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李氏
风声萧萧,木丛萋萋。几点星火在山腰间布成一条线,井井有序,忽然,一阵马蹄快响,他似雷似风一般闪过,身披甲胄,右手持着马缰,左手握住弓柄,腰间还有一筒箭袋,里头竖着一只只弓箭,皆是用上好的朱漆给涂过的。
他的身后还带着一队人马,他们之间的装备配置都差不多,有的人并没用朱漆去装饰箭,而是简简单单把箭矢给换成带钩子的,有的…………不过他们都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骑的马都跑不过领头的那人,领头人所骑的马,驰得那叫一个飞快,它驰骋时,身边的风是沙沙作响,如雷声,它嘶叫时,那声势江水浩荡,万马奔腾。
领头的男子是一位青年,二十岁月,面相英俊,和其雄马嘶叫的气势有得一配。他拉起马缰,一扭头,马匹驰入林子里,身后的队伍也随后紧随。
他穿梭过一棵又一棵的树,晃过一闪又一闪的灯火,这时,他停下来了……他右看看,左看看,他急切寻找一个狩猎对象,现在,他找到了。他举起用兽皮和铁甲装备着的笨重的手,右手紧握弓柄,左手伸入箭袋里,从里头掏出来一支箭来搭上弓,再使劲一拉紧弓弦,此时的空气凝固住了,气温仿佛停顿在零度,他目光坚定,直直看向远方——那头剽肥的野猪,它那冒着油光的鬃毛暴露了它。
“咻!”看那支弓的弦还来不及绷回去,搭好了的箭就没了踪影,它——一发射穿了那只畜生的肚子。
“嗒嗒……”青年拉起马缰,御马而去,待马匹过来一边,身后的人马也才寻道而来。一个举着火把的士兵上前去,走到青年身旁,将火把转手递给了他,青年接过且举了起来。火把舞弄着火舌,它使其发出的火光闪闪烁烁,不过在这种幽深的林子内,火光倒是显得明亮。
青年给士兵使了个眼色,让他去把射在野猪身上的羽箭给拔出来,一旁的士兵照做,正当拔出箭矢后,要递给青年时,一声“太子”叫住了他,青年接过箭矢后,回头看去,也是一位和他岁数相同的青年,他称呼马上的那位青年“太子”。
青年两眉笔直,眼睛细小,大家都说他是着当今世上最孔武有力的男子,这可以从他那沉重的甲胄看出,及他那把用上好的精钢所冶炼出来的好剑“武鼎”,可见他的力气是使不完的多。
青年开口说道:“太子,天色不早了,是时候回宫了。”
他拉了拉缰绳,扭头就走。青年回头对那位递送火把的士兵说道:“找些人,把这头牲畜收拾了,带回宫里去。”话毕,青年骑马又跟上太子,紧随他的身后。
太子看看青年,问他:“她有什么吩咐吗?”青年答道:“并没有,只是问了我太子去哪了,干了些什么……”太子停下马,说:“哦?你怎么回答她的。”青年也停下马,道:“只说了太子去了林子里,没说具体干了什么。”太子松了松甲胄,说:“这玩意儿太重了……来人!把甲胄给我取下来。”“让我来帮您一把。”青年一步蹬下马背走到太子身旁,帮其脱下了甲胄。“走吧。”太子忽然觉得浑身轻松,骑起马来更是疾快,一冲而去,远远甩开了身后的队伍,青年反应过来,立马丢下甲胄,也骑上马儿,速速赶去……
“让开!让开!”马背上的他一边急促地催赶马儿,一边大喊,好让一旁的行人给他让道通过。走过市区,踏上石砖,眼前的就是主城了!看其前面一片广阔,还有一面高大的城墙遮住了半边天,马蹄下皆是阴影,就连太阳都要让给它一半。待马匹走到了一定的距离时,城楼上的士兵看到它——一个黑点儿。楼上的士兵吹出了角号,以作信号,楼下的士兵听到了,都做好了准备。
“停!”五个士兵上前架戈喊道。“停,”太子停了下来,“我是李太子。”他从怀里取出一枚玉佩,那枚玉佩手工精美,雕琢技术精益求精,整体似一片叶子,下体曲折弯绕,上面刻了一个字眼——“李”,字还用金液涂抹了一边。
士兵只不过是匹夫一个,出身白丁罢了,这般珍物可曾见过?他们瞪大了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哇,他们吩咐下去,打开大门。一声号角吹响,楼上的几帮人拉起机关,那是一个类似于风车的东西,周围的把手让士兵们用力往下拉去,楼下的大门便发出“咔咔”声,大门拉了上去。
