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声威浩荡裘清中
光照晨曦,丘河村的村民们已经陆续起来劳作,想在这乱世好好活下去,付出的努力却是格外艰辛。村民本身就是极为淳朴,远离喧嚣,在乎的也仅仅只是自己身边发生的那些事。得知村里救了一位在战场受伤的将士,原本只有婆孙两人居住的茅草屋也渐渐热闹起来。
“嘿,看这身盔甲,这好歹是个将军吧?嘿,你看这剑,比我那打鱼用的叉子得值钱多了吧”
“麻子,就你那鱼叉,你就是送人,别人还嫌腥气呢!”一群人围着挂在墙角的盔甲和宝剑叽叽喳喳的说了一通。
“去去去,在这啰嗦个啥,没见着我正在给人家疗伤啊,等会儿这将军要是醒了,小心把你们抓去咯。”一个长胡须老者回头骂了两声之后,那些个评头论足立即没了声,缩缩脖子就往外跑。
“他二爷啊,这人自从我孙儿救回来已经三天了都还没清醒,看他眉宇不凡,怕是个大官哟,若是死在了我这,会不会连累到我孙儿啊,您倒是给个准信呀。”一位老妇人对着长须老者问道。
“这将军体态强壮,若不是如此,怕是早已命丧黄泉,至于能不能救活,怕是只能听天由命了,你奶奶等会儿与我去取些药来,小运啊,你且好生照看,如有闪失,立刻来药堂寻我。”长须老者摸着胡子,回答着老妇人的问题,又对着旁边的少年嘱托道,便提上药箱离去了。
艳阳高照,林鸟鸣声。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纸照在床上生死未卜被他救回来的人脸上,被唤为小运的少年,也渐渐想起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听旁人说,当年唐国与南边相邻的另一个大国周国发生交战,父亲应征入伍却一去不复返,生死未知。唐国对军人是绝对崇拜的,所以这些年也未曾受到欺负,反而是受到了不少的帮助。出生时,父亲已经去战场,也未曾留下名字。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为了生活听说是去了京城,也一直未曾谋面。留下这婆孙相依为命。后来,村里的人都希望这孩子能有好运气,便都叫他好运来。想着想着,就趴在床边睡着了。
铛铛铛铛铛……
突然一阵十分急促的梆子声传来,小运摸着迷簌睡眼,急忙跑到屋在查看发生何事,因为这声音正是村子里的预警信号。只见那河对岸来了一队手握钢刀身上却穿着破烂盔甲不知是土匪还是逃兵的人向村子里走来。丘河村的村民,生长在这边境,平时进山打猎,与那恶兽相争,自然也是不会坐以待毙,转身就抄起家伙聚集在一起。只是这怎么可能抵挡多久。不一会儿,大多数人都躺在了地上。
“呵,忒,老子们在前线卖命,你们这群刁民竟然也不来慰问慰问老子,还不快点把好酒好菜拿出来!二狗,带几个人给我挨家挨户搜。”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对着地上吐了口痰。用刀背拍着眼前村民的脸刺喇喇说道。身后唤二狗子的人闻言立刻提刀叫人去列。路过倒在地上的村民,也不忘踢上一脚。
因为小运家刚好在村口,看到这伙儿恶徒向自己家走来。小运腿肚子都在打转。刚想跑,却怎么也跑不动。二狗子来到小运面前,做了个恶狠脸色,小运就吓倒在地,不停的往后蜷缩着。几个人哈哈大笑走进了屋。
“哟,想不到这种山野乡村还有这宝贝。还真是走运。”二狗子看到堂屋看到角落挂起来的盔甲和剑。立刻脸色大喜,打仗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武器和盔甲。盔甲在战场上有时候能保住一个人性命。
“真是好货色啊”二狗子摸着眼前的盔甲,那种传来的质感让他兴奋不已。伸手就去取下一旁的宝剑。
“这是别人的东西,你怎么能拿!?”小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虽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害怕,但想起内屋躺在床上的男人。这盔甲和宝剑都是他的。怎么能让别人拿走。慢慢起身高喊质问。
“哟吼,还有不怕死的,那就拿你来试剑。”说这锵得一声将剑拔了出来。指向小运。二狗年轻的时候是学过几天字的。看着剑锷处三个大字默默得呆住了。
“裘清中”二狗子以为自己看错了,不由得念了出来。
“既知吾名,安敢作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