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往事如昔(三) - 烽火风云录 - 君莫回头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烽火风云录 >

第211章往事如昔(三)

这故事中的婴儿不就是高凤麟他自己么,人生第一次听到关于自己的父母的消息,但是没想到却是这种结果。

妙众看着高凤麟,道:

“当年我和你师傅、师伯、师叔,还有你母亲份属同门,你师娘与你母亲也是情同姐妹,当时我们违抗圣旨放走了你母亲,没想到还是逃脱不了这个命。”

高凤麟问道:

“大师,不,师叔,后来我娘呢,你们有没有再见到她?”

妙众摇了摇头:

“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你娘了。”

“那我爹呢?”

妙众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跟我来。”

说着他就出了门去,出了静桐寺的门,往北走十里,就是一处小山坳,在山坳下面有一座小茅屋,妙众和高凤麟进入到茅屋里面,妙众说道:

“这就是当年你爹娘住的地方,你娘不知所踪,你爹我们就把他葬在了房子后面的空地上。”

高凤麟四处打量着这个茅屋,只一张桌,两张椅,里面是个房间,房间内只有一个床榻,非常的简陋。

“这些年来,我每个月都会来这,将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边,屋内的座椅摆设也都如当年一般模样,只希望你母亲哪天能够回来,看见的还是熟悉的场景。”

高凤麟抚摸着茅屋内的一座一椅,忽然注意到墙角边有一个小摇篮。高凤麟怔怔的走了过去,看着这个小摇篮,这应该就是自己刚出生时睡过的地方。

妙众又道:

“当年你还只是个刚满月的孩提,”指着房子后面的一个暗格,“当时你就是被藏在这里,你爹娘将追杀的人引到了外面,这才让你躲过一劫。”

高凤麟看着摇篮,又转身看到那他藏身的暗格,瞬间两行眼泪夺眶而出。

“你爹就埋在后面,每年我也过来看他几次。”说着妙众就领着高凤麟来到房子后面。

房后是一块平地,只见平地之上有一个土包,土包前面竖着一块墓碑“高门景山公之墓。”下面的立碑人居然是“不孝子高凤麟立”。

高凤麟当即跪下来,在墓碑前磕了三个响头:

“爹,不孝儿子来看你了。”此时的高凤麟已经泣不成声了。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告诉我我的身世?”

高凤麟突然问道。

“为什么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你们都不肯告诉我?足足要我等了二十三年。”

“当年我们本来是打算不将此事告诉你的,但是你师伯在信中写道,天下战乱将至,需要你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跟我的身世有什么关系?”

“此事我也不知晓,除了你师伯之外,知道此事的就只有你师傅、师叔,还有你三清观的老道师傅。”

“为什么在九原的时候师伯一个字都没有跟我提过?”

“这件事牵涉甚广,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如果你想知道各种详情,可以以后问你两个师傅。”

高凤麟摇摇头,

“既然他们不肯说,或许有他们的苦衷。”

妙众说道:

“刚才给你的钥匙,你要小心保管,这把钥匙,可是关乎着整个大唐的命运,将来能否扭转乾坤,全靠这把钥匙了。”

高凤麟不解。

“这把钥匙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妙众道:

“将来,你自由你自己的一番因缘,这把钥匙的用处,你也知道该用在何处。你师伯之所以不直接告诉你,就是想让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将来。哎,这也真难为你了。”

“难为我?师叔,这话什么意思?”

妙众摇摇头,道:

“你师伯竟然将整个大唐的命运系于你一人之手,这怎么不叫为难你?”

“师叔,能否详细告知我。”

妙众道:

“此事需得你自己去亲身体验,我们说的话,做不得数。阿弥陀佛。”

说着就离开了墓前。

见妙众话里似乎有话,并且一直闪烁其词,高凤麟猜想这其中还另有蹊跷,不过任自己如何详询,妙众始终不肯松口。

高凤麟在静桐寺小住一宿后,第二天一早就拜别了妙众,往金陵城赶去了。这次扬州匆匆一行,虽然知道了自己亲生父母的消息,但是未免有些突兀,为什么郭子仪要选在这个时候向他吐露自己身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原来杀害自己的父母仇人,竟然是当今的皇帝,可他母亲到底为什么会被皇帝下旨处死,按照妙众的说辞,他母亲从小就跟几个师兄生活在一起,为什么皇帝要加害于她?

这些疑惑,妙众全部都没有告诉他,这当中的原委的,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既然妙众师叔不肯告诉他,那他就只好有机会去问问他的两个师傅,或许他们知道的更清楚。

出了静桐寺,往南来到了扬州城中,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之前在飞鹤山庄的英雄大宴上,玄武就曾说过,他玄武堂已经搬到扬州来了,之前他也派过人先行来到扬州查探圣门的消息,但是都一无所获。不如自己就在这扬州城里呆几天,看看能否查到关于圣门中的消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