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他真的在用爱发电啊
农机厂的会议室里,灯光昏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息。黄厂长、赵桂芬主任,用爱发电的厂区李主任和林凡围坐在一张破旧的圆桌旁,桌上摆着几杯已经凉透了的茶水。...
“林凡啊,你这水力发电站,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在五天内把电力提高到80千瓦?”黄厂长看着林凡,眼中既有期待也有疑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农机厂的未来和希望。
林凡微笑着点了点头,自信满满地说:“黄厂长,您放心,我既然说了,就一定能做到。不过,我需要您预付三年的电费,这样我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材料和设备。”
厂办公室赵主任闻言,眉头微皱,他担心地说道:“林凡,你这要求有点高啊。我们厂里的资金也不宽裕,一下子预付这么多,确实有些困难。”
林凡早就料到他们会这么说,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摊开在桌上,上面是他精心计算过的电费和成本分析。他耐心地解释道:“黄厂长,李主任,还有赵主任,你们看,这是我这段时间做的电费和成本分析。以我们目前15千瓦的发电量来算,一天满负荷运行10小时,6毛钱一度电,一年电费差不多4万块钱。三年就是12万。但是,我们现在只先要求你们预付三分之一的费用,也就是4万块钱。等到通电,稳定运行一周后,你们再结清尾款。这样总行了吧?”
黄厂长和厂办公室赵主任对视了一眼,似乎在权衡利弊。过了一会儿,黄厂长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林凡,我们相信你。不过,你得先带我们去看看你的水力发电站,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林凡欣然同意,站起身来,领着黄厂长和李主任走出了会议室。他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发电站的原理和优势,试图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黄厂长和林凡一起去考察水利发电站具体过程和详细情节,中午出发开始爬山,黄厂长显然有点缺乏锻炼,体力肯定跟不上林凡这种年轻人。
而厂办公室赵主任则直接放弃了治疗,爬到半山腰就拒绝投降了。
夕阳的余晖下,林凡带着黄厂长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了他临时搭建的水力发电站。这是一座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发电站,没有大坝,没有水库,只有一个小小的水轮机似得的大铁盒子直接插入河中央。
“黄厂长,这就是我们的水力发电站了。”林凡指着眼前的一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千里迢迢带黄厂长来看这个简陋发电站,多少有点不好意思的。
黄厂长和李主任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愣住了。他们想象中的水力发电站,应该是那种巍峨的大坝,宽阔的水库,而不是眼前这个简陋得有些可笑的地方。
“这……这就是你的水力发电站?”黄厂长有些不敢置信地问。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和疑惑,仿佛是在确认自己是否看错了。
林凡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黄厂长。虽然这个地方看起来很简陋,但是它河面下的部分却非常的复杂,这是我们研制出来的新一代水利发电机,无需把河流拦河截断却能够利用水流的动力来发电。而且,我已经做了一些改进,使得发电效率大大提高了。”
黄厂长神榜的一个工程部员工也忍不住开口问道:“林凡啊,你这发电站真的能发电吗?不会是在骗我们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质疑和担忧,显然对这座简陋的发电站持怀疑态度。
林凡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位同志,您放心,我这发电站虽然简陋,但是绝对能够发电。不信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发电机和输电线路。”
说着,林凡便领着黄厂长和工程部的人员顺着林凡临时简易搭建的小钢架桥,来到了发电机旁。他打开发电机的盖子,指着里面的构造说:“你们看,这是发电机的转子,这是定子。当水轮机旋转时,它会带动转子旋转,进而在定子中产生电流。”
钢架桥是林凡搭建的,横跨这条10米宽的河面,主要就是作为临时检修发电机而建立的钢架桥。
黄厂长和李主任仔细地观察着发电机,虽然看不到它内部的具体构造和原理,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敬佩。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简陋的发电站,竟然真的能够发电。
如果不是刚才一路上黄厂长都是看着输电线一直通往此处,他真的不敢相信此处就是发电站,而且还是能时刻提供15kw稳定功率的发电机机组。
接着,林凡又带着他们来到了输电线路旁,指着电线说:“你们看,这是我们的输电线路。我已经把它接到了厂区的配电房里,只要你们把开关打开,就能用上电了。”
黄厂长和工程部的员工看着眼前的输电线路,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激动。他们知道,这个看似简陋的发电站,真的有可能解决他们厂里用电难的情况。
