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警醒语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燕时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38章警醒语

“良苦用心?”武曌抑制着眼底的愠色,带着些游离难懂地欣期和锐肃。有些玩味地抚弄着手中的茶盏,既希冀杜六叶继续说,又戒备着她的一词一语。仿佛只要她讲错半个字,就能打翻她难堪的猜测与炽怒。

杀了她,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杜六叶又哪里读不出她情绪里那种欲纵还制,应语又警,一张一弛的态度?说她怕不怕死?当然!每个人都怕……可若是不放手一博,她也只能任人宰割,最后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她想了想,低垂着眼睑,缓缓地说道:“太后娘娘应该知道,同心阁的失火事件,导致新皇驾崩。如今国祚空悬,皇位虚设,不仅仅是朝中大臣,就连寻常百姓,也都在惶惶不安的猜测,到底是由谁来继承帝位?”

杜六叶这话就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此时不但是武曌,连同席风她们也是静默地竖起耳朵,想要听她说下去。杜六叶像是看穿了她们的心思一般,停顿了许久,才又接着说道:“现在能够顺应天命国礼,继承皇位的,应该只剩下冀王李旦。只是,为何太后娘娘迟迟没有动静?娘娘就不怕引起李家宗室的不满吗?李元嘉他们虽是远在长安,假如想要调兵起事,打出勤王的旗号,发动叛乱,动荡江山?娘娘你现在又该作出何反应呢?”

这肯定是武曌此时,最为担心的事情之一!杜六叶之所以敢这么说,除了猜测,当然还有历史的佐照。

历史上李显是没有死的,而武曌摇摆在两个儿子之间,表面上不得不让李显登基,却又几次废了他。最后,李显也是病死的。而李旦也当上了皇帝,却先是被武曌囚禁,随即又被她从皇位上赶了下来。最终在狄仁杰和张柬之等人的帮助下,在神龙年间,发动了政变,逼宫长生殿,要求武曌自缢。李旦才重新复位,当上皇帝。

所以武曌,在耋耄之年,死于自己的儿子李旦手上。

杜六叶的心思,武曌哪里明白?不过,她说得那番话,也就平时武三思敢在自己的耳边提,想不到杜六叶也猜透了她的心思。现在朝中的局势的确诡谲,她欲上一步,又恐跌下来,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毕竟前无古人,何曾有女主当家执政的?那些朝中元老虽然被她除掉了许多,但李家的宗亲,必定是头一个不同意的。

若是止步不前,把大好的江山权利拱手让人,她又心有不甘。武三思他们又一直劝自已改年换号,易旗换帜,更朝迭代。但江山重迎新主,必有一番恶战。且不说百姓受苦,生灵涂炭,再加上裴炎等人一直在催促自己,早立太子,拥新皇登基。这才是最令她措手不及的,她一直认为,裴炎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必定会忠于自己!想不到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却突然提出,要拥新皇登基??

这才是武曌此时此刻,裹足不前最重要的原因。

为求稳定阵脚,武曌只好和言劝说,称李旦身上有伤,又承不起丧兄之痛,需要休养。才暂缓了君臣之间的锐矛。

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该来的,总归要来!万事都要细细谋划,从长计议才算妥当。如若不然,哪怕是自己?也未必能幸免于难!

所以,如何兵不血刃,就能令天下臣服呢?这才是头等重要的大问题。这杜六叶虽有小才,但却敢送她一瓶折首的“瑾”花,是在暗讽她?还是在嘲笑她?亦或者是警醒她?

她虽是强按心头的种种怒意与猜测,仍是忍不住一撂下杯子,垮脸道:“哼——所以,你觉得哀家会‘瑾’花折首?薨折于此?”

这罪名可就大了,就算是杜六叶也承受不起,她赶紧叩头,触地有声。恭敬微式道:“臣下不敢!太后娘娘何等聪明?应该明白,杜某不过是在提醒太后娘娘!况且,杜某早已表明心迹,愿为太后娘娘一平天下,鞍前马后,添砖加瓦,死而后已!”

像是拨云见日般,一束阳光在武曌的脸上,渐渐的抹开。整个屋子仿佛都瞬间亮堂起来,不再阴冷孤戾。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杜六叶,她知道武曌这是解开了心结,打算采受的她的意见。可她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仍毕恭毕敬地跪着,目不斜视。

武曌带着笑,华威道:“先起来吧!依你之见,有何良策啊?”

杜六叶心中轻快不少,揖完一礼,又仪态端方地立在一旁,良策,办法嘛!也不是没有?毕竟都是现成的嘛!她望着窗外春光渐暖,侃侃而谈。她知道武三思怂恿洛阳百姓,每每带了人,跪在皇宫外面,请求太后逾期称帝,她自然也明白武曌的顾虑。

辞是应该的,毕竟帝王之位,辞之愈力,受之愈稳。可光靠武家的人,在那里吹锣打鼓,声势必定渺小。不如多管齐下,一来要防止李家宗室叛乱。以着时间来推算,假如杜六叶没有料错,扬州暴乱,应该是正在密度之中;而宗亲谋反,只怕也是私底下勾结交涉。

如何知道谁忠谁奸呢?杜六叶建意太后兼听八方之言,鼓励告密。这样可能有些收获!

其实杜六叶心里一直想说实话,她知道哪些人要谋反,比如有眉州刺史李敬业和李敬猷兄弟,当然还有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最重要的是,还牵扯到了裴炎的外甥薛仲璋。这些失意的官僚,组成了扬州叛乱的主要成员!但是现在,他们并没有造反的迹象,杜六叶也没有什么证据!好端端的去指证别人,且不说难以取信于人,只怕还要招来杀身之祸。

杜六叶只得提醒武曌,多注意扬州,那里只怕有变……更要警惕裴炎生出异心……

别的还好,唯独警惕裴炎这一句,好像一下子戳到了武曌的心坎。她本来对杜六叶的话,还属于半信半疑!听到她这么讲,再联想到裴炎的种种行言,渐渐生出警觉来。要知道,早日拥立新帝李旦登基,裴炎只在私下里与她一个人单独谈过。杜六叶是怎么知道的?还要自己防着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