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她要开始奋斗了
周子钰心里如何打小算盘,文暖没有多管,她现在关心的是周思言的嫁妆。
她原本就给她和周思佳准备了不少嫁妆,但女儿家的嫁妆永远没有适合的时候。
虽然议亲的对象是崔家,是自己的外祖家,文暖依旧不能放低嫁妆的标准。
钱是女人的胆,只有手上有银子,才能在夫家尽可能的过得好。
文暖一直觉得男人、家人都有可能会亏待你,只有银子不会,所以又清点了一遍自己手中的产业,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嫁妆里大部分都是王府那边带来的铺子和田庄。
这些田庄和铺子都带着王府的名字和印迹,不适合给周思言做嫁妆。
这两年一直吃喝不愁,他们一家人开销又不高,所以她下意识的就忽略了开源这件事。
她可以用嫁妆养家,但周思言她们嫁出去了,她这个做嫂嫂的再月月养着,就有些打夫家的脸面。
所以要在京中置办一些赚钱的产业,将这些产业作为嫁妆放入她们的嫁妆单子里,这才是长久之计。
文暖意识到自己问题就拉上了周思言姐妹直奔文家去找韩氏,正好韩氏在京城也想做些什么,于是一拍即合,两个手上都不差钱的人就开始琢磨生意。
“暖暖,你们家的饭菜做得那么好,你就没想过让夏染出来做大厨,咱们开一个酒楼吗?”
他们背景这么硬,就算抢了那些大酒楼的声音,也没人敢来找麻烦。
如果真有……那没准就合了周子钰的心意,他现在就想无中生有,然后让前面的人给他们这些‘新人’腾地方。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就是她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
他们府里的饭菜口味好,完全是因为灵泉水的原因。
有胖胖在,一天给水缸灌上两次水就足够,但若是开酒楼,那需要的就不是一缸水或是几缸水,而是一口井。
“我回去琢磨一下,不过可行性可能不高,我们最好再想点别的。”
“别的,”韩氏也没纠结酒楼的事,顺着文暖的思路就琢磨起来:“你说咱们开在安阳府的人生一串怎么样?别看价格不高,但生意一直很好,就算后来开了不少类似的铺子,咱们那个铺子一年都能赚一千两。”
跟大酒楼的月入斗金不能比,但这种寻常的小店生意好,赚银子还不惹眼,最适合拿给周思言她们做嫁妆。
不会营收太少被人嘲笑,也不会赚的太多遭人惦记。
“这个可以,我手上就有几个铺子生意一直不太好,正好可以改行做这个。”
说起这个文暖双眼一亮,她现在跟从前不同了,当初在安阳府的时候手上银子太少,开店都要跟韩氏一起。
现在她们虽然可以继续合伙做这桩生意,但他们可以同时多开几家,将京城各个位置都占了。
这里人同样有品牌意识,一旦他们形成习惯,以后就是有其他人开类似的铺子也不会有他们的生意好。
就像是安阳府那边的铺子,就依靠着她的秘制酱料将其他铺子挤兑的都不太赚钱,不然这样的铺子也不会一直没有开到京城来。
“静姐姐,我想同时开多家串串店,咱们每人占上几家,这样能守望互助不说,也都能赚到银子。”
她说是守望互助,其实就是她和周子钰护着她们手下的铺子。
韩氏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也不跟她推诿。
“好,人手什么的我来安排,你和思言你们这段时间就在街上转一转,多买上几个地段好的铺子。”
周思言被韩氏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如果可以她其实不想占文暖的便宜。
他们兄妹三人跟她一起已经得了太多的好处,当初在安阳府时就是如此,现在在京城同样如此。
但……她要给她们不收,文暖就会生气说她们不拿她当家人。
所以,她们以后能做的就是嫁了人也要经常回来看她和大哥,他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商议好初步的计划,几人就开始分工。
韩氏同样是手上有银子,但京中没什么产业。
她嫁妆中的田庄和铺子都在安阳府,她想在京城多置办一些。
孩子们转眼就会长大,两个女儿需要嫁妆,儿子手上也要有私产,所以她身上的担子同样很重。
想到要为孩子们做准备,韩氏的视线就扫向文暖的肚子。
这两人天天就恨不能黏在一起,怎么会成亲一年还没有孩子?
“我们准备明年再考虑,子钰不想让我太辛苦。”
文暖嘿嘿的笑了一声,塞了韩氏一嘴的狗粮。
韩氏已经被秀的相当习惯,她面不改色的咽下狗粮就说道:“你们是这样准备的就最好,你们两个身体都没事,那外面的流言就不要听,你也知道那些传谣言的人都是盼着别人过得不好,就捡着难听的说。”
文暖不在各大户人家的后宅走动,时间一久就什么话都传了出来。
之前的那些奇葩理由刚过去,现在就变成了她因为生不出孩子,在家吃药针灸养身体。
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周子钰已经跟段沛宴谈好条件,如果文暖一年后再没身孕,他就要纳妾。
文暖听着月儿绘声绘色的讲着这些小道消息,人都傻了。
“为什么是我的问题?为什么就不能是周子钰不能生?”
众人:“……”
姑娘你重点关注错了好不好!
“我又不是猪,干嘛要这么着急,什么三年抱俩真是蠢死了,思言你记得你成亲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一定要隔上两三年,将身体调养好再生第二个,咱们女人要自己心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