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婚礼
没有亲自去陈同的家乡,参加自己女儿杨文静的婚礼。
杨其国和齐溪都是非常的遗憾,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大婚当天一个亲人都不在,说出去,直教人心疼,忍不住落泪。
而陈同说的这些话,无异于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
最重要的是,这还是男方父母提的。
这个年头,多少人家嫁姑娘敷衍了事。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算是人家的人了。
人家说咋弄就咋弄。
婚礼就算是一桌子客人,那也算礼成了。
哪还会有男方主动提出来在女方这边补办婚礼哦!
“这......这......”这属于大事,齐溪看向了杨其国。
这种事,她一个女人做不了主。
“在大同吗?”杨其国陷入了深深的思量。
不为别的,是因为大同不属于杨其国的家乡也不属于陈同的家乡。
于情于理,好像都有点说不通。
毕竟,回到京市风风光光的办一场,这才是应该的事情。
“杨叔,其实我一开始想的也是带您和齐姨回京市,可是那边我实在不熟,我也知道您的难处。”
好几个人围在这里,陈同没有说是啥难处,但是杨其国一听就懂。
他现在根本回不去京市。
一是假死,二是现在回去那就是找死。
别说办婚礼了,人家就得给他办了。
“既然京市暂时回不去,那在哪里办婚礼都一样,最重要的事情是得您二位在场。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您两位在大同,那大同就是文静的家。”
“若是非要等到京市的事情解决回去办,恐怕那个时候您的孙子或者孙女都已经能在地上跑了。”
“老杨,我觉得小同说的在理儿。”齐溪拍拍杨其国的手背,生怕这个文化人老学究不答应。
非要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婚礼来,即使这样也没错。
可是齐溪感觉陈同说的更有理,尤其是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深深的触动了她的内心。
“文静下乡这件事情,当初我是不答应的,是可以找关系让她不去的,毕竟就这一个女儿。”
“知青下乡时常传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也是有所耳闻。可是看看现在,要是当初文静真的没下乡,结果会是怎么样?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吗?我觉得应该不会。”
“难得你家里人通情达理,又将文静看的那么重,还记得补办婚礼,我要是还将就一些条条框框,那不是太傻了。”
“小陈,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在大同补办婚礼吧。”
“好啊,好啊,这可是双喜临门啊。”林国福夫妻听了,也是拍手叫好。
“那婚礼在哪里举办呢?”杨其国问道。
“要是不嫌弃,就在俺家吧,没有陈小子,就没有俺们家的今天,在俺心里,陈小子就是俺的家人,这说得过去。”林国福笑得合不拢嘴,感觉比二狗结婚还开心。
“在国福叔家也成,咱们从吴家堡过来那么多兄弟,都在这挖煤,又后起了几间屋子,也算是半个真正的自己家,就是请杨叔和齐姨不要嫌弃这地方简陋。”陈同道。
“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份心意,让我们夫妻俩放心,文静能够嫁给你,也是她的福气!”杨其国说了句心里话。
“好咧,那最近这几天就准备这事情,您和齐姨吃好喝好,慢慢养身体。”陈同笑着说道。
人生中的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前两句适合杨其国夫妇,后两句适合陈同。
但是金榜题名,改成八方来财的寓意会更好。
陈同和杨其国他们商量好细节,就回招待所了。
接下来这几天,他有的忙,布置婚礼现场,还得送喜帖,当然少不了伴娘。
两位伴娘陈同都想好了,一位是张月月姑娘,另一位是吴红海的对象张彩月姑娘,两人都是黄花大闺女,并未嫁人,非常的适合。
至于伴郎,吴红海和二狗就行。
吴保国毕竟是娶过媳妇的人,关系再好也不能当伴郎。
人心情好了,整个人精神头都不一样,容光焕发。
陈同刚进招待所的门,张月月就看出来不一样了。
跟要讨媳妇似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嗯哼~陈大哥,什么事情你那么开心啊?”张月月看着陈同,黑黑的眼珠直转。
“你文静姐呢?没跟你说话?”陈同问道。
“刚唠了会,文静姐困得不行,就回房间休息了。”
“那刚好。”陈同朝着张月月招招手,道:“过来,咱们到外面来说话,有件事情我要拜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