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近乡情怯,何以为家。
初二,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按照农村的习俗,这一天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每个人打扮得整洁利落,穿着新买的衣服,或三五成群,或围坐一桌,闲谈张家长李家短,偶尔爆发出一阵阵哄笑,一定又是咬着耳朵哪家儿子不乖,哪家小媳妇没生娃的闲闻轶事了。
不大的村落,一点点小事不用广播却也能最快的速度传播了开来,不像在上海,每个人忙于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至于别人的好坏,又或者悲喜,事不关己,没有人去关心,更没有去在意,看上去冷漠,其实是个很舒服的距离。
在路上异样的眼光中,我拎着几件礼物走进了杨春的家,背后传来哄哄的笑声,看,老杨家新女婿上门了。
阿姨,新年好,我放下礼物,站在了一旁,倒是杨春的弟弟热情的给我拿来板凳,周哥,快坐啊。
杨春见我进来,莞尔而笑,挺准时嘛,周查,到我们家来拜年啊,好像她不知道我来的真正原因一样。
我嘻嘻一笑,过年嘛,来看看阿姨,给阿姨拜年。
小周啊,阿姨问你几件事情,气氛严肃起来。
我在家都定好了,媒人初五来我们家,带人家男孩来我们家相亲,杨春说你们初四就一起回上海上班了,是真的不?明显的感觉到杨春妈妈的怀疑态度。
我问过吴胜了,吴胜没回答我,说只要问你就可以了,什么意思啊?杨春的妈妈好像心里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只是装糊涂罢了,故意问我。
嗯,是的,今年杨春她上班的地方人手不够,所以初五就要上班,正好我这边也有事情想早点回上海,所以就约了初四一起回上海的,吴胜也跟我一道走,我有点心虚,看看杨春,撒起谎来。
但是吴胜好像说你在跟杨春谈对象啊,杨春的妈妈好像有点跟我摊牌的意思,我不由得紧张起来,眼睛张望着,寻找杨春的目光,寻求着帮助。
哪有啊,吴胜哥哥瞎猜的,你别听他大嘴啊乱说,杨春害羞起来。
杨春的妈妈看看杨春,又看看我,你们年轻人哦,别对阿姨隐瞒,你们要是真心想在一起,阿姨也不反对,但是小周啊,你们家弟兄二个,还有个妹妹在读书,负担不轻啊,我们家还有个弟弟,都指望杨春挣钱回来补贴家里呢。
阿姨,我们在上海都会努力工作的,这个您放心,我没有正面回答。
你看你家里还是十年前的瓦房,你哥哥都谈对象了吧,房子也没有,你也没有,这以后啊,压力很大呢,不是阿姨说你,你看看村口那家小林子,都开着小汽车回来了,气派的狠呢,阿姨的眉目间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哎哟,妈,你真是的,说这些干嘛,我每个月的工资不都是给你存着啊,你还怕你女儿以后嫁不出去啊,周查,我们去吴胜家看他初四几点跟我们汇合,走吧,杨春开始给我解围,拉着我衣服喊我出去。
丫头,你们走在村里,一前一后啊,别走在一起,别人看见会说闲话的,真是女大不由娘哦,杨春的妈妈一边喊着,一边跺了跺脚。
吴胜正靠在门口的小椅子上,懒洋洋的抽着香烟,家里没了往年的热闹,他妈妈拿着个扫帚正在打扫一地的瓜子壳。
阿姨,新年好,我和杨春递上了准备好的水果和几盒保健品礼盒。
哟,你们来啦,真是太好了,你们看看吴胜天天哪里也不去,就坐在门口晒太阳,可愁死阿姨了,你们坐啊,跟你吴胜哥哥说说话,阿姨给你们泡茶去。
来,抽烟,我从口袋拿出二包香烟,刚从村口小店给你买的,我看着吴胜无精打采的脸。
哎哟,这个人是英雄钱是胆啊,周查,你吴胜哥混得不好,也没人理我喽。
哪里啊,吴胜,这在老家待着也没啥意思,要不我们初四就回上海吧,你今年好好上一年班,什么都好起来了,我安慰着吴胜。
嗯,我是一天都不想在家待着了,我妈每天就是跟我唠叨说村口那家买了小汽车回来了, 发财了,逼着我到他家去拜年,说让人家带着我去混深圳。
哈哈哈,看来他们家今年出名了,我爸大年三十就跟我说他们家风光了,刚刚杨春的妈妈也是羡慕的不得了,咱们这个村啊,也就这点新闻了。
不说别人,吴胜哥哥,咱们今年回上海,好好工作,还怕挣不到钱,对吧,明年回来也开个小汽车,我们一个人开一辆回来,哈哈哈,杨春也被我刚刚说的新闻逗笑了。
嗯,是的,那我们初四一早就走,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吴胜掐灭了烟头,手指一弹,烟头飞得老远。
唉,杨春,你妈知道你和周查的事了吧?我可没有告密哦,你妈一直追问我,我都没透露半点风声,吴胜久违的笑容嘴角上扬起来。
你还没说呢,估计我妈都猜到了,杨春靠靠我的肩膀,这个看周查的意思,他让我说我就说,他不让我说我就保守秘密,反正我听他的。
周查,你看,多好的小姑娘,好好珍惜哦,吴胜拍拍我,和我会心地一笑。
大年初四,冬天的寒风呼呼的刮得脸上有些生疼,小麻雀好像不怕冷一样,俯冲着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的在野外觅食,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拉着妹妹非要送我到镇子上的汽车站,一路叮嘱。
离别总是令人伤感,但何尝又不是一段新的启程呢,怀揣着梦想,再一次离开这片土地,有时候不由感叹,到底什么样的结局才能对得起这般颠肺流离呢?
近乡情怯,何以为家,哪里才是家,心灵的最后归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