而林凡原本打算保密的水力发电站也没打算瞒着黄厂长他们,本来也瞒不住,首先这块地就不是自己,虽然自己租的,租金也没几个钱。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老家后山那块十几座山围起来的地块,想要上来查看这个发电站,只要沿着线路一直爬山也总归是能看得见的。
既然拦不住,索性就直接明牌了吧,不好藏着掖着了。
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搞事,只能希望自己能和时间赛跑吧。
考察结束后,黄厂长和李主任对林凡的发电站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这个看似简陋的发电站,真的能够在五天内把电力提高到80千瓦。
回到农机厂后,林凡立刻开始着手制作第二台和第三台发电机。他召集了三个表哥和两个大哥,分成了两组人进行施工。
大哥林金带着李胜和李东继续架设新的线路。他们沿着之前预留的三组380v9根线的安装位置,开始铺设新的电线。由于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次的线路架设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再加上现在新架设的线路也不是那组100kv的高压线路,而是380v的线路,所以安全系数比较高一点。
而且林凡千叮咛万嘱咐,说要等到晚上园区下班之后,他们断电作业进行线路接入后级的降压变压器,所以整个架设线路的工作难度要比上一次的线路架设低许多倍。
变压器到厂区一共也才200米不到距离,两个人就能胜任。
二哥林银则带着三表哥李达来帮助林凡制作发电机。他们利用之前剩下的材料和经验,开始着手制作两台功率更大的发电机。
在制作发电机的过程中,有了前一次的制作经验,林凡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仔细地计算着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和重量,确保发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他还对发电机的内部构造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得发电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和制作,两台功率分别达到100千瓦的发电机终于完成了。当林凡看着眼前的成果时,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他知道,这两台发电机的完成,意味着他们即将迎来一场电力革命。
至于为什么是两台100kw的发电机,则林凡表示:“红星农机厂已经拿下了,未来后面几家厂房还会远吗?”
而林凡这两台100kw发电机将会直接替换之前才刚刚投入的那一台发电机,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那台发电机满载功率才40kw,如果要为这台发电机新架设多一组高压线路的话,又很不划算,危险系数也高,总不能一直停电作业吧,晚上停电厂区能接受,白天停电人家就不高兴了。
但是高压线架设工作总不能晚上进行吧,那多危险。
所有综合考虑,孩纸直接让那两台100kw的发电机中的一台替换掉那一台40kw的发电机,等到以后林凡将多发电机控制融合设备研发出来了,再将这几台发电机进行并联使用,几台甚至几百台发电机供一组高压线输电。
但是现在多机组并联控制设备研发难度和资金都是海量的,不是林凡现在能玩得转的。
最关键的是现在芯片技术还很落后,很难做到后世龙国电网的那种多机组电路并联使用的控制设备。
与此同时,大哥林金那边的线路架设工作也进行得十分顺利。他们成功地铺设了新的电线,并将电线接到了厂区。现在,只需要等待发电机的安装和调试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林凡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安装和调试发电机。他们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件和连接点,确保发电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他们还对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了测试和调整,使得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达到了最大值。
这天,黄厂长和李主任早早地就来到了农机厂。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林凡的发电站是否真的能够把电力提高到80千瓦以上。
当林凡用电流钳表测量厂区的供电线路的总电流为250a时候,整个农机厂都沸腾了。
这就是标准的100kw的供电线路啊,而且极限还能到125kw,这已经超出他们预期太多太多了。
他们看着明亮的电灯和正常运转的生产线,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而黄厂长和李主任则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少年,竟然真的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奇迹。
这个年代能提供125kw功率的,哪个不都是国央企?这时代还没有超过30kw的柴油发电机机组,所有的电源供应都是电网供应的。
125kw,5毛钱一度电,那么他们生产的成本至少能降低10个点左右。
要知道工业用品降低十个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有多大,很多工业用品的利润都不一定有10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