‘没想到这回不仅仅是方士的锅,还有道家和皇家世族的影子,看来这回为了保全天家颜面,就只能缩小处理范围了。可是……朕不甘心啊。’
刘宏想到这里感到阵阵的挫败与无奈。
“那诸卿打算怎么处理丹毒一案啊?商量这么多天,总要给朕一个章程吧。”
台下诸臣见一直坚持株连彻查的皇帝终于松了口,立马呈上了商议后的提案。
“陛下,臣等认为通缉方士,打压道家,诛杀首恶为最佳方式。”
(大臣潜台词:皇上,方士您随便杀,道家留口气就行。
我们世家交出牵涉最深的一批世家给您老处理。
至于皇室我们不想掺和,您老自己看着处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宏还能怎么要求?难不成真把世家给株连了?那自己的天下恐怕当天就得亡国了。
“那就依卿等所言,就这样下去办吧。”
“诺!”这丹毒一案可算是快结束了,使的大殿内一扫过去几天人心惶惶的境况,空气中多了几分生气。
在群臣们都乐呵呵的为丹毒大案结尾而努力工作的时候,大老板刘宏却坐在未央宫里,久久的出神无言。
“阿父、阿母。你们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的很失败啊?”
这个问题吓得一旁侍奉的张让、赵忠是大吃一惊。
“陛下乃是万金之躯,汉室之主。乃是当时明君,怎么会感觉失败呢?”
刘宏听了近侍们的恭维是苦笑连连。
“阿父、阿母不必如此恭维孤。孤自己心灵有数,遥想孤当年亲政是,内有窦太后在后宫内兴风作浪,外有有窦武、陈蕃等权臣当道,使的孤政令不出寝宫。
若不是阿父、阿母等内侍拼死效命,奉旨杀贼。又哪里会有朕的今天啊!”
这话可是把张让、赵忠们吓得不轻啊。这别人不知道当年的内情,他们可是知道当年根本就不是什么‘奉旨讨贼’,而是矫诏袭杀朝中重臣。虽然当年皇上是默许了此事,但是‘伴君如伴虎’,谁知道皇上今天旧事重提是什么意思啊。
“阿父、阿母,不要紧张。朕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当年你们为朕牺牲了那么多,朕不会做过河拆桥这等忘恩负义之举。”
刘宏先是给自己的亲信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说出来自己真实的想法。
“阿父、阿母,你们知道吗?在今天的朝堂上,朕又感受到了当年在窦武手下艰难求生的经历。
他们这些乱臣贼子都想把朕变成他们的傀儡,让朕对他们唯命是从,今天丹毒案的处理就是他们对我这个皇帝的示威。
今天朕算是看清楚了这大汉朝廷是个什么东西,看看满朝文武,具是争权夺利之徒,无一为寡人心腹。也不知道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这帮逆臣的天下。
孤处理丹毒答案,何错之有啊。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难道寡人这个皇帝还不可悲吗?”
“陛下,你不是国家寡人。你还有老奴,还有曹太尉,还有蔡大夫等忠勇之辈。我们都是陛下的簇拥,愿意为陛下所驱策。”
这话说的刘宏精神一震。
“是啊,朕还没有输,朕还有阿父你们支持孤。那曹太尉一脉即是曹参之后,又拜曹腾为父。虽然为世家,但为士族所不容,可得重用。那蔡邕等清流虽然忠心,但非忠心于我,而是忠心于大汉,万不得已,可堪一用。
这么一看,朕手中还有不少底牌,可以与那些叛逆斗上一斗。只是可惜了这次丹毒案的天赐良机了。”
张让、赵忠见皇帝好不容易振作起来,那是喜从心来,对皇帝的想法更是连连恭维。
“陛下乃天命之子,神鬼佐之。更有忠臣良将相助之,必当扫平叛逆,中兴大汉。”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番话把刘宏捧的是飘飘欲仙。
“行了行了,等朕把叛逆扫平后在恭维也不迟啊。”
刘宏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阿父、阿母,这次丹毒答案那曹疾和曹操居功甚伟。虽然没有按照朕的心意处理,但也是震慑了不少的宵小之辈,也让朕看到这身边的人谁近谁远。如此忠良,你们看该怎么封赏啊?”
张让见皇帝对曹氏父子颇为看中,且平时得曹氏孝敬颇多,自然是对封赏曹氏大力支持。
“陛下,依我看可以赐曹嵩曹太尉万金;征召兆曹操为洛阳令,赐千金;令曹疾入国子监进修,赐百金。如此,即可彰显陛下宽仁,又不使群臣因曹疾、曹操封赏颇丰而心生妒忌。”
(张让潜台词:既然这事的背后见不得光,就不能大肆封赏官职。只能让大老板你多给钱,给老大升官,让老二进学。
这样即能封赏到位,不让曹氏有怨言,又可以不让外界知道皇家丑闻,掩盖丹毒背后的真相。)
但是张让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宏会不会太小气,不愿意出这份钱。
在他看来,皇上虽然卖官鬻爵。但是那些买官的人和原来当官的人没什么两样,大部分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也只有他们才有千年积蓄作为底蕴来谋求官职。
与其将钱财放在他们手里,还不如将钱财收归陛下所用,即收拢了世家财富,防止了臣下作乱;又使皇帝有了中兴大汉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