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权术
天色渐明,方玄舟见徐宁安依旧还在跪着,心中不得不感叹:
“这哪里是九世子在一夜长跪,这分明是皇上在表态,分明是在告诉百官大臣,徐宁安是他护着的。”
同样刚从营帐中睡醒起来散步的户部右侍郎王学贵看见方玄舟,笑言道:
“哦,方大人昨夜可是挑灯夜谈,今早起的依旧早嘛。”
话中明显是有所暗指的,方玄舟自然听得出来他所指的夜谈是关诚。
“王大人说笑了,只是问些关于天门关一战的细节,皇上都没有责问,倒是你王大人先责问起来了。”
王学贵能稳坐这户部右侍郎多年,自有其圆滑之处,伸了个懒腰道:
“方大人紧张什么呢,我又不是说方大人拉帮结派,毕竟像关将军这样的年轻俊杰,早结善缘,施以小惠,说不定将来能给自己留个后路呢。”
显然王学贵是凑着来找麻烦的,户部作为王党主要支撑点,向来与魏党势如水火。
关诚现在可是朝中红人,此一战已经是扬名立万,在朝中武将青红不接之际,无疑是块香馍馍,谁都想分一杯羹。
王党自然是不会坐看魏党与之走得亲近的。
“怎么,王大人是昨晚没有睡好?”
说完方玄舟便转身离开了,这句话就很有嚼头。
官精王学贵自然听出了其中所包含的三层意思,一语三关。
这就是文人,骂人不带脏字,却是字字诛心。
其一,夜里没睡好,必然是心事重重,为何心事重重,不说也知道。
其二,夜里睡不好,早上起来火气大,说话口里就带着火气。
其三,夜里睡不好,早上起来就“眼红”,毕竟是天大的善缘。
同样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宁安,王学贵也是叹了口气:
“不知道皇上是老眼昏花还是心有愧疚,如此包庇这个魔王九世子。也是奇怪,那么多皇子皇孙,为何独独钟爱于他。”
是个明眼人都知道,皇上这是在告诉所有人,他要包庇徐宁安。
这分明不是在跪,而是在向所有人表态。
一跪换一命,皇上的算盘是打的叮当响,只是不知道会有多少大臣买账。
这一次西征消耗的巨大,几乎全是掏空了大半国库,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被徐宁安这一闹,算是蛋打鸡飞,全部泡汤了。
蜀国那边已经摆足了态度,大离违反条约在先,拒不赔偿割地。
如果大离还要打,蜀国必将举全国之力与大离鱼死网破。
蜀国态度如此强硬,继续打显然是不现实的了。
先不说大军已经收缩攻势回撤,光是粮草补给都出现了短缺,而且夏季多雨,行军极难,再打下去,蜀国没有攻下,反而会拖垮了大离。
所以,当下的锅可是全部都算在了徐宁安头上了,即使是徐棣表态了,还得看朝臣百官脸色。
这大离的天下虽然姓徐,但是绝对不是徐家说了算的。
中央集权,而非皇帝集权,所以即使是皇上也受制于百官。
天一亮明,关诚接到口谕进谏皇上。
“小将关诚,参见皇上。”
“平身吧。”
徐棣并未抬头看关诚,而是仔细看着手中笔录,这就是昨晚笔郎官记录的天门关战役笔抄。
“关将军,此战虽然赌的成分大,可是还是有很多说不过去的瑕疵。”
皇上的话语中带着质问的语气,其次还夹杂着一丝丝严厉。
要说大离经历战事最多的将军是谁,无疑是徐棣,他打过的仗数不胜数,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漏洞。
刚直起身的关诚急忙立刻跪倒在地,低着头道:
“小将不敢欺骗皇上,此战并非关诚一人所为,世子当居首功。关诚负责天门关前诱敌,世子负责左右战局。”
徐棣放下当下手中的书,严词厉声道:
“安儿混蛋,你就不知道阻拦吗?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你关诚可是要掉脑袋,灭九族的。”
关诚觐见皇上的几乎并不多,哪里见过皇上发火,此刻早就被徐棣身上那种气场镇住了。
“小将知道错了。”
徐棣从座椅上起来,愤怒的大袖一挥,呵斥道:
“你知道个错有屁用,现在说什么都是晚的。”
关诚额头死死贴在地毯上,不敢抬头,徐棣那股气场比千军万马还强,让他心惊胆颤。
福公公双手奉上一杯茶,徐棣轻轻泯了几口,心中怒火才遏制住,轻声道:
“起来吧,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关诚松了口气,如同大赦,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才慢悠悠的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