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心难安
阳光很炽烈,明晃晃的。瑶光殿前几棵茂密的大树,渐次已经染上金黄,深秋近浓。空气里尽是冽燥的香风,有桂花的、菊花的、蔷薇的……
一路向东,路两旁的海棠也开得红艳欲滴,像洒落在地的胭指扣,燃烧得胜过西天的霞光。
“公主,皇上下朝之后,一般都非常忙,要处理许多政务。再说了他有皇后陪着用膳,未必把宫外的糕点放在眼中。”岚烟提着食盒,被太阳晒得懒洋洋地,仍是忍不住出言劝李令月。毕竟太后娘娘不喜欢公主与皇上走得太近,能不去同心阁,就少走动一些吧?!
“啰嗦什么?若不愿当差,你便回去。让守拙跟着我……”李令月面色不虞,额上蒙着一层细细地汗渍。
今天杜六叶特意派人进宫,把清江酒楼新发明的糕点,鸿运蜜枣双福糕派人送了几盒进来。她已经尝过了,味道还不错,松松软软的,微酸微甜,非常促进食欲。秋天多食,补血气是最好不过了。她送了几盒给母后,又特意留了一盒,想拿给皇兄试试。
要说他这位皇兄,亲政以后,除了例行单日上朝,双日就一直待在同心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都不去。
一次都没有去过她的瑶光殿,难道他不给母后请安吗?他应该不敢,那就是自己没有遇上他。
自己年纪还小,凡事除了仰仗母后,还需要这位皇帝兄长的照拂。既然这位皇帝兄长不来看她,那么她就主动登门多与这位兄长亲近亲近吧!
再有她有些不明白,她隐约听说,朝中大事,全由裴炎拍板,似乎他的朝令频频被政事堂驳回了。那么他到底是如何治国理家?李令月心里很是好奇。
岚烟果然就闭了嘴,委屈巴巴地往后退了一步,让守拙走在了前面。
一行人才到同心阁,李令月就率先停下了脚步,她挥手做了个“止步”的手势。因为她发现,礼部尚书孙敏平日里带着身边的那几个书童,此时都无所事事的候在廊下。
难道孙敏也在这里?皇上的婚事早已经落定,除了婚后的各项祭祖,应该也没有别的事了吧?想到那天,是孙敏要把十一皇兄遣返封地的话,李令月忽然感觉得内心好似“咯噔”一声,蓦然不安起来。
“你们都候在这里,守拙随我一起过去看看。”李令月压低声音说道。岚烟立时就急了,公主这是什么意思?去看看?去哪里看看?都到门口了,为什么还不进去?
那里面住的可是皇上,万一弄得不好,是要被杀头的。她提心吊胆,慌乱不堪正要阻止,李令月早已经带着人往后墙外绕过去了。岚烟急得直跺脚,也没有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她们从同心阁的后院翻墙而去。她叹气,带着几个人往假山旁边,稍隐蔽一点的地方等候着。
因是大婚期间,同心阁虽然本身比较冷僻,平时无人居住。但太后既然把这里指给了李显,内务局的人就重新把这里修缮打扫整齐。李令月看着脚下,落叶纤尘不染,花木青葱相接,一派欣欣向荣,与外面的景色大不相同。
同心阁的主殿她来过,自然也不陌生。她带着守拙,沿着石径小路,越过一片凤尾竹林,再穿过一片花圃,曲曲折折,几番迂回。避开了禁卫军的视线,才靠近李显的平时理政议事的书房。既然孙敏来了,那么李显最有可能在这里接见他,这是李显从小到大的习惯。
果然,书房里传来低低地谈话声……
“……你说他走了吗?太后的懿旨可传出去了?”这是她皇兄李显的声音,哪怕压得再低,再柔弱,李令月都能够分辨出来。
紧接着传来一个昏沉暗哑的声音,“回禀皇上,他还不曾离开洛阳,听说好像是在上下其手的想办法,目的应该是要竭尽全力的留在都城。太后的懿旨已拟,却不知为何故迟迟不宣。”听说话的语气和节奏,李令月判断这应该是孙敏。
“哼——上窜下跳?他门路多,别让他们把这窟死水给盘活了。”李显冷嗤一声,语气里尽是轻蔑与不屑。
李令月的心中的好像有惊雷滚过,这种感觉是多么的熟悉?她好像曾经遇到过。李显口中的他是谁?他们想让谁离开洛阳?不会的……李令月在心里不断的否定自己,她的猜测不可能是真的。历史不会惊人的重演,十一皇兄曾经答应过自己,他与十皇兄之间绝对不会为了任何事情,而斗得头破血流。
十一皇兄是答应过她,可十皇兄李显呢?李令月自己滞在原地,不敢动弹。
只听里面又有声音传出来,“哈哈……别人都说皇家爱长子,百姓喜小儿。可是你不知道,朕这个母后,跟别人很是不同些。她最爱的就是幼子李旦和幺女李令月。所以你们说让人假冒刺客,去击杀太后,再栽赃给李旦。朕就告诉过你们,太后她是不会信的。怎么样?幸亏朕机敏,及时为他求情,造成一个有人意欲挑拨起母子亲情的假象。
现在不仅是李旦,只怕连母后都有些迷惑。哼——她虽然迟迟不下懿旨,你派人去催着她就行了。”
“微臣遵命。只是……现在冀王不但在暗中与他们有联络,令他们在各处周旋,而且表面上,还与太后身边的近侍,那个叫杜六叶的女子走得很近。
早就听说那个女子甚得太后宠爱,又有几分聪明机警。前车之鉴,皇上如今打算怎么处置他?万一她要帮冀王留在洛阳呢?”
孙敏的语气显得忧心重重,李令月却偷偷感叹他触角延伸之远,之敏锐,之细腻……当真令人心悦诚服。
“他们”?“他们”是谁?十一皇兄暗中在派哪些人周旋?难道他也有自己的势力?看来自己对于这两位皇兄,还真是不太了解。
杜六叶?他们想把杜六叶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