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争论不断,招兵买马。
第二天,早早的起了床,四个人开始分工,吴胜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地铁站等候,负责整个浦东的递送,陈兵在人民广场火车站等候,负责市区的递送,而杨春买好地铁票,在人民广场等我收好快件送到闸口,我不用进站,她不用出站,隔着栏杆就完成了快件的交接。
四个人完美的配合,平时送一份快递到外高桥,至少三个小时不停的踩着自行车才能送达,而现在我取到快件后,最多十分钟交给杨春,杨春地铁四十分钟到达外高桥站,通知吴胜下来取件,吴胜取到快件后最多二十分钟完成了投递,比原来的时间快了至少九十分钟,而且顺路的,一个方向的能够同时几份一起递送,更加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四个人每天迎着朝阳出发,披着月光回到租住的园区,回去的路上,我买好了菜,到家开始做饭,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计算着今天送的单子,一边议论着白天碰见的好玩的事情,哪家公司今天说我们速度太快了,简直神速,哪家公司夸我们认真负责,下个月业务全部给我们做了,其乐融融,浮想联翩。
一个月的时间,从刚开始的每天三十单左右,爆发到一百五十单以上,我们每个人像根上紧了发动机的车轮一样,满负荷的运转,不停地奔跑,却也无法满足每天上涨的业务。
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查啊,这样不行啊,今天已经好几个公司的业务来不及做了,咱们要招人了,不招人的话,业务来不及消化,我们也整天手忙脚乱的,吴胜靠在破旧的椅子上,有些疲惫,眼睛眯着。
是的,我在地铁里面,有时候刚赶到浦东的时候,周查你就喊我去人民广场接单子了,至少要三十分钟,然后杨树浦路的报关大楼陈兵也急着喊我把快件带回市区交给你,这样是真的忙不过来了,杨春看着我也是疲惫的靠在椅子上,既心疼又着急。
是有点搞不过来了,这个当天的急件照这么发展下去,很快一天就能冲破二百单,我们几个人肯定不够了,陈兵拍了拍桌子,那么多业务看得到做不了,心里急啊,哈哈哈。
既然如此,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看到他们都说完了,我胸有成竹看着他们,我们干就干票大的。
反正周末,这些公司基本都是放假,单子也很少,我们去塘沽路劳务市场招人,杨春去二手家具市场看看,买几个高低床铺回来,再买几套被子和生活用品,后面隔一块出来给他们住,这样新来的人可以有个地方住宿,我们再请个阿姨专门烧饭,每天吃好睡好也就后顾无忧了,我们当初来上海最在意的不就是吃饭和住宿吗?
这样开销是不是太多了,我们刚开始挣这么多钱,一旦招进来十个人,工资一发,估计就不挣钱了,吴胜算着小帐自言自语。
你们当初跟我一起干的要求是什么,我反问道,看着他们。
一个月工资翻一倍,以前拿二千五一个月,到这边我们一个月干五千就可以了,哈哈,三个人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样,相信我的判断,所有的风险我来承担,我保证你们每个月不低于六千的收入,将来咱们人越来越多,你们负责管理,我负责业务,你们每个人额外按照百分之十分红,如何?
看着他们将信将疑的眼神,这样吧,如果达不到你们每个人六千一个月,我不拿一分钱,利润你们自己平均分。
没事哦,相信你,杨春打破了他们的沉默,我们信你,你看吴胜哥哥和陈兵哥哥多辛苦的在帮你啊,杨春指了指他们。
本来我们几个自己干,这样的业务是不担心的,这又要招那么多人,还要招烧饭的阿姨,我就怕我们最后白干了,最后挣得钱都开销他们这些费用了,吴胜还是有些不放心。
吴胜,刚刚跟你说,我们干就干个大的,我来告诉你我的想法,哈哈,这些人招进来,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我们的工作,是要一加一大于二的,我来了精神,拿出纸和笔,来,小伙伴们,跟你们算个账,就知道风险大不大了。
原来这么干啊,这个办法行得通的,这样不要一年,上海滩的当天快件都被我们垄断了哎,那时候其他的同行只能靠着我们的运送网络了,他们看到我写的方案赞不绝口。
对哎,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我要的是接下来更大一个市场,我们要租更大的仓库,办公场地,还有宿舍,还有专业的会计,而你们就是管理人员,就是真正的总经理了,我一边说,一边在纸上飞快的计算着方案,规划着站点的布局。
周末,我们来到了塘沽路这个一年前我们曾经来过的地方,一切都没变,变的是我们的心境,苏州河的水依旧浑浊不堪,不远处的简陋厕所依旧散发着阵阵异味,而墙角散落的爬山虎年复一年的缠绕着,束缚着。
桥的二边依旧站满了从各个地方来上海的外乡人,那渴望的眼神似曾相识,那是一年前的我们,心里五味杂陈远远的看着吴胜在跟他们谈论着,要让每一个努力的人能够过得更好,我暗暗告诉自己,杨春在我的身边,没有说话,眼睛看着远处的外白渡桥,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呢,是否如我一般。。。。。。
不一会儿,吴胜和陈兵领着十个约十八九岁左右的男孩,来,这是我们周总,以后好好干,亏待不了你们,陈兵对他们说着。
蛮好的,蛮好的,大家辛苦了,带好东西,我们一道走,回公司再慢慢说吧,我尽量给他们一些安全感的跟每个人打了个招呼。
随着新的人员的加入,整个公司也热火朝天,迎来了实质性的飞跃,吴胜和陈兵培训他们熟悉上海的大街小巷,新招的阿姨也在杨春的安排下每天有条不紊地给我们提供可口的饭菜,我依旧每天穿梭于各大商务楼,推销着我的良恩快递,业务不断增长。
而吴胜和陈兵则是按照我的计划,在办公室里面开启了化零为整,与上海各家中小快递企业合作的模式,看上去是我们吃了亏,其实是双赢的模式,也就是这种模式,不到二年,上海的当天快件业务,百分之九十以上被我们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有时候,步子走得快了也就忘记了身边的风景,更加忽略了脚下的泥泞,本以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同时,更大的诱惑正向我走来,往前一步是陷阱,后退一步是深渊,命运又一次把我推到了这个十字路口,只是这一次,我还能涉险安然度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