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收到第一份礼物
陆震霆把恋爱报告拿到了政委的办公室,然后摊在了桌子上。
“这是什么?”孟政委好奇的问道。
“恋爱报告……”陆震霆简明扼要的回答。
“什么?你谈恋爱了?哪里的?多大年纪?你母亲知道吗?”孟政委吓了一跳,这单身20年的小伙子,终于有着落了?
“我那报告上不是写着呢吗?你看一下就好了,至于我母亲,知道不知道又如何,我爷爷我爸知道就行了。”
孟政委想想也是,也就没说别的,收下了报告。
陆震霆又马不停蹄的去邮寄信,在去邮局的路上看着马路上的女同志扎着亮眼的丝巾,这才想起自己好像没有给周怀清买过礼物,就又跑去国营百货商场,选了几条颜色不一的丝巾,又选了一件红色大衣,时下正流行的款式。
买好了东西,顺利邮走了,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周怀清正在李常山家,看着李庆远带回来的女朋友。
话说她也是会赶时候,她本来是想找槐花婶讨论一下织毛衣,她准备自己织一件,再给陆震霆织一件。
刚走到槐花婶家门口,就看到了李队长家的钱惠英。
就被钱惠英一把拉去了他们家。
尴尬的坐在那里,看着他们对着李庆远的女朋友打量的目光。
不过这个李庆远的眼光还真不错,她听说李庆远现在是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有四十多,他自学了不少的关于电之类的知识也算是有技术的人才,所以工资相对高一些。
找的这个女朋友是纺织厂的正式工,一个月三十不到,不过家里情况比较复杂,听这个女的说话,有点扶弟魔的潜质,而且还要不少彩礼,最后陪家的嫁妆不会太多。
周怀清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默默的看着,她相信李叔李婶不是傻子,城里的姑娘也不是那么好娶的,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李大哥自己。
众人聊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整顿午饭,周怀清也帮了忙,但是没有在那里吃,她今天要学的也没学来,不过倒是可以到县城去买一些毛线回来。
拿着李叔给开的介绍信,去了县城的百货商场,来到了卖毛线的地方,看着眼花缭乱的。
不过周怀清也知道毛线贵一些,要四块钱一两,选了一个黑色的,一个藏蓝色的毛线。
黑色的她自己穿,要了六两就够了,蓝色的给陆震霆,要了八两。
这就花了她五十多块钱,不过周怀清不在意,她现在身上有黑市卖货的钱,还有罗老爷子给的诊费,人参的钱大概有一万左右。
买好毛线,乔装一番到了黑市的小院,看到院门已经开启,已经有人开始进进出出了,周怀清进去找到了姜俊。
和他说好了今天晚上开始恢复供货。
就去了老爷子家,又换了不少的首饰,就回去了。
刚到家,火才弄的旺一些,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竟然是槐花婶和李家婶子两个妯娌。
“婶子,快进来,我也是刚回来。”
把两个人迎进来,给他们冲的糖水,三个人就围在了火炉边坐下了。
“怀清,我是来教你织毛衣的,我嫂子来,是有别的事。”
“让你槐花婶先把技巧和你说说,咱们再聊别的。”
就这样周怀清就先和槐花婶学了开头,和正反针。
然后就是慢慢的熟练了。
“婶子,你今天找我可是有什么事?”周怀清不解的看着钱惠英。
手边的动作也没有闲着。
“哎还不是你李大哥的事情,我看他对那个女同志倒是有些上心,可是我总感觉哪里不妥,又说不出来,你叔说你上过学,明白的道理多,说不定能帮我分析个什么来,我这不就来找你了嘛。”
“婶啊,你这不是难为我嘛,人家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要是说点什么,闹出误会多不好啊,尤其婶还是举棋不定的时候,特别容易被带偏了。”
“没事,怀清丫头,你就把你心里的话说说就行,你还不知道你婶的个性,她会分辨好坏的。”槐花婶也在旁边帮腔。
“行吧,李大哥女朋友长得不错,工作也好,咱们家给那么多彩礼也无可厚非,没什么嫁妆的,我感觉也挺好,省的再为了嫁妆的事情闹的不愉快。”
钱惠英点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不想在彩礼和嫁妆上多纠结,人家闺女正式工作,最后工资都是在他们老李家,她里计较那些没用的干什么。
“但是吧有一点,这个姑娘感觉没什么主见,什么都是她妈妈说,她弟弟说,我就怕她以后会被她母亲撺掇的拿钱补贴她的弟弟,但是真有急事,补贴很正常,就怕三五不时的,来这么一回,咱俩有多少钱都是人家的了。”
钱惠英点点头“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姑娘人倒是挺好,挺孝顺的,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个说道,不过听怀清这么说,我也意识到,今后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
周怀清心里腹诽,当然啦,这个时候还没有扶弟魔的说法呢。
钱惠英和槐花婶没有呆太久,就赶紧回去做饭去了。
周怀清就在家白天黑夜的在空间里织毛衣。
两件毛衣刚织完,就收到了陆震霆的回信。
看着那么大的包裹,周怀清好奇里面都装了什么。
打开之后,看到丝巾和衣服,周怀清还很开心的,现代的男人,都很少有给自己女朋友买东西的,没想到陆震霆意识倒是超前了。
试了试,发现很合适,就更满意了,打开信,看了一眼,注意到陆震霆说到的结婚的事情,周怀清有短暂的沉默。
不过又释然了,既然生活在这个年代,早点结婚也没什么不好。
给陆震霆打包了一些吃的,和织好的毛衣,就去给邮寄走了。
这两个星期周怀清恢复了给黑市的供货,前期货要的多,倒是让周怀清赚了三千多,她现在妥妥的万元户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