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大将之死
这银票还是高仙芝亲自送过去的,至于封常清,因为怕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高仙芝就没有让他跟过来。
“呦!高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呀?今儿个白天咱家还夸奖你刚正不阿呢!晚上就给我来了这出!”
看到那一叠厚厚的银票,边令诚笑得跟朵菊花似的,不过还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调侃了一下高仙芝。
“边公公大老远的来到了潼关,跋山涉水,风吹日晒的,真是太辛苦你了。”
高仙芝连忙吹起了彩虹屁。
“刚刚我跟封将军两人商量了一下,潼关这边生活艰苦,在这边当监军着实太委屈了你,所以特意给你准备了一些‘生活费’,还请公公你好好收下才是!”
“好说好说!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哪儿来的?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不过这‘生活费’,既然是两位将军的心意,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笑纳了吧!”
边令诚连忙收下了那所谓的“生活费”,又跟高仙芝絮絮叨叨的说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两人就告别了。
“送过去了吗?”
高仙芝一回屋,封常清就急忙开口询问了起来。
高仙芝:“他已经收下了,想来到时候应该也会为我们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就美言几句,说了那么几句好话而已,就花了我们5万两银票,这钱可真是好赚呀,我们累死累活的在前线打仗,还不如把小兄弟给割了,进宫当太监呢,肯定也能赚个盆钵满盈!”
“你又在说什么胡话?还不快回房休息?明天一大早还要带着他去阅兵呢!”
边令诚收下了“生活费”后,之后的一段时间,果然没有做什么幺蛾子!
但是作为监军,边令诚还是要经常跟二人打交道的。
在关于潼关的驻守问题上,边令诚还多次跟他们发生了争吵,加上他们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时间久了,矛盾倒也越来越多了。
最后他要回宫复命时,封常清和高仙芝才算松了口气。
“玛德,这人真是太难伺候了!”
边令诚回到宫中,向唐玄宗禀报潼关的情况时,马上就把那5万的银票给抛之脑后,开始胡说八道的给两人上眼药了。
还给他们这两位为大唐忠心耿耿冲锋陷阵的将军,安排了不少乱七八糟的罪名。
边令诚竟然在唐玄宗面前说:“封常清不敢去打反贼,故意把疆土丧失给了反贼安禄山,让军中动摇人心,而高仙芝还克扣减少士兵军饷。”
这些添油加醋的话,一说出来,唐玄宗马上就怒火中烧,很是生气,立刻就传旨让边令诚过去将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将领斩杀。
751年的初期,边令诚又第二次带着圣旨来到了潼关地区。
他过来的时候,高仙芝刚好不在,出去办事去了,于是他把封常清叫到了跟前,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一经宣读,封常清瞬间露出了不可置信的模样。
“是你!是你对不对?你这狗贼,阉人,狗杂,种!是不是你又在陛下面前说了些什么?”
封常清愤怒的大吼着:“老子真是恨自己!上次你过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刀宰了你!”
“封将军好大的威风呀,都快要死的人了,居然还敢威胁我,你还有把陛下放在眼里吗?怪不得陛下要把你给斩了!”
“都愣在那里干嘛?还不快把这罪人拖下去行行!”
这话一说出口,封常清很快就被斩首了,尸体居然还被爆于芦苇之上。
他没有反抗,也不能反抗,只因为下来圣旨杀他的人,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他大唐的统治者!
不过封常清临死之前,一直对旁边的边令诚破口大骂着,直到被一刀被斩断了头颅,头掉下来的时候,眼睛还是发红的睁着的,死不瞑目!
不久之后,高仙芝也回来了,边令诚直接就带着很多人说:
“有你的圣旨到。”
高仙芝立刻听他宣读圣旨。
听完后,高仙芝立刻大声的说:“我退兵,死不足惜,但是其他的事情,全部都是诬告的!本将军绝不承认!”
周围的士兵们为纷纷为高仙芝求情喊冤,声震天地,说他没有贪污克扣军饷,这是被人诬陷的。
边令诚当时就回答说:“上面的才是天,而你这个下面的是地,士兵们都在,你难道不知道吗?”
说完,就叫人把高仙芝拖了下去行刑。
高仙芝也没有反抗,此时他的心中只觉得悲痛万分!自己一直追随的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陛下了!
他大声了诉说着自己心中的忿忿不平:
“陛下啊陛下,退守潼关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啊!为什么您说我们临阵脱逃,贪污粮饷,我们不怕死,只遗憾没有死在战场上!!”
“陛下!您还记得,朝政清明,君臣同心的时光吗?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只为换你李家江山无恙,难道你都忘了吗?英烈已殇,国家危亡啊!天不佑我大唐啊!”
手起刀落,这位名将也马上就消失在了人世间,周围士兵们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起来,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为了稳定局势,潼关大军暂时就由将军李承光带领了。
如今高仙芝已死,潼关无帅,唐玄宗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威名远扬的哥舒翰是最佳人选!
最主要的是哥舒翰跟安禄山的关系非常不好,有很深的过节!
于是唐玄宗马上就召见了哥舒翰,让他担任兵马副元帅,接替高仙芝,率领八万大军讨伐安禄山。
哥舒翰知道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下场后,只觉得心头拔凉拔凉的,心中悲哀一片。
他抛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就是自己患病在身,难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