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寄去书信 - 傲娇王爷的米虫小王妃 - 雁空寂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九章寄去书信

那日过后,鄞砜和鄞淞原封不动的将谢依依的话转说给赵阑曲,从那以后赵阑曲倒真的再没有误了吃饭,晚上也是到了时辰便休息了,只是早晨醒的比之前更早了。

“鄞淞。”

“王爷。”鄞淞从门外进来,赵阑曲刚写好一封信,将信装在信封里。

赵阑曲站在窗前,看着院中的流水,潺潺的声音像是能稍稍抚平一些心中的躁动。新皇登基最是用人之时,但姑父却为着姑姑如今想要辞官会绥南去。

皇兄不能答应,他也不能答应,他也知姑父在官场蹉跎半生早就没有再为官的兴致了,若不是父皇和皇兄不允,朱朱年纪还小,姑父早都辞官了。

如今朝廷大约稳定下来了,可平静的表面下藏着多少暗流涌动的危险,他不想姑夫就这样走,但终是没法子,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转过身去,将手中的信封递了过去,鄞淞接过信封,“王爷。”

“将这封信送去仙药谷给谢公子,若谢公子应允亲自护送谢公子回来。”

“是,王爷。”

鄞淞走后,赵阑曲依旧站在窗前,这般宁静的生活他还能享受多久呢。一直知道凌琰是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皇兄若得凌琰的辅佐定然最好。但凌琰毕竟没什么太过傲人的威望,还需有人相辅才是。

想着转身去书案前,几封手书写好。“鄞砜”“是,王爷。”

“把本王这几封手书给几位大人送去,记得,莫让人知道了。”

“是,王爷。”

赵阑曲得提早做这一些,凌琰约莫会答应,那他便要给凌琰铺好前路,谢家人在大渊开朝以来就是辅政的良臣,谢家的儿郎即使再不济也胜过旁人。

大渊不亡谢家就永远辅佐,若遇不肖子孙谢氏可为万民除害。谢家所教的学子更是遍及整个大渊,谢家是皇室绝不可缺少的良臣。

“郡主,你在写什么呢。”

谢依依抬头看向松祺,低下头再看看,她在写关于科举制的东西,可所知不算太多,只能大概写出一些。不过她提出这些,想必皇表兄能懂得吧。早知道她该多了解一些才是,现在不过知道些皮毛而已。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科举制无疑是整个历史长河中最为重要和璀璨的成就,自那次在慈鹫寺与木景云交谈过之后,她便有了这样的想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样又有何意呢。

如今的大渊是在最鼎盛的时候,那日后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都那样的鲜明,若不给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当头一棒,他们还在吃着祖宗的福利而不作为。

“没什么,乱写罢了,去忙吧。”

“是。”

她还要再整理整理才是,这样若交给皇表兄,那还不得让皇表兄笑死呀。

“辞苏。”谢依依招手将辞苏喊来。辞苏从门外进来,“郡主。”

“随我去木府。”

“奴婢去准备马车。”

谢依依应了一声,辞苏前去准备马车。这天儿还热着,阿曲那里一直忙着,倒是留她一人在这儿无趣了,阿芙那里,如今她也不愿多去了,不知道为何总觉得阿芙变了许多。

前段时间有臣子提议让皇表兄充盈后宫,秦大人想必也是为了阿芙争取了一番。看过那么多的宫斗,她姐姐嫁给皇表兄那是实在没办法,她不能再让阿芙进去了。便去向皇表兄说了些话,想来那些话落入了阿芙耳中的了吧,总之阿芙日后会懂得。

再说姐姐与皇表兄那般恩爱,她也不想有人分了姐姐的恩宠。不愿参与那些劳什子事情,也就很少出门了,朋友在精不在多,这是她一直所想的。

为着一些无关之人、无关之事劳心劳力她可不想。“唉~也不知景云那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郡主,马车准备好了。”

“好,我们出门去。”

“郡主等等。”谢依依刚准备走,只听松祺喊住了她。

“何事?”谢依依不明所以,松祺前来道:“郡主,天儿正热,这样出去中暑了怎么办。王爷前几天派人送来了几件冰蚕丝做成的衣服,说是郡主畏热,专门做给郡主的,郡主换上再去吧。”

“好。”

谢依依停在房间里,松祺去取衣服。衣服取来,谢依依走上前去,用手抚着。果真冰冰凉凉的,这穿到身上该有多么舒服,果然这古人都是会享福的。

“换上吧。”

“是。”谢依依换上冰蚕丝做成的衣服,冰蓝色的衣裙垂落,冰冰凉凉贴着皮肤光滑细腻。“果真不是凡品。”

“那是自然,冰蚕丝可名贵了,王爷为小姐寻来冰蚕丝还做了这么多件衣服,可见王爷多么宠爱郡主呢。”

谢依依拂袖笑了笑,是呢,阿曲最是宠她。看着松祺那丫头喜笑的样子,谢依依瘪瘪嘴用手指戳了一下松祺的额头,“你呀,你是王爷的人还是我的人,怎得日日惯给王爷说话。”

松祺笑了笑,“奴婢是郡主的人,郡主日后和王爷成亲那就是王爷的人了,奴婢是谁的人重要吗,还不都是伺候郡主和王爷的。”

“你呀,不贫了。”

“走了,辞苏。”

“是,郡主。”

木府门口,谢依依下了马车。“参见郡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