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愛你所愛的人,也要愛你所在的大地
波特蘭市的環保尖兵
環保,是當今世上一個極度熱門的課題,從臭氧層的破洞到重金屬的污染,在在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話題,而在美國,如果要談到環保,就不能不談到位於美國西北部,奧瑞崗州的波特蘭市。
波特蘭人對環保議題有多麼熱衷呢?這點從一個流傳已久的笑話中便可以一窺端倪,據說,如果你不相信波特蘭人對環保的熱愛程度,只要在市中心丟一片紙屑便可以知道,因為只要你這片紙屑一出手,便會有超過三十個以上的波特蘭人飛身過來將它撿起,再投入詳細分類的垃圾筒。
這樣的說法,當然只是個誇張的笑話,但是從這兒也可以一窺波特蘭人對環保的重視程度。的確,在市區,在郊區處處可見他們對環保議題做出的努力,市區中整潔的道路、市容自不待言,而在市郊的全美第二大河哥倫比亞河中,更有著一段重生的感人歷史。
原來,在二十世紀初的工業革命萌芽初期,波特蘭市曾經是鋼鐵、造紙業的大宗產地,因為工業污染的緣故,哥倫比亞河曾經是條含氧率為零的死亡之河,後來在環保人士的大力鼓吹整治下,這條河又恢復了往日生機,連對水質最敏感的鮭魚也已經回游,這條河,也是波特蘭人在環保之路上最引以自豪的一段光榮歷史。
在山林中,你也可以時時見到傾倒的巨木,卻刻意地不予以清理,寧可繞道而行,因為這些傾倒的巨木常常是野生動物築巢、生養的最好溫床,為了不干擾大自然的生機,愛好環保的波特蘭人寧可讓自己極度不便,也不願減損一分對保護自然生態的努力。
這樣一個注重環保的聖地,卻有著一項相當有趣的立法。如果仔細翻閱波特蘭市的相關法令,你將會很驚奇的發現,原來在波特蘭市,對於亂丟垃圾的行為是沒有任何罰則的,那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這兒亂丟垃圾是不會有人罰你的。據說,早年這兒的立法機關也曾經打算列過亂丟垃圾的立法,卻被波特蘭人視為奇恥大辱地擱置下來。因此,這個全美最重視環保的城市,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處罰亂倒垃圾的法令!
如果在環保上有所謂的「君子不欺暗室」,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寫照了吧?
近年以來,和世上許多地方一樣,環保的議題在臺灣大行其道,已經開始吸引了廣泛大眾的注意,而道路開墾、大地反撲、土石流肆虐的新聞也處處可見,只是,除了抗爭、情緒性的反制行為之外,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事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條環保之路前途註定艱苦,但是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已經走過,如果能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一些經驗,從別人的成功中學得幾許心得,我想,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應該不會是個太遙遠的名詞了吧?
聯合湖畔的夜未眠
看過電影「西雅圖夜未眠」的人,一定對那一座座飄浮在湖面上的木造小屋悠然神往吧?在電影中,湖光映照下的木屋前有個小小的陽臺,陽臺上有著幾盆燦爛的鳶草花,顏色鮮明的遮陽傘下,茶几上總會擺著精緻的茶具,彷彿隨時準備來場悠閒的下午茶。我總愛在夏日的午後租一艘小船,從華盛頓大學出發,來到位於西雅圖市區的聯合人工湖,除了享受難得的水上悠閒之外,也總愛看看那一棟棟雅緻的湖上小屋。
在聯合人工湖上擁有一棟湖屋,其實是西雅圖很多人的夢想。這樣的木造小屋看似簡單,房價卻動輒要花上近百萬美元,原因無它,只因為聯合湖上的湖屋數目是永遠不變的,市政府在這個湖屋社區中嚴格限制房屋的數目,要想建一棟新的湖屋,除非有哪一棟失火燒掉了,才能遞補上來,也因此,如果你羨慕「西雅圖夜未眠」中,湯姆漢克在深夜裡憑欄小立,看著煙火繽紛滿天的浪漫,除了腰纏萬貫之外,還要有人肯出讓才能住在這兒呢!