太子又蹬起马儿,两手一拉紧马缰,一头冲了进去,身前是一座用朱漆涂了的宫门,身后的即是飞扬的尘灰。
马儿就此而别,让马馆的馆长给牵去,而太子便叫来几个下人,找来轿子,一头放低,好让他钻进去,随后,下人们就一齐把轿子抬了起来,一位仆人问道:“李太子,咋们去哪?”帘子里传来声音,“净心殿。”“是……”众仆人应声抬走轿子,前往了净心殿……
前者刚进门殿,后者便来。听一声喊叫“开城门!——”一团黑影穿过城门,刹那一看,此人便是那位后者——青年,不过此时该改叫做卫将李赫,李氏李国朝命他为掌管宫廷卫队的卫将,但并不是掌管整个宫殿的卫兵人马,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数,也就是两三万兵马,这人数虽比不上京军(京城里的军队,约十几万兵马)那么多,但整个宫廷卫队的装备都十分精良,配刀枪棍棒、弓戈剑斧,还有弩车等器械加持着军队,且士兵们个个都训练有素,倘若说真的要比一比,那么宫廷卫队的一万兵马与京军的两万精兵相打,估摸着也就是自损八百,杀敌一千了。
“卫将李赫前来。”一位老太监稳步走向净心殿。“进。”听屋里传声,老太监赶忙吩咐几个男仆上去推开殿门,殿门有着十来尺高,七尺来宽,让这几个男仆推开它,简直是易如反掌。
殿门缓缓推开,见一个身着金袍的男子坐在一尊龙凤金椅上,腰间挂着一对剑,想必,这对剑就是当年李宗令巧匠所做的两把传国宝剑——飞龙夺凤,看剑鞘就可知其手艺精细,相传,这宝剑可还能辨别真龙……像这样的传说还有许多,难以道完。
将军三步上阶,登上台来。男子现手持竹笔书写,无暇顾及何人登殿。将军进殿后先在其一边等候,不料着一等,日轮就划过长空,落下了半个山头。男子这时还在书写笔墨,忽然,他一顿笔,看了会儿字帖,好似在思考什么,就这么又端磨至天黑,月色幽静。“何人?”他闭了一天的嘴唇终于肯挪动一下了,“是李英那小子吗?”“不……是臣下卫将李赫。”将军李赫低头说道。
金椅上的男子放下手中字帖,不再观摩,而是抚了抚龙须,思索了许久,口语沉重地说道:“有何事……”李将军答复他道:“李太子今天的行程。”
“你说吧。”
“是……”将军清清嗓子,继续道:“李太子李英,今日共去了三处地方,一是学府,他在那待了一个早上,下午时分,他便骑马去了乌林里打猎……眼睛不错,弓也好使……我还派了一些卫兵跟着他,当然,我自己也亲自去了,现在是晚上,如果我没说错,他正在宫寝里休息着。”
“嗯…………”男子又拿起字帖,观摩了起来,至此,他便不再说话。李赫见状,轻声一句“臣告退”,他便辞去了宫殿。
“如何?”台下的那位老太监问道。
李赫摇摇头,“公公何必操心这些麻烦事……我就不多说了,这就辞了……来人!”他用手指了指一旁抬轿的仆人们,“过来,送我去春楚宫。”仆人听罢,抬起轿子送他去了春楚宫。
太子……或许是我想多了。他连声叹气摇摇头,伸出手手去拉开帘子,想看看外面,却只是一片静寂,在这冷冷清清的空气里还泛着淡淡的胭脂味。
“到地方了,将军。”一位仆人摇醒了正在酣睡的青年,他打了个哈欠,说道:“这是哪?卫军寝宫吗?”仆人说道:“不……将军,您说要到春楚宫去的。”他又接着问仆人,“你知道现在几时辰吗?”他睁开双眼望着冷月,又看看仆人,见她无话可说,他便下了轿子,“你们在这等候,我一会儿就回来。”“是。”
将军一步步走入宫门,心想,这儿居然没有仆人看宫门,可真是冷清……其实吧,这儿没有仆人看守宫门也算不上什么奇怪的事情了。他开始放慢了脚步,悄悄地潜入宫殿,走到宫殿西侧的纸窗旁,他用手指捅开了一个小洞,打算看看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人啊…………
将军盯了好一会儿,才肯松开纸窗,走到门口时还不忘回头看一眼,听一听,但终究还是没有任何发现,他皱皱眉头,然而又松开,似一切事物如同解开了一般轻松。
他迈出春楚宫,走到宫道上,四处望去,那帮抬轿子的人还在原地等候着呢!他走去,揉了揉眼睛,泪花和哈欠一下子都打了出来。
是时候睡一觉了,他这么想着,迷糊间……迷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