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前朝乱臣42 - 快穿:大佬又对炮灰一见钟情了 - 是7月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前朝乱臣42

“是该打!”皇帝慢悠悠的接了一句,见玉夫人泫然欲泣,一副您真把臣妾瞎说的话当真的模样,笑了下。

“这宫中,你最聪明。”他俯身看着装傻的玉夫人,笑道:“养得儿子也聪明。”

玉夫人忙叩首:“臣妾愚昧。”

皇帝瞧着她颤颤的金钗,轻笑道:“怕什么,朕还没老糊涂要吃人。”

“朕只是突然觉得,朕过往忽视了什么。”

萧遥,也并不是除了讨他开心以外一无是处。

他眸色深深的看着玉夫人:“你说我将他调回京城,在大理寺行走如何?”

玉夫人一惊:“陛下三思!这孩子好不容易才有个出京的机会,若是贸贸然被叫回来,还不得闹得宫中不得安宁?”

“你怕他闹得宫中不得安宁,就不怕他错失良机?”

“臣妾不怕,九儿本无青云志,漠北就挺好的,请陛下就让他在那长着吧!”玉夫人的声音突然平静下来,她抬头平静的看着皇帝,而后恳求的重重叩首。

皇帝瞧着她额前飞速起的那个大包,笑了下:“行了,回去吧。”

顿了顿,他又道:“过些日子,三司要前往漠北查案,你可写上一封信,让他们带着去。”

“谢陛下。”心中松了一口气,玉夫人又绽放出个漂亮的笑。

“训训他,别让他太过懦弱,堂堂皇子什么事情都躲在王妃身后,那成什么体统?”

“是!”

玉夫人出了暖阁,在丫鬟上前搀扶的时候,瞬间软了身体。

她重重的按着丫鬟的手背,低声道:“别声张,扶我回去!”

待到回到宫中,她才脱力一般的瘫在软榻上。

倘若她刚刚有半点纰漏,皇帝对九儿的怀疑,就会暴增!

她呆呆的看向窗外雾蒙蒙的天,只觉得皇帝最近的心性是越发的不稳定了。

人老了,总会畏惧死亡,做出过去他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宫中波澜按下,前朝几位大员家中流水一般进棺材的场景成了京中一景。

在那源源不断的棺材中,京中百姓险些以为有什么江湖悍匪将朝中大员给灭了门,一时间引得议论纷纷。

朝中官员们也是被这几位大佬的奇怪行为吓了一跳,想去打探,却发现三位的府邸都关门谢客。

递过去的帖子门房都不带收的,只隔着个门说:“老爷不见客,诸位请回吧。”

就在大小官员疑惑这三位玩什么的时候,次日早朝,三位大员抬着棺材就上朝了。

他们上奏漠北边军糜烂,自请前去肃清一切,不杀尽蠹虫绝不归朝!

和这事没关系的人瞧着他们这一幕,只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边军中的事情,值得这么大张旗鼓吗?

又不是真的要反了。

可有关系的人,此刻腿就已经开始抖了。

这……

何至于此啊!

早朝在皇帝的一声查下落幕,被这架势吓得心中不定的官员们,想找座师、同榜打探一二情况。

可人刚前脚出了府邸,后脚大理寺就来拿人了。

不管你和这事有没有关系,只要你试图打探这件事,全家都给我去大理寺中待着去吧!

若是真的无辜,等查清楚了自然就会放你出来!

至于到时候朝堂还有没有你的位置?

连风向都搞不懂的家伙,在朝堂上干什么?

与其今后被算计死,还不如早早的回乡种田去!

一时间,大理寺的牢房被装满、刑部的牢房被装满、甚至于后来京兆尹的牢房都被装满,再抓的大小官员就只能带着镣铐走上几十里地,被关在京城下属的县城中。

朝堂空了小半,京中风声鹤唳。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几位大人带着皇帝赏赐给他们的棺材,北上了。

在他们心中,漠北那块地方在那些蠹虫的蹂躏下,估计已经千疮百孔。

在途中接到萧遥送来的新证据时,他们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可实际上的漠北……

“招洗羊毛的工人,一天十个大子儿,包中午两个窝头一块咸肉!”通城外,通城府的小吏站在告示牌前,声嘶力竭的喊着。

在他面前,是密密麻麻的通城人民。

在那小吏几百米外,是另一个告示牌。

“招会做毛毡的妇人,十五个大子儿!包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