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拿下南蛮 - 三国正史是这样 - 长安提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7章拿下南蛮

诸葛亮南下南蛮的事情应该发生在刘备去世后,刘禅登基不久。

在那时候。诸葛亮刚刚与东吴孙权关系修好。吴蜀重新结盟。

可是正在这个时候,益州外的南方又出现动乱了。

这次叛乱主要集中在今天的云南和贵州一带。但叛乱规模并不大,三路叛军合计只有1万多人左右。战斗力不强。而且大多数叛兵以未开化的蛮族兵为主。所以他们又称为“南蛮兵”。

在这个时候,成都方面收到了消息。刚刚在蜀国内修政理,外部外结孙权的诸葛亮也收到了南方叛乱的消息。

南方叛乱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了。先前两年,诸葛亮一直因为操劳于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事情。所以诸葛亮一直容忍了两年。

而这次诸葛亮不能再忍了。

诸葛亮非要御驾亲征,平定南蛮。

不过,在蜀国的阵营中,也有反对的声音。

其中丞相长史王连再三苦劝,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去讨伐,就能成功。

马忠,张翼为诸葛亮军中的两员大将。他俩认为这种小规模叛乱根本不需要丞相出马。而且他俩对统治少数民族就很有经验和心得。由他俩出征的话,定能平叛。

就连马谡也知道要对于南蛮“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但是,诸葛亮否决了他俩的提议。

诸葛亮坚持亲自征讨南蛮。

225年春天。诸葛亮开始带兵南征。

诸葛亮由此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南征军事行动。

诸葛亮此次南征没有带上名将一起去,像赵云,魏延,马谡等名将没有在列。

可能是诸葛亮觉得这次南征行动,自己完全有把握。不必兴师动众。

诸葛亮在这次南中平叛之行异常顺利。诸葛亮率军两万,兵分三路,于五月渡过泸水,进入了益州郡。并一路向西挺进。直接生擒了“南大王”孟获。

在生擒孟获的过程中,《演义》上说是“七擒孟获”。

而且据传孟获有一位武力高强的妻子,叫祝融夫人,她会南蛮飞刀奇术,曾代替孟获带兵出战。

在“七擒孟获”中,诸葛亮运用了多种计谋,最终将孟获降服。

很多人认为“七擒孟获”是一场大战。其实不然只是诸葛亮平定南蛮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对与诸葛亮南征的具体内容不多。主要是针对“南大王”孟获的降服占了很大的内容。那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是怎样“七擒孟获”的?

孟获这个人智商不高,与诸葛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孟获这个人好斗。一次,两次绝不认输。甚至越来越蛮干。这样致使诸葛亮七次才将孟获降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孟获这个人。

“南大王”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首领,225年孟获追随益州郡雍闿起兵闹事。雍闿这个人是谁?我们过后再说。

当诸葛亮到达南中后,得知一个名叫孟获的人,他是南中地区的蛮族的首领。在当地很有威望。

于是诸葛亮开始发兵攻打孟获。

“南大王”孟获得知诸葛亮来了,当即便召集手下的精英们。要与诸葛亮一战。

结果,孟获首次与诸葛亮大战就被诸葛亮擒获。

但孟获在首次被擒时,却很不服气诸葛亮。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也没有跟孟获多计较。一笑而过,下令放了孟获。

后来诸葛亮用计,故意与副将不和。结果孟获中计了。

那个副将假惺惺地将孟获请入自己账内喝酒。结果将孟获捆绑后送到了汉营。

诸葛亮用计第二次擒获了孟获,但是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就又放了他。

诸葛亮放了两次孟获。而跟诸葛亮一起出征的汉营大将们有些想不通了。

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本以为生擒孟获就能速战速决。尽快结束南征,返回益州。

但是诸葛亮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口服。如果自己以强大的武力服人,以后必将引起后患。

孟获再次回到了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

半夜时分,孟优等人带人来到了汉营来诈降。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他。

于是诸葛亮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前来诈降的南蛮兵。使孟优带来的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诸葛亮在此设了伏兵。结果再次擒获了孟获。

这次孟获却还是不甘心,诸葛亮便第三次放虎归山了。

孟获回到了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有一天,忽有探子来报:诸葛亮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为了瓮中之鳖。

诸葛亮知道孟获这次肯定还是不服气,便再次放了他。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多次被诸葛亮擒获,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了汉营。

孟获第五次被擒仍然是不服气的。并大呼是有内贼陷害的。

于是,诸葛亮第五次放了他,让他再来战。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