而在這座佔地極廣的人工湖背後,也隱藏著一段不為外人所知的環保往事。現在如果你在聯合湖上泛舟,湖水總會透現出純淨的湛藍。曾有朋友來到此地,坐在渡輪上游湖的時候,臉上露出無法置信的神情,因為他表示無論如何都想不透,為什麼渡輪劃過水面,居然不會留下任何的油跡,而放眼望過去,水面上竟然也看不見任何一片油花。
但是,在三數十年前,聯合人工湖可不是現在這種清朗的景象,當時的西雅圖是全美的造船重鎮,湖畔林立著許許多多的造船廠、煉油廠,據說,當時的聯合湖水中充斥著工業量產伴生的油污,髒得令人作嘔。
但是,後來經過環保意識的覺醒,西雅圖人開始重視自己的環境,也體認到財富和後世子孫福祉孰輕孰重,因此便開始整治聯合湖,為了環保,西雅圖人不惜將造船廠關閉,強迫煉油廠停工,只為了還給大地一汪乾淨明澈的湖水。
於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便是這座浪漫湖屋林立的美麗湖泊。
為了獲取利益,將自然生態破壞的行為舉世皆有,我卻獨鍾美國人的自省精神,在美國居住的歲月之中,我看過無數的自然環境重生案例,只是不曉得什麼時候,我們的寶島之上才能出現這樣感人的事蹟?
自以為是的環保先鋒
在美國西北區,奧勒崗州中部有一座非常特別的火山湖,名字叫做「魁特烈湖」。
其實,火山湖本身就是一樣非常特殊的自然景觀,因為一般的火山爆發後,大多是在山頂崩垮下來,形成一付落難的塌陷慘狀。而要在火山爆發後,巧妙地在山頂形成一個窪地當然是件極為罕見的自然奇蹟,偏偏,火山湖的形成,就一定得仰賴這種百不得其一的美麗偶然。
而這座「魁特烈湖」更是火山湖中的頂尖翹楚,因為她雖然位於近三千公尺的高山之上,深度卻達六百公尺,不僅是美國境內第二深的大湖,也是全世界第七深的湖泊。
這樣的深度,有什麼特別呢?當然有,因為這座「極品」火山湖最富盛名的,就在她絕對湛藍的美麗湖水,那種宛如夢境般的深邃夢幻之藍,曾經讓當年發現的拓荒者以為是自己飲酒過量產生的幻覺,就連幾位自認見過天下所有美景的旅行團團員們,也有過這樣的讚歎。
「奇怪……」當時他們這樣失神地說道。「我怎麼覺得好像在做夢哪!」
原來,當陽光的光線折射入水中,水分子會依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吸收色光,而藍光便是可見光中最後的一種光芒,因此,當湖水越深的時候,折射而出的藍光便越深邃。而魁特烈湖又得天獨厚地位於三千公尺的高山上,陽光直射之下,整座湖簡直像是塊巨大無比的藍色美玉,讓看見的人心懾神馳,簡直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這樣的一處絕美勝境,背後卻曾經有過一椿令環保專家痛心疾首的往事。
原來,這座魁特烈湖除了美麗之外,還是一處極罕見的密閉式生態系統,因為她在七千年前形成之後,湖內的生物便從來不曾被外來的生物干擾過,是研究生態學的一個最佳寶庫。但是,這樣的平衡狀態卻因為二十世紀初年,火山湖管理處一項粗心的措施遭到破壞,當時,管理處以「湖水內生物太少太寂寞」為由,逕自放進了幾種鮭魚,並且在湖水內大肆繁殖,就此破壞了一處珍貴的生態系統。
現在,美國的環保機構常常把這個事件列為最佳的負面教材,希望在環保的前提下,人類也能夠瞭解,我們並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只是地球上眾多成員的一分子。
這樣的觀念,是不是也能讓我們有幾分的省思呢?
