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三期”女员工——解决问题的思路
袁妈对自己这个女儿真的是无话可说了,精明的自己怎么会生了这么个笨女儿呢。
关恒坐在椭圆型会议桌的另一边,虽然没有听清楚袁母两人说了些什么,但他还是很敏锐的发现袁妈的眉头一直皱着,应该是对袁梦有什么不满。
“袁梦这几天在公司都做什么了?”关恒立即问坐在自己旁边的人力资源部经理。
“袁梦这几天一直自己在玩手机,从来没有参加培训,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关恒点点头,也许袁妈就是为了这个在生女儿的气吧。这可是把把柄直接送到了公司的手上。
事实上,袁妈脸上的那些变化是很短暂的,如果不是因为关恒正好在观察袁妈的话,也不会有所发现了。
袁妈迅速的恢复了平静,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改变的,绝对不能让已经发生的事故来引导自己的情绪,这是非常不利于谈判的。
“我今天来,是为了袁梦的事儿。”袁妈开门见山。
“请讲。”关恒点点头表示了解。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公司想要辞退袁梦这是事实吧?但很显然,你们这么做是不合法的。”袁妈停了一下,“当然,我们也不想赖在贵公司,只要贵公司拿出诚意出来,一切都好说。”
袁妈一上来,就先给公司打上了违法辞退孕期女员工的标签。这叫先声夺人。
关恒立刻来了个针锋相对:“话不能这么说,据我所知,最近五天来,袁梦先是连续旷工两天,然后来公司后又三天未按公司要求和通知参加培训。根据公司制订的规章制度,袁梦的行为已经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无论是否在三期内,用人单位都是有权辞退的。”
“你们就敢保证你们制订的制度是合法有效的吗?”袁妈据理力争。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第三方对我们制订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一次检验。”关恒说。
在关恒看来,袁妈到公司来谈判,一定不想把事情弄到法庭上。毕竟上了法庭,就会让事情脱离掌控,这是很多律师都不愿意接受的。
“规章制度不仅仅要看其合法性的,法官还会考虑其合理性。你们这么有把握一定会赢?”袁妈玩味的看着关恒,“我和梦梦的爸爸也聊过,他也认为你们制度中有不合理的成分。”
“既然袁法官都说只是有不合理的成分,那我们就更不怕了。如果官司赢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来说三道四;如果万一因为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而败了,我们也可以完善我们的制度不是。”关恒说。
关恒没有给袁妈说话的机会,而是展开反击:“相反,如果案子上了法庭,无论胜败,对于袁梦的影响好象要比公司受到的影响大的多吧?”
任何进修,进攻都是最好的防守。
只一昧的反驳对方的观点,总是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对自己这一方是很不利的。
主动出击,打击对方的薄弱环节,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掌控谈判,才能实现目的。
“我们家梦梦可以在家做全职太太、全职妈妈。”袁妈轻描淡写的说道。
……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袁妈一直认为,官司打下去,会让其他员工效仿,从而给公司带来更大的麻烦。
关恒则主张,公司不怕打官司,制度错了就改才是公司管理的王道。相反,袁梦的所做所为可能在幼教圈子里传开,除非袁梦离开这个圈子,否则就别想再就业。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关恒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趁此机会,向旁边的人力资源部许经理使了个眼色。
这是双方事先说好的,许经理需要在双方陷入僵持时,提出公司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即可以让两名律师之间有所缓和,又可以看对方的反应,来了解对方的底线。
“郑律师,你看这样行吗?让袁梦自己申请辞职,然后公司多给她结算一个月工资。”许经理看到关恒向自己使眼色,立即提出了建议。
“怎么可能啊,我们家梦梦要在公司工作到三期结束,至少也得三年时间吧?就给一个月工资,你感觉合适吗?”袁妈反驳道。
关恒眼睛一亮,看来对方并不准备在公司长期这样待下去,他们对于主动辞职并不反对,反对的只是公司给多少钱的问题。
如果袁妈不同意袁梦辞职,就会直接拒绝许经理让袁梦自己辞职的建议,而不是说补偿太少这样的话了。
“不知道郑律师希望能够得到补偿呢?”关恒开口问。
“孕期、产期、哺乳期,不说三年了,算两年吧,你们给两年的工资就行。”袁妈说。
“那还是打官司呢,即使我们输了,也不过是两年的工资。”关恒摇摇头,“更何况,我们赢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最多给一个月工资。”许经理说。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袁妈说。
“是你们的要求太高了。”许经理回应道。
“关律师怎么说?”袁妈看向关恒。
“既然是谈判吗,我认为双方都相互让一些的好,当然,你们的要求也能太过分,超过了公司的预期,那就只能上法庭了。”关恒说道。
“那我们就取个中间值吧,一年的工资。”袁妈很是干脆的说道。
“三个月,多了我没办法向上面交待。”许经理说。
“那是没得谈了?”袁妈说着,做出一个要结束谈话的表情。
此时关恒说话了,谈判不能谈死,这是任何谈判的原则。一旦发生了争执不下的时候,就需要让双方休息一会儿,以缓解双方的情绪。
“这样吧,郑律师,咱们先休息一下。让许经理也向上面汇报,看能不能再争取一下。”
“那行,我在这里就静候佳音了。”袁妈说。
——————
“关律师,你感觉怎么样?”胡总在听取了许经理的汇报后问道。
“对方很显然并不是想继续待在公司,她们的诉求应该是赔偿。只是赔偿多少的问题。”关恒说。
“那赔多少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