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地下交通站开始工作 - 黄花涝 - 日子王三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黄花涝 >

第26章地下交通站开始工作

武汉沦陷后,中国共产党在鄂中,鄂东等地组织起多支游击队,分散袭击日寇。为加强武汉周围地区的抗日力量,建立华中敌后根据地,1939年初中共中央中原局先后派李先念、陈少敏等从河南竹沟南下,将我党领导的武装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由李先念任司令员。这支队伍立即投入了对日斗争。后来华中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谦政委,新五师的根据地更加巩固,游击区不断扩大。1941年6月,新主力一部开辟了汉(阳)孝(感)(黄)陂游击根据地,武汉周边地区的抗日斗争更加激烈。

黄花涝在汉孝陂三县的交叉口,陆路有公路通往汉口,水路可南下武汉,北通大悟,当年有小火轮直通三汊埠,在当时极其复杂的对敌斗争环境中,黄花涝的地理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

早春的黄花涝是静默,远山在静默中,碧水在静默中,就是沦水河中的渔船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声,尤其是一望无际的黄花滩上,嫩草静默地生长着,一天比一天绿,一天比一天旺盛茂密,各种各样的水鸟在水面上无声地盘旋,一会儿又到黄花滩上栖息。

高胯子就在这河滩上放牛,他戴着布帽,穿着棉袄,方脸上胡须已有三寸多长,虽说只有五十岁年龄,但现在看起来差不多七十岁了。

“高胯子,这么早的季节就牵牛下山来了,想早点给牛催膘赶个好价钱呀!”王绍良背着一副鱼网和鱼篓走了过来,好像是要在这河边撒几网。

“不来早不行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烧柴都不够,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们山里可是别的出不了,烧柴遍山都是的,现在没了,给牛吃的枯草也完了。山里季节来得迟,草芽还在土里,不牵下来放就得饿死。”

“山上的树哪去了?”

“烧山嘛!烧光了山里的一切,新四军就无法藏身,看你到哪里打游击?”

“他们也想得真绝。”

“烧得光吗?你越烧当新四军的人就越多。”

“那也是。怎么今年就两头牛?”

“两头都不容易,这年月,还有多少人家喂得起牛,就是喂了牛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落入他们之手。”

“这日子确实难过。那你这两头牛在这里放一段时间的青草,长得肥肥的,到了春耕时可就要卖个大价钱了。”

“今年不能卖,今年是代别人来放青早催膘的,人家还等着这两头牛种田哩,哪里能卖。”

“原来是这样。”

“根据上级的指示,我们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组织群众,随时准备武装暴动。现在上级要我们作为通往新五师的一个联系点,建立地下交通站。今天晚上山里就要下来一位同志,你将这位同志交给王绍和,这位同志是要为新五师到汉口买东西让王绍和在汉口找王启梦就行。注意,现在敌特的活动非常猖獗,时时要小心,我们还是暗中保持单纯联系,不要让王启梦和王绍和知道我的身份。”见四下里没人,高胯子布置了任务,他们之间约见的信号是昨天下午发出的。

“怎么与山里联系?”

“他从三汊埠搭小火轮,在黄花涝码头下船,接头暗号不变。”

“我们按他的要求送到汉口就完成任务?”

“他买到东西,从黄花涝经过,到上一个联系点才算完成任务。”

“张同志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要随机应变,注意安全。”

高胯子在一匹牛的背上拍了拍,牵牛到岸坡方向去了。王绍良在河里撒了几网。

下午,从三汊埠返回汉口的小火轮在黄花涝码头停了一刻,从小火轮上下来了几个人,有走亲戚的,有买柴米回来的。其中一个四十左右农民打扮的汉子背着一捆花绳,低头上了岸,他像是对这里的路径很熟悉的样子,只顾低头走路,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在意。

“卖麻绳的,进来喝杯茶。”杨个妹站在茶楼门前,叫喊着过路的人进楼喝茶。

“穷人,喝不惯苦茶,有碗白开水就行。”背麻绳的人答道。

“白开水也有,不过也要收钱的。”杨个妹尖嗓笑道。

“给钱,你赚的就是钱。”背麻绳的进了茶楼,杨个妹让他在靠里的一张桌子边坐下,让跑堂的送去一碗冒汽的白开水。

“绍良哥,你可是稀客呀!今天怎么肯到我茶楼里来。”当王绍良踏进茶楼时,杨个妹招呼道。

“你是看我这几天没照顾你的生意就生气吧!我这人可是经常到你这里喝茶的,我这人的爱好你应该知道的,不抽烟,喜欢喝茶,我卖网的钱恐怕有一半交了你的茶钱。”王绍良有点生气的样子。

“哎哟,你把你说得多大气呀!一半的网钱进了茶楼!谁都知你是远近闻名的编网好手,你卖网的钱要是十股有一股用来喝茶,我这茶楼的生意就好多了。”杨个妹比划着,像是要捶他几拳的样子。

“生意还好吧!”

“这是什么年月,饭都难吃到口,还有几个人有闲心喝茶。你看,就是远路来的客商,也只喝白开水。”杨个妹指着角落的外地人。

“客人是卖麻绳的吧?”

“是的,山里穷,一家人搓点麻绳出来换点油盐钱。”

“有盐吃那还是不错的,听说盐进山很难。”

“靠朋友帮忙,有时也顺带点回家。”

“你这麻绳粗细如何?”

“老板想要的话可仔细看看,这可是专为织鱼网搓的。”

“本人也抽空织网的。”

“那我就找对人了。”

“请客人到我家去,我看这绳子还适用,至于价钱,到了家要商量。”

“老板是厚道人,价钱一定是公道的。”山里人背着麻绳出了茶楼。

到了王绍良的家中,王绍良请山里人放下麻绳到了里屋。

“同志,你这次来要买什么东西?”

“要给新五师买一部印报机,首长非常重视这件事。”

“今天天不早了,你先住下,就住我这里,具体安排我们再商量。”王绍良让妻子烧火做饭,安排山里人的住宿。

“同志,你在汉口有熟人吗?”吃完饭后,王绍良问山里人。

“没有。”

“对这里到汉口的路线熟不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