阿拉伯勞倫斯的沙漠天堂樂園
沙漠,是地球上最獨特且壯觀的景像之一,風沙遍地的一片金黃,熾熱乾燥的曝曬陽光,在浮光氳騰的地平線上,緩緩走過一行駱駝,尋找下一個水草豐盈的綠洲。這就是我們對沙漠的一般印象。
在地球科學的研究上,科學家們發現沙漠的成因大致上來說,是狂風和氣候的交替侵蝕作用下,在各個大陸上出現的奇特產物,當一片土地逐漸變得乾燥,降雨量低於水分的蒸發量,再加上亙古狂風的吹襲,便很容易產生沙漠的地形。
一般來說,沙漠的所在地多是雨量稀少的乾燥地帶,如有名的非洲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沙漠,都是古往今來探險家們謳歌的對象,除了嚮往之情之外,也透現出幾分雄偉的邪魅,沙漠,在許多人的記憶中,總是那樣的神秘而引人入勝,但是從中散發出來的,卻是另外一種帶著殘酷的美感。
但是,在多雨近海的美國西北部,卻有著這樣一片奇異的廣大沙漠地形,夾雜在豐潤多雨的北美森林之中,更是透著耐人尋味的神秘。這片被稱為沙丘奇幻公園(sandunestatepark)的奇異沙漠,曾經就是因為它的奇特面貌,便成為好萊塢經典鉅片「阿拉伯的勞倫斯」拍攝之地。在影片中那片充滿異國風情的廣大沙漠其實並不在非洲,而是貨真價實的就座落在美國本土。
從美國奧勒崗州著名的101號公路向南而行,經過了壯美的太平洋海岸地形,便可以抵達奧勒崗中部的一座城市佛羅倫斯(florance),穿過市郊的一片森林,從林木間隙出現的,就是一片黃沙,讓人陡生從翠綠大地一下子陷身沙漠的錯覺,彷彿是乘著一具時光機器,一下子便來到了充滿異國非洲風情的沙漠地帶。
沙丘公園這片佔地數十公里的沙漠,早已是美國人極為喜歡造訪的名景勝地,雖然在美國本土也有許多形貌崢嶸的大片沙漠,但是這些沙漠的所在地點非常的炎熱乾燥,百里之內可能渺無人煙,並不是什麼賞心悅目的觀光所在。但是奧瑞崗州的沙丘公園可沒有這樣的缺點,雖然滿地黃沙,雖然一付不毛的沙漠景像,但是在這兒的天氣卻還算不錯,除了冬季的海風有點寒冷之外,一般來說氣候都很溫和,既有沙漠的壯闊之美,又無炎陽乾旱之害,對於那些想要領略沙漠風味的旅客們,果然是個相當不錯的搭配。
一般而言,沙丘奇幻公園是個類似野生動物園管理方式的旅遊所在,公園的管理單位並不開放給單一旅客進入,如果要領會這一片壯觀的沙漠之美,必需乘坐公園內的大型觀光車進入,如果實在不想置身在一大群觀光客之中,也可以從園方租到小型的沙灘車,自在地馳騁在黃沙之上。
現在,就請大家登上可以容納數十人的大型沙灘車,綁好安全帶,讓我們進去一窺這個沙漠天堂的究竟!
從沙丘公園的入口處,經過一片崎嶇的小小樹林,在閃躲拂面而來的樹枝間隙,眼前突地豁然開朗,便到了這片如北非沙漠般的一片黃沙大地。大型沙灘車在沙丘中行駛一陣,很快的,四週圍的樹林便在黃沙間消失了蹤影,放眼望過去,四面的地平線上便已經剩下了遍地風沙。
在沙丘公園的沙漠景觀中,偶爾可以見到一方小小的湖泊,而根據園中的嚮導所說,這些小湖是會「跑」的,因為風沙和水氣的影響,有時候一夜之間這些小湖泊會突然間消失不見,出現在另外一處所在。
而沙漠的地形中,也有好幾處類似綠洲的草木繁盛之處,當然,因為地形的關係,綠洲上長的並不是電影中常常出現的仙人掌、棕櫚等熱帶植物,而是一些針葉屬的翠綠植物,饒富生機地挺立在黃沙的天空之下。除了詳盡解說沙丘的特有風情之外,管理員們也很調皮地將沙灘車開上高一點的沙丘,像雲霄飛車似地從上頭俯衝而下,引得大夥怪叫連連,卻也有著心跳加速、風沙撲面的無比樂趣。
但是,在中途的一處休息點上,有位滿臉大鬍子的管理員洛克卻語出驚人地說出沙丘公園的隱憂。
「其實,你們算得上是運氣好的了,」洛克先生這樣說道。「因為過幾年,也許再來這兒就看不到這片沙漠了。」
這樣一片罕見的奇幻沙漠,為什麼再過幾年就看不到了呢?
說穿了,還是人類自以為是的做法惹的禍。
原來,這一片沙丘雖然景觀奇特美麗,但是還是在某個程度上引地了附近居民的不便,因為沙丘上的風沙有時會隨著狂風吹到附近的民居,造成少數人的不方便。經過多年的抗議之後,奧勒崗州政府便想出了自以為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案。
這個方案是什麼呢?當時的州政府認為只要在沙丘公園的邊緣種上長草,便可以解決風沙吹向外圍的問題。經過評估,他們便引進了一種曾在歐洲成功解決類似問題的歐洲長草(europeangrass)。但是,這種長草到了美洲卻像是雜草一般地狂長不已,原先在歐洲很容易控制的草類,到了美洲卻失控地處處滋生,如果按照這樣的生長下去,專家悲觀地認為,這片難得的沙漠或許便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片平凡無奇的草原。
而阿拉伯勞倫斯的沙漠傳說,也將成為一個只能在紙上、錄影帶中回憶的過去。
在回程的路上,我曾經深深地細看這片沙丘許久,也因為這種彷彿即將成為明日黃花的悲涼之感歎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