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97.比赛三
一路上,唐超等人陆陆续续的遇到了两三次迅猛龙和剑齿虎,但这些玩意儿很快就被唐超和玩家们解决了。
来到绿色光柱附近,唐超经过观察,发现还没有玩家赶到这里,不过,在绿色光柱附近,一头牛龙正围着光柱转圈。
牛龙?!!这是嘛呀?
看到牛龙,唐超也感觉有些头疼。
牛龙这玩意儿虽然是方舟三废之首,但个头还是摆在那里的,这一吨的体重长的可不是肥肉啊。
而且,这头牛龙的等级还比较高,达到了210多级,唐超预估其血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五以上。
在这个世界里,大部分恐龙的基础属性都得到了巨额提升,血量和攻击一般都翻了好几倍。
“1万多呀,这就麻烦了,长管步枪枪枪爆头估计都要打个三十多枪,枪管怕都打烫了……”
这玩意儿有些麻烦啊。
思索了一番,唐超决定给身后的两名玩家一人配发一只火器。
长管步枪,散弹枪,简易手枪,这是跟着唐超出门的那些玩家的基础热武器配备。
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普通玩家的实力看起来非常弱鸡,但若放在现实中,个顶个的都是些猛男。
想想看,能徒手跟剑齿虎,迅猛龙这些玩意儿打生打死的人放在现实中是个什么级别……
对于这些人来说,力气大点,背的东西多一点也挺合理的吧?
出门在外,玩家的基础物资配起一般都在100单位重量以上,一单位重量约等于1千克,但也不是完全相等。
一些大型物体,在背包里面其实是得到了巨额削减的,像机床什么的,放在玩家背包里面也就40个单位的重量。
但放出来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一段时间后就无法收回背包,到时候就只能拆了,拆了过后,光零件怕都是上千个单位重量了……
武器分发好后,三人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将牛龙远远的围了起来,唐超一声令下,三人举枪射击。
远处,正在思索科学奥秘的牛龙被身上传来的剧痛打断了思路,这一下子就打掉了牛龙近1000的血量。
吃痛不已的牛龙四处寻找着偷袭它的敌人,发现目标有三个,牛龙不管,随便选了一个离它最近的目标就冲了过去。
几名玩家边退边射,但牛龙的移动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被牛龙盯上的那名玩家很快就退无可退。
见此情形,唐超也只得前去救场。
此时,牛龙的血量早已经低于70%,身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小伤口,唐超估计,牛龙的残余血量应该只有50%多了。
这种情况下,打起来问题就不大了。
只见唐超飞快的从背包里掏出了一把武士刀,朝着牛龙的方向冲了过去。
刀作为兵器之王,伤害比其他的冷兵器要高不少,哪怕是最低品质的刀具,伤害也达到了95。
更关键的是,冷兵器会受使用者的伤害加成,使用者的身体素质越强,冷兵器的攻击力也就越高,杀伤力也就越大。
对于高手玩家来说,到了后期,冷兵器甚至比枪还好用,除却攻击距离,冷兵器甚至还能打出比火器更高额的伤害。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子弹造起来很麻烦,能用刀解决的就不要用枪,这样太浪费资源了。
按照唐超现在的实力,使用冷兵器大概能获得3.5倍的加成,这也就是说,唐超手里的这把刀比他手里长管步枪伤害还高。
当然,像刀这种冷兵器的攻击距离有限,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枪械好用。
但现在管不了这么多了,还是把面前的这头牛龙宰了再说。
而此时,受伤发狂的牛龙已经追上了袭击他的那名玩家,牛龙张开血盆大口,一口朝着那名玩家咬了下去。
而唐超此时也赶到了牛龙身后,一刀劈向了牛龙的大腿,不过,受到攻击的牛龙并没有理会唐超,不依不饶的撕咬着面前的这名倒霉玩家。
虽然这名玩家穿戴了兽皮护甲,但牛龙的伤害也是经过强化了的,一口下去就是四五百的伤害。
哪怕经过兽皮护甲的50%削弱,这一口还是给玩家造成了200多的伤害。
现在的玩家,基础血量也就200出头,不穿戴金属护甲,遇到牛龙一两下就gg了。
看着牛龙对自己不管不顾,唐超也没有办法,只能趁机在后面多捅几刀,能打多少伤害算多少。
不一会儿,牛龙解决完了那名倒霉玩家,而唐超也在后面趁乱砍了七八刀,牛龙的右腿,后背,以及尾部已经是鲜血淋漓。
牛龙掉头朝唐超攻来,唐超一边向侧面快速移动,一边飞快的对准牛龙的头部砍了一刀,成功打出了暴击伤害。
但牛龙的反应也不迟钝,转过头来又一次咬了下去,这一下就躲不掉了,唐超只得硬扛了下来。
但好在牛龙的伤害并不算太高,没有超过金属护甲的减伤上限,配合唐超自身的减伤,这一下造成的伤害也就四五十左右。
没办法,使用冷兵器就这点不好,距离太近了,很多时候根本就躲不过对手的攻击,只能选择硬扛。
但唐超也是皮糙肉厚,血量已经超过了两千,四五十点的伤害唐超来说还不算太严重,还扛得了。
接下来的战斗就没什么意思了,就是双方你一下我一下的以伤换伤。
但唐超使用冷兵器的攻击速度要比牛龙快上不少,再加上唐超凭借着精湛的走位和拉扯躲过了牛龙不少的攻击,唐超以轻伤的代价结束了战斗。
用一百多的血量换了牛龙六七千的伤害,这就是技术型玩家跟其他人的不同。
要是其他人,哪怕拥有唐超的实力,没有意识的话,还是会损失500以上的血量。
解决完了这头拦路的牛龙,唐超带着剩下的一名玩家兴奋的朝补给箱走去。
然而,意外发生,此时的唐超瞳孔骤缩,瞬间进入了动态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