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枇杷红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燕时归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84章枇杷红

“你这个小东西,太没良心了。”李旦又弹了弹她的脑门,不满道:“往日你拿十一哥的奇珍异宝,可没有说得这样客气。我不过是怕天热了,加上……怕把你给闷坏了。送些小玩意,想让你放宽心罢了。”

李旦说到这些时,眼神黯了黯,随即强打起精神,飞扬地看着她。

李令月心中一暖,眼中却是一酸,她感觉自己的鼻音有些泅嗡,“哥,以后,你和十一皇兄……还有我们,都绝不为了抢一样东西而争得头破血流,好不好?”

纯净的眸子,带着祈求的星钻,就那样一闪一闪地望着他。李旦心中一软,狠狠地点头道:“好……我答应你,我们兄妹三人,从今往后,却不再为了任何事,任何人,而起争执,绝不再刀剑相向。这一辈子都友爱如斯,相互谦让,礼敬如宾,和睦恭顺。你看这样好吗?”

“好!”李令月伸出小手指,与他打勾盖章,两人的眼睛里全是欣喜的笑意。

※※※

长生殿前的枇杷红了绿,绿了红。李治命人抬出往年他惯坐的竹躺椅,放在堂前,听着鸟鸣,感受着清风徐徐吹来地惬凉。

他昏昏沉沉地望着庭中的树,想到长安……想到他年幼时,皇宫后院也有许多这样的树。上面也会结这样的果子,“楷兴——”他随口叫道,“那上面是什么果子?红艳艳的?甚是好看,你去摘一些下来,给朕尝尝……”

“遵命——”楷兴卑谦地低了头,把拂尘别在腰间,命几个小太监拿来梯子,见他们扶稳了。他才慢慢地踩了上去。自从“孝敬皇帝”死后,太子又被流放,天皇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已经有两三天不曾好好进食了。近来还总是想起长安,念叨着要是能回长安就心满意足了。

除了找出旧年放在库房中,已经不用的躺椅;还常常把东西说错,这枇杷明明是金色的,他非看成是红色……而那躺椅,听说是太祖还未登基时就有的,可见已经有些年头了。还有人说,太祖和高祖就是坐在这张椅子上死去的,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楷兴叹气,已经摘了不少的枇杷,他用衣服小心翼翼的兜着。从树下不慌不忙地退下来,正准备命宫女取盆水来,清洗干净,再让天皇尝尝,好歹也吃点东西。

谁知就见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也顾不得头上的大汗,语气惶乱地喊道:“天皇,不好了……太子殿下……不是……”

风像流水般,拂动李治的头发,触角延伸在他满是皱纹地脸上。他缓缓抬头,慢慢睁开眼睛,大声道:“怎么了?你慢慢说……”

那小太监噎了噎口水,竭力控制住自己惶慌,嘴唇仍是轻微地发抖,“天皇陛下,庶人李贤,在流放途中,不慎坠落山崖……摔死了……”

李治还没有说什么,楷兴用衣襟捧着的枇杷掉落了满地,蹦蹦跳跳地朝各处散开。

他气极地抽出拂尘,用力的抽打着那名小太监,边打边喝骂道:“……你这个该死的东西,哪里听来的混话?你找死……?”

李治明白,他是怕自己身在病中,受不得刺激。他没有说话,而是努力地用手去够地上的一颗枇杷,当他看到自己骨瘦如柴,青筋毕现,又满是皱纹的手臂时,他愣住了……这是自己吗?

这还是当年那个肌健圆润,手臂白晰修长的自己吗?现在他甚至连一颗枇杷都捡不起来。他老了,没有力气了。

那是在几年前,也是在雨天,枇杷红了的那一天。他牵着李贤的手,为他摘了一颗红彤彤的大枇杷,看着李贤可爱稚气的小脸,自己曾在心里发誓,要保护好他。

但弘儿也是他的孩子,左手右手都是手,掌心掌背都是肉。

弘儿却似乎比他更幸运一些,有个处处为他着想的母亲。而贤儿的母亲……是自己对不起她们。

终究,你还是没有放过他们,灭了贺兰一族,无一幸还。

不念骨肉亲情,在皇权面前,骨肉亲情到底算什么?

如果,你不那么强势,不会为了只顾家国儿女之事,而与自己争吵,疏忽自己……那么自己或许不会与武顺成为知已。

也不会有李贤。

如果,弘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李贤不会为了一自私欲,江山皇权去加害他。

那么,李贤也不会死。

虽然你手段专横毒辣了一点,有时候确实不念骨肉亲情。强势果断,雷霆狠厉。但你又是那样的才华出众,爱憎分明,勇毅坚强,颇富谋略,心思敏锐,学富五车,又用人唯贤……

曾经不也因为这些优点,才吸引住了自己吗?对你情迷至此?

最重要的是,你身体健康,对自己也是真切挚爱过……

你应该比自己更适合治理这个国家吧?!

如果……如果……人生哪有太多的如果……?

只有残酷又冰冷的结果。

上元元年,天皇病重退隐,天后临朝摄政,军国大事一力由其决断。她风行雷厉,火速地封赏一大批有学之士。

像裴炎,就由御史升为中书令,新晋为权倾朝野的宰相。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程务挺则擢升为御林军总管,威武大将军,成为天后身边最为得力的宠臣。

以前籍籍无名的狄仁杰,也一跃成为

大理寺丞、侍御史……大家只是听说他查清了“长安五妪”案,可见这次在扳倒太子一事,也立了些功劳。其它的,则对他一无所知。

还有像魏元忠则官拜门下省侍中,位极人臣,与裴炎并驾齐驱,也是深受天后器重。

另外还有什么鲁和,杜六叶之流,也是加官进爵,连连受封……

世人有暗赞的、有艳羡的、有嫉妒的……各家褒贬不一,也难以详说。

东宫因争储之事,几经血腥,是已天后决定暂置空设,待皇子成长及冠,再选以良君而立。

因此,东宫暂时并没有太子,上位者这悬而未决的态度,反而引起了多方猜测。

各路人马看似乎风平浪静,却又在暗中蠢蠢欲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