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陶瓶炉子月
说是水壶,其实就是一装水的陶瓶,类似前世那些装酒的小瓷瓶。
这些瓶子平时用不着,因为瓶口太小的缘故,不好清洗,远不如杯子好用,但出远门它就比杯子强多了,只要把瓶口封住,运输途中不剧烈颠簸,里面的水就不会流逝,省去了旅途中四处找水的麻烦和风险。
自从部落有能力烧开水以来,张涛就每日都烧一锅开水,放凉了再倒入陶罐中,作为日常饮用水,同时规定不许再喝生水,必须喝规定的陶罐中的水。
起初效果并不怎么好,大家都不以为意,张涛想科普生水的危害都做不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那些名词,不过难不倒他,既然规劝无效,那就施加惩罚制度,只要发现有人喝生水,就惩罚他们一整天都没有盐吃,相应的,从那时候开始煮汤就不放盐了,只有把汤舀到各自的碗里才加盐。
这一套下来,效果不错,至少目前没有看到有人再明目张胆的喝生水了。
。。。。。。
从另一个装了生水的陶罐中,倒了一碗清水,端着碗坐到陶艺点,又开始了他的陶艺生涯。
一直从上午坐到临近下午,他才算是勉强制作了6个陶瓶,之所以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他发现瓶子制作不难,但是要把瓶口整理好却很难,瓶口不整齐光滑密封性就不好,水就容易漏,他感觉是因为缺少一个轱辘的缘故,如电视中把陶土放在一个旋转的圆盘上,陶器就很容易呈圆形。
以他的技术和目前可以使用的工具,想要制作一个可以稳定旋转的圆盘无异于痴人说梦话,对此他也无可奈何,瓶子将就着用吧。
把捏好的瓶子放到火塘旁烘烤,他就走出了门外。
此时大概下午三四点左右,太阳还有些炎热,但不至于如正午般灼人。
一群人在空地上,小弟用一根树皮绳把今天张涛制作的树藤甲挂在脖子上,但藤甲太长了些,直从他的锁骨垂到小腿处,显得怪异异常,仔细看去他还用树皮绳把藤甲裹了几圈,加固了藤甲,使其没有那么松散。
小弟本人倒是不觉得自己怪异,反而觉得自己厉害非常,有如神助,一群小孩围着他打打闹闹,他也用揉劲或推或拨,或用腿绊,把周围的小孩打到在地,颇有一种神大杀神,佛挡杀福的味道。
但都伤害不大,反倒是小孩们又爬起来对着穿在他身上的藤甲又踢又打,声声闷响,也不知道疼不疼。
一群人嘻嘻哈哈,自得其乐。
张涛看此情景,不由嘴角上扬,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玩闹,小孩的快乐总是如此简单。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张涛笑吟吟的走过去,看到他的小孩都畏首畏尾的缩到一边。
小弟当然也看到他走来,快速的站直身子,推开几个不长眼还在对他拳打脚踢的小孩。
“藤甲加固得不错。”
张涛拿起挂在他身上的藤甲观摩了一下,不吝啬的称赞道。
小弟不明所以,只是低下脑袋挠挠头。
“过来干活了。”
这句话小弟听懂了,立刻脱掉藤甲,递给在一旁眼馋许久的小男孩,跟在张涛身后。
接到藤甲的小男孩欢呼一声,跑到草屋里,其他小孩也跟着涌入,顺便还把门带上,他们如今倒是聪明,不用张涛叮嘱,也知道在张涛他们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自己躲在屋内。
目送所有小孩都躲到屋里后,张涛带着大小妹小弟三人走到陶窑旁,就近取土挖坑,打算重新垒一个新型陶窑。
暴晒了三天的圆盘炉栅已经完全干燥,前天制作的炉条也已烘干,正好左近无事,就利用整个下午的时间建造新的土窑。
搬起炉栅感受了下重量,厚实的炉栅十分沉重,若是用湿泥堆砌土窑,感觉会承受不住炉栅的重量导致土窑塌陷变形,那样的话需要分段堆砌,先把底下那段烘干,架上炉栅后才能堆砌上半段,十分耗费时间。
于是他改变策略,直接在地面挖一个圆坑,正好能使炉栅边缘的透气口对齐圆孔边缘,这样既能承受炉栅的重量,又能兼顾通风。
炉栅底下一拃的距离放上炉条,再次把炉条底下一拃的距离挖空,整个炉子的底下部分算是完工了。
炉底距离地面有些距离,添柴就不怎么方便,他又接着动手,带着三人刨出一条深坑来,方便以后烧炉子添柴火。
地面部分,就沿着炉栅边缘,用挖出来的泥土堆砌出一个五指厚,半身高的圆筒烟囱。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黑夜降临前,总算把炉子砌好了。
这一次的炉子是直筒形状,粗厚的外部一人都环抱不过来,高达半腰,炉子里容积大大增加,比之前那个‘l’字形的土窑强了不知多少,意味着他一次可以烧更多的陶器,烧更大的器具。
炉子此时还不能使用,湿润的泥土并未坚固,他搬来今天收集的柴火,把点燃的木柴放到炉条上面,燃起的火焰就通过炉栅的圆孔,炙烤着炉子内部。
风从炉条底下进,炉子顶部出,空气在炉子内部被加热,热空气往上升,使得炉子内部气压比外部低,于是在大气压力下,新一轮的空气又加速从炉条底部进,加速从炉子顶部出,形成一种被动鼓风方式,进而提高了炉内的温度,增加了燃料使用的效率。
当张涛最后一添加柴火时,月亮已悬挂天边,气温也放凉了些。
今晚倒是薄云星稀,刚穿越过来时的圆月,此时已经只剩一半,但通红不减,妖艳异常。
看了眼陌生的星空,也看不出什么,正常人谁会去记什么星象,他也只能拍拍屁股,伴着虫鸣,走回去准备睡觉。、
“今天是穿越过来的第九天,9天过去了,月亮才刚刚缺了一半,所以这里一个月有三十六天?”
“整个太阳系都变了,日月公转周期变化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看来以后要格外关注月相的变化了,但现在,睡觉睡觉,明天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