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现奇石
反而是母后,暴怒地一拍凤辇,大喝道:“武三思,还不快去救人?你办的好差事?”
站在人群的武三思一抖,吓得脖子一缩。拭了拭额头上并不存在的虚汗,行过礼,赶紧带着人往洛水边上去了。
望着他肥胖战兢的背影,李令月想着,原来这回的节庆筹备,是由武三思负责。如果淹死了人,不但破坏节日的气氛,只怕于国不祥。那他可是真要吃不了兜着走!
眼见着武曌也站了起来,向着江边遥望,满是紧张和担忧。李令月在后面,偷偷拉了拉杜六叶的衣角,小声道:“我们也去看看吧?或许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杜六叶轻轻点头,由金羽卫开道,二人逆着人群,很快也到达江边。武三思早就命人划了一艘大船,往失事的江中心靠拢。
阳光普照,风和日丽,波光粼粼的水面,水流平静,到看不出有什么急流漩涡。怎的几条龙舟都搅在了一起?往年却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故,李令月想着,不过以前母后也没有亲临现场,为龙舟比赛壮威的举动。想不过这头一糟,就出了岔子。
岸边有不少百姓大叫,“……有人落水了——”
“快下去救人……”
“有一条龙舟沉下去了,快派人去捞啊——”
虽是人头涌涌,声织混杂。不过这几嗓子一声高过一声的尖叫,还是格外引人注目。想不到还有船沉淹了,竟是这么快?李令月的眉头揪了起来,焦急道:“师姐,怎么办?”
没有回应,李令月费解,她侧头往旁边看去,发现杜六叶站在她的左面,正一瞬不瞬地盯着江面。神情沉稳,游刃有余!风轻轻地拂动着她的额发,金色的阳光洒在她的脸孔上,有种从容圣洁的光泽。
李令月心里泛起阵阵的诧异,为什么杜六叶表现如此淡然,她就一点也不担心?还是……?到底哪里不对?李令月也说不上来。只得将视线转回江心,武三思已经指挥着几个身强力壮猛汉,入水打寻找失踪人员,以及打捞沉船事宜。
因为杜六叶不会水,加上李令月初回洛阳,难勉生怯。她们几人都是闷声不响的站在岸边,静观其变。
过了许久,方有人率先浮出水面,像是已经拖回一个人。陆陆续续地,不断有人浮出水面。岸边百姓不时传来阵阵欢呼,甚至还有人带头鼓掌,应该都已捞起了落水人员吧?
需知龙舟比赛,声势浩大,而摇桨的船夫,大多不过是寻常百姓,他们的亲友,肯定也在岸边观看。看到发生,绝对比旁人更加难受,现在鼓掌,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李令月有些不解,也不知道那些人在武三思的耳边都说了些什么,远远地她也看不出武三思的表情。只见他挥舞着手臂,高声吩咐了些什么,另外又有几艘巨型的船只从从岸边往江心而去。到像是早有准备一样,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还需要船只?还是那种铺江压面的?
不一会儿,就见他们往江里扔绳索,铁纤之类的东西。越看李令月越觉得摸不着头脑,他们这是在干吗?把失踪的船只吊起来吗?只是船既然已经沉了,还捞起来又有何用?不如再造新的呢!只要人没事,不就行了吗?
“师姐??”李令月实在是忍不住了,又焦虑地喊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知道吗?”
杜六叶却是笑了,迎着金风玉露,笑得微妙宜人,她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淡淡地说了一句,“稍安勿躁!!”
李令月抽了抽眼皮,感觉心里像是有猫爪子在挠个样,扣心搓肝,让她浑身难受。她感觉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名堂,说不定,杜六叶也参与其中,只是她现在卖关子,不肯说。李令月也拿她没办法。
半柱香过去了,伴随着一阵阵整齐的吆喝声,不用想,那些纤夫,必定是挥汗如雨。几条船更是攒足了劲头往上拉,突然,一块巨大的白石头浮出水面……
李令月就惊呆了,她瞠目结舌,如同泥塑般地立在原地。石头?怎么会捞起一块石头?那帮人是不是疯了?不是为着救人吗?不是在搜寻船只吗?拖个石头上来,是什么意思?
她不可置信地朝着杜六叶望去,谁知杜六叶反到露出如释重负,心满意足的表情。这又是怎么回事?李令月觉得,自从她离开洛阳之后,天都变了,怎的感觉她就像是个外人?她心底有些不高兴。
再看那石头,似乎有些与众不同。纯白通透,大若簸箕,这么远,都能发现它在阳光下,闪烁夺目的光!难道是块宝石?所以武三思才特意命人去打捞不成?
武三思爱财,这到附和他的性格。难怪如此耗时耗力。呆会儿,等他们靠岸,李令月到要亲自上前瞧瞧,到底是何方圣物?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李令月的额头都被晒出细细的汗珠子来,那条船才徐徐靠岸。李令月正欲上前,却见武三思像一阵风般,从船上冲了下来,往太后的凤辇那里跑去。因为奔得太急,差点遇李令月撞过满怀,不过是李令月习武多年,避让及时罢了。她在心里暗骂,这蠢货,怕不是得了失心疯吧?
白了他一眼,李令月就转身往船上走去。等看到那块石头,李令月于刹那之间就明白了,为什么武三思要费尽心思的去打捞它;又急匆匆地往母后的御驾那里狂奔了。
因为那块巨大而又圆润的白石上面,雕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圣母临仁,永昌帝业”!!
可能因为沉淤于水中,黄色的泥沙深染,那几字显得有些青黑。不过石头通体洁净,并无苔藓,显然在水中呆的时辰并不长。或者,这是块天外异石?才未生苔藓?李令月想着,又回眸询问杜六叶。
杜六叶笑容可掬,明眸皓齿,环顾了四周一眼,才高声道:“奇石啊!奇石!此乃天神授意!圣母临仁,永昌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