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当时只道是寻常 - 大翌长安 - 是小一阿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大翌长安 >

第四十八章当时只道是寻常

正因如此,所以这位聪明的景王殿下是从来不会去动那些个帝王派来的耳目的。

不仅如此,从各个府里送进景王府的人,他一概都没有动过。

慕尚临想,既然要乱,那就乱起来吧。

就再乱一点吧,就更乱一些吧。

他确实是无所谓的。

所以表面上,帝王是十分信赖他这个弟弟的。

这是慕尚临用一生的自由换来的体面。

迄今为止,历数先帝一朝的数十位皇子。

慕尚临是唯一一个手脚齐全,没有病痛,安安稳稳地不仅在京城活下来的,并且还在朝中领了差事的王爷。

诚然是因为乾清宫里的帝皇也必须需要一位兄弟手足用作他在天下人面前彰显帝王仁德,顾念手足之情,善待手足之用。

但先帝殡天后留下的皇子不只他慕尚临一人,当今陛下的弟弟也不是只有他慕尚临一个。

慕尚临的步步退让,乾清宫里的帝王是无比清楚的。

所以多疑的帝王也回馈给了他相应的东西,比如,一位亲王该有的体面。

帝王训斥他,却还在事后,他还没有走出宫门,就依然一如既往地派给了他那么多看似重要的差事做。

那便是帝王仍然看重他这个弟弟的意思,但这一点并不足以妨碍帝王想要是不是打压的闲情逸致。

这一点,慕尚临也是十分清楚的。

在这人精扎堆的盛京城里,帝王如此态度对他,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胆敢对他这个景王爷有半分不敬。

所以有时候,遭受帝王训斥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这些话,慕尚临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与和婉这个小丫头说得通的。

其实这就跟慕尚临幼年上学时,老太傅在宫中讲学时他发现的一件事一模一样。

老太傅对四皇兄与六皇兄从来都是十分严厉的,但是对七哥哥从来都是既不打也不骂的。

而且即便是七哥哥在太傅上课时睡着了,太傅也全然当作是没有看见。

他下学之后回宫与母亲说起过这件事,时至今日,慕尚临仍然还记得,那时候他那位在他眼里无所不能的母妃问他的话。

“那临儿觉得,太傅对你如何?”

“太傅对孩儿……”年少的八皇子在温柔美丽的母妃面前,从来便是乖乖巧巧的,只见他一边说着,一边便歪着头认真地想了想。

之后方才接道,“太傅不凶孩儿,他对儿子很和善!”

彼时贵妃听后笑了笑,方才问儿子。

“那太傅为何要凶你四哥哥和六哥哥,对你七哥哥不闻不问,但对临儿,却是和善可亲的呢?”

“因为孩儿常常给他送好吃的糕点!”年纪尚幼的八皇子想也不想地果断回答道。

所谓糕点,是贵妃念着儿子尚且年幼,贪玩好动,时常会喊着饿肚子,所以才吩咐下人给他准备的。

只是贵妃向来是极为会做人的,如此一来,各位皇子和老师人皆有份。

小小的八皇子觉得,是因为他喜欢的糕点好吃,太傅吃了也开心,所以才对他与众不同的。

慕尚临至今还记得当时他的母妃笑意盈盈地看着他,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只是一如既往地温柔地揉了揉他的脑袋。

后来长大了,见多了这些个宫廷争斗,尔虞我诈,他母妃当年想要告诉他却最终没有对他讲的话,慕尚临慢慢地也就想明白了。

他年纪小,除了六哥和七哥,在宫里他是没有什么亲近的兄长的,而这其中,他又与七哥哥最为亲近要好。

因为七哥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都会第一个想到他,并与他分享。

七哥哥的母妃,是父皇极为宠爱的汤妃,汤家是做皮革生意起家的,世代来往于边城各地。

长大了,很多事情对他便不是什么秘密了,汤家的女儿,是在父皇巡视营地时,汤家家主亲自献上的。

据说还是大半夜裹着一条光溜溜的红布就直接送去了先帝营帐。

如此吃相,即便是落在稍有些底蕴的普通权贵的眼里,也是极为难看的。

荣华富贵,权力地位有了之后,人总会越来越看重名声与体面。

但是显而易见的,汤家,是丁点儿也不在乎名声这东西的。

是以在先帝后宫之中,大部分嫔妃皆出自世家之中的情况下。

自视甚高的妃嫔们,自然是对那以十分不体面的方式爬上龙床的汤妃没有一星半点的好意的。

更何况,登基之后逐渐可以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帝王,明目张胆地宠着那位年纪轻轻的汤妃。

出自商贾之家,入宫便封了妃位,这已然是属于一个女人的传奇了。

而这个女人,也注定会成为后宫里其他女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后来,汤妃生下了天德年间的七皇子,帝王大喜之下,孩子尚不足百日,便为其赐名了。

在他之前出生的皇六子以及在他之后出生的皇八子,都并无此等待遇。

自然,那个时候的皇六子以及他的生母柳贵嫔的处境是极为尴尬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