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前线又有战况
边塞八百里加急,军报已经送进了御书房。
陛下看后,脸色大变,连忙召集了几位朝廷的肱骨之臣,进行商讨定夺。
谢威元帅在听到燕国准备继续开战时,直接气愤的说道,
“燕国真是太不要脸了,明明都战败了,求和奏章都送到了御前,现在突然反悔了,又开始在边塞招兵买马,当初就不应该答应求和,就应该直接将他们一举歼灭,看他们还怎么兴风作浪!”
苏祁作为军队指挥使,附和道,“燕国如此出尔反尔,还妄图再次出兵犯境,侵占我国疆土,真是自取灭亡!”
一旁的陈大人开口说道,“谢元帅苏指挥使,你们先不要冲动,毕竟战争劳民伤财,我们可以先派人和燕国国主谈谈,如果能化干戈为玉帛,那自然是最好的,也省得两国百姓受苦!”
谢元帅立刻将陈大人的话怼了回去,
“谈个屁呀,人家都快骑在我们头上撒野了,我们还腆着张脸跟他们谈,你当我们朝中边塞这么多的精兵猛将是摆设啊!要开战就开,难不成我们还能输!”
兵部尚书于裴之看到军报后,愁容满面,“刚打完一场持续两年的大仗,我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如今又要开战,只怕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一时间都难以筹备啊!”,于大人说完还深深叹了口气。
……
陛下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人的争执声,头疼不已。
其实陛下本意也是不愿意开战,一来陛下刚登基不久,国库空虚,打仗只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二来就算是要出兵,肯定还是由谢威挂帅,谢威是齐王的大舅子,如此一来,齐王想必更加得意了。
如果此战打赢了,齐王在民间必将更得人心,如果输了,咱们商国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会更大,并且他这个新君上位没几年,国家就打了败仗,只怕他这个皇位会坐的更不安稳。
可不打又能怎样?
燕国在边境屡次挑衅,偷袭我军粮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此次求和都能说反悔就反悔,如若他坚持谈判求和,日后燕国在边境再生变故,他这个皇帝只怕在朝堂就更没有威信力了。
还是得打,而且一定得赢!
陛下坐正身子,语气庄重的宣布,“燕国屡次犯我边境,伤我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置边境百姓安危于不顾,在此家国存亡之际,朕与诸位爱卿应当同心协力,共同商讨对敌大计。”
陛下此言说罢,众臣先是对视一望,接着纷纷行礼,口呼,“陛下英明,臣等必将鞠躬尽瘁,誓死捍卫我国疆土!”
“既然如此,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三日后出发,朕会亲自为众位将士送行。”
陛下决定要与燕国开战,兵部很快就将消息传到了城外军营和各位将军府中。
周府收到了兵部的通知,令周怀信和梁向晚收拾行囊,去兵部报到,准备启程。
他们二人在得到此消息时,全都兴奋不已,在府中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大战中大显身手,一雪前耻。
谢苒在元帅府很快就收到了战事再起的消息,已经陪同他爹谢威去了军营点兵。
谢威元帅担心这次北燕突然反悔,重燃战火,必有蹊跷,于是决定派一队人马先行一步,提前到达边疆,探听消息。
谢苒闻言便主动请缨,自告奋勇的说她熟悉边疆地形关隘,必能探得准确的消息,为我大军夺得先声。
谢苒在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后,便带着自己的亲兵,直出城门,往边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