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唐朝历史
唐朝的建立与初期发展
-建国历程
-唐朝由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经过多年征战逐步统一全国。李渊太原起兵后,迅速攻占长安,立杨侑为帝,后又逼迫其禅位,正式称帝建立唐朝。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等将领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打败了众多割据势力,如王世充、窦建德等。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在政治上,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贤臣,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鼓励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使得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军事上,击败东突厥等外部势力,巩固边疆,被尊称为“天可汗”。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朝的盛世繁荣
-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重视人才选拔,推行殿试和武举制度,许多出身低微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同时她也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虽然有一定争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唐朝的统治,并继续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让姚崇、宋璟等名相辅佐朝政。经济上,商业繁荣,长安、洛阳等城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上,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达到高峰,李白、杜甫等诗人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
唐朝的转折与衰落
-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打击。人口锐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方经济中心地位受到动摇,中央集权被削弱,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
-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强大,不听从中央号令,互相攻伐。同时,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他们掌握禁军,甚至能够废立皇帝,使得朝政更加混乱。
-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农民生活困苦不堪。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转战南北,一度攻占长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唐朝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之后朱温等军阀势力崛起,最终朱温代唐自立,唐朝灭亡。
唐朝文化繁荣昌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文学:
-诗歌: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题材极为广泛,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皆可入诗。流派众多,风格多样,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等。诗人辈出,初唐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有岑参、王昌龄,而李白和杜甫更是达到了诗歌艺术的巅峰,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中唐白居易主张诗歌改革,提出“诗歌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传播广泛;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人称“小李杜”,他们的咏史诗歌借古讽今,感人至深。
-散文:唐朝散文成就显著,韩愈、柳宗元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魏晋以来只讲形式、内容空洞的“骈文”,主张学习和发扬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散文。韩愈的文章语言凝练、气势磅礴,如《师说》《杂说》等;柳宗元的文章文笔生动、寓意深刻,如《黔之驴》《捕蛇者说》等。他们对古典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说:唐传奇是唐朝小说的代表,它是一种追求“离奇”的短篇小说。优秀作品有元稹的《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唐传奇主要分为神怪故事、恋爱故事、侠义故事三类,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此外,变文也是唐朝小说的一种形式,它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传经义发展起来,对传奇和后世的说唱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2.艺术:
-绘画:唐朝绘画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人物画注重神态的描绘,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人物画的经典之作;山水画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如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等;花鸟画也开始兴起,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法:唐朝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作品各具特色,欧阳询的书法严谨工整,颜真卿的书法气势磅礴,柳公权的书法刚健有力,他们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乐舞:唐朝乐舞是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唐朝社会思想开放,各民族及外国文化充分融合,使得舞蹈蓬勃发展。宫廷中设置了太常寺、教坊等机构管理宫廷乐舞,唐玄宗时还设立了梨园,专事歌舞的排练和演出。舞蹈种类繁多,有软舞、健舞、宫宴舞、四方乐舞等,著名的舞蹈有《霓裳羽衣舞》《胡旋舞》《剑器舞》等。
3.史学:
-官方修史:唐朝开创了国家正式开馆修史的风潮。贞观年间史馆奉诏所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寿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计二十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官修史书成书较快、收录详尽,丰富了国家的历史档案,但也存在因政治需求而出现删减夸大的情况。
-史学理论: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强调史学家在修史的过程中要有独自创新的评论见解,为中国历史理论学的开端。杜佑扩写的《政典》而成的政书《通典》,重视财政经济与典章法令制度,认为历史对现实政治有借鉴意义。
4.宗教:
-佛教:佛教在唐朝极为盛行,出现了众多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等。唐代佛教的一大转变是由出世转向入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除禅宗南宗等少数宗派外的其他佛教派别受到重创。
-道教:由于唐朝皇室姓李,道教自唐初就被规定居于佛教之上,在唐代上流社会也很流行。唐朝皇帝对道教大力提倡,如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亲自注解《道德经》等。道教的炼丹术等也对唐朝的科技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他宗教:除了佛道二教,当时还有伊斯兰教、景教、拜火教与摩尼教等外来宗教,唐朝对外来宗教相对宽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朝的宗教文化。
5.教育:
-学校教育: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地方设立州学、县学。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其中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科举制度为平民提供了晋身的机会,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6.科技:
-天文学:唐朝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僧一行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制定了《大衍历》,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医学:唐朝医学发达,出现了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建筑:唐朝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规划严谨,布局合理,建筑工艺精湛,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此外,唐朝的宫殿、寺庙、佛塔等建筑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