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匆匆一个月 - 大唐煌亲王 - 红枫小学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煌亲王 >

第597章匆匆一个月

长安城。

皇宫。

御书房里。

李天化看着李世民,道:“怎么样?想清楚了吗?”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好,朕答应跟你走一趟,去体验一下我大唐的风土人情……”

李天化听了李世民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无语的表情,风土人情?搞笑的吧!

其实,此时的大唐百姓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穷,穷得响叮当,虽然一掷千金的人多的是,可是那只是极少一部分。总的来说,就是贫富差距太大了。

三天后,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李天化带着李世民一行人出发了。

当然了,原本李世民想要带着长孙无垢的,只可惜被李天化给拒绝了。毕竟,李天化对长孙无垢是一点都不感冒的。

官道之上,马车里。

李天化看着有些发福的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不要总是窝在皇宫里,也不要整天地坐在那里不动弹,你看看,才三十多岁,都已经发福了……”

李天化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李世民的啤酒肚。

李世民听了这话,低头看了看有些凸起的肚子,咳了咳,有些尴尬地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国事要紧,没时间!”

李天化翻了一个白眼,道:“呵呵,时间紧?”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

李世民愣了愣,看着李天化,疑惑道:“海绵?这是什么东西?”

李天化咳了咳,看着李世民,道:“没啥,你没见过,我就不说了。”

“你可以理解为时间就像是湿了的棉被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

“你还可以理解为,时间就像是牛奶,挤一挤就有了……”

李世民:“……”

李世民无语地看着李天化,这话说得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大唐境内,最东边,海岸边。

李世民有些疲惫的站在礁石上,看着茫茫的大海,吹着和煦的海风,脸上露出了感叹的表情。

这一个月,李世民充分地体验到了百姓的辛苦,原本李世民认为大唐百姓过的或许有些苦,可是也不至于太苦吧!

只不过,当他看到大唐百姓真正的生活时,李世民看得差点都哭了。

在一个山村里,竟然有人假冒河神愚弄百姓,以河神娶亲的诡计哄骗百姓,骗取为数不多的钱财以及未出闺的女子,让那山村的百姓苦不堪言,妻离子散的。

当时,李天化告诉他,这是教育不到位,整个大唐读书人占的比例太少了,大唐一百个人里面,也只有一个读书人,而且穷人更是没有这个条件。

用李天化的话来说,应该大力投入教育,让更多的人读书,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读书人比例增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筛选人才,周而复始……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满脸感慨,道:“唉,十一弟,你说得都对啊!”

当然了,李世民看到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想要治理好国家,就需要从农事、民生、祭祀、军事、教育、刑法、财税等方面入手。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是百年大计,想要一口一个大胖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贯穿所有的一切。毕竟,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白搭。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愁绪。毕竟,这是一个大工程,很有可能他在位时都完不成。

就在这时,李天化突然出现在了李世民跟前,笑吟吟地说道:“怎么样?是不是有些迷茫?是不是有些无望?是不是有些无力?”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看着李天化,道:“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啊!”

“朕穷尽一生,都不可能完成啊!你觉得朕应该做吗?”

李天化摇了摇头,道:“愚公移山听过吗?”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李天化摇了摇头,看着李世民,道:“有些事,你不去做,怎么会知道做不到?”

“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立即见效的,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李天化叹了一口气,看着李世民,道:“眼光要长远,不要急功近利!”

“就像是杨广修建大运河,你觉得这是坏事吗?”

李世民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了。毕竟,是坏事吗?不见得。

李天化顿了顿,道:“大运河的出现,在军事,政治,民生当年,那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所以,不要觉得困难就不去做,也不要想着去逃避。因为,你既然是皇帝,那就不要想着享乐,什么重修宫殿什么的,有用啊?还不如多干点实事……”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色一黑,他原本就打算修缮一下宫里的宫殿,没想到竟然被那些大臣给反对了,这还不算,还给传了出来。

以至于,整个民间对此事议论纷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