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心脏病发
一回到家,韩芸就开始洗米煮饭,陈胜给她打下手,洗洗菜削削皮什么的。
等饭快好的时候,韩芸做了两个菜,肉片炒大白菜和土豆炒萝卜,简单精致。
两人把饭菜和碗筷端到饭桌上,相对落座,吃起了迟来的午饭。
“怎么样,还合胃口吧?”韩芸问。
“很好吃。”陈胜说。他倒不是恭迎,确实是韩芸手艺不错。何况饿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会变好吃很多(只是错觉)。
“找到新的工作了吗?”韩芸又问。
“还没有。”陈胜不免有点羞愧。
“张晓慧找到了吗?她不是你女朋友吧?说起来,你还真是笨呐,你说你那时为什么要冲进来揽责任啊!”韩芸的语气依旧像是在训话下属,而且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不然也不至于被辞退了,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工作!这像话吗?”
陈胜被训得低下了头,但又忍不住问:“公司有报警吧?张晓慧捉到了吗?”
“没有。”韩芸摇头,“那估计不是她的真名。”
吃完饭,韩芸没让陈胜洗碗,自己包了,也就两副碗筷和两个盘子,很快就洗干净了。
韩芸没回房间,坐在厅里看起了新闻。
陈胜在边上坐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向韩芸要了wifi密码,回房间打游戏去了。
陈胜一上线,就被林倩倩邀请一起双排。
晚上吃了饭,陈胜陪韩芸看了一会电视,便又回房间了。倒也没继续打游戏,只是看看电影。
大概九点多的时候,韩芸敲了敲他的门,让他出来洗澡,说要教他怎么用热水器。
陈胜出来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只见韩芸已经洗过澡了,穿着黄色的丝质连衣裙睡衣,头发湿湿的,身上笼罩着一缕缕香喷喷的水汽。
这世界真奇妙,之前没在张晓慧身上看到的,竟在韩芸身上看到了。
一想到要用韩芸刚用过的浴室,陈胜又有点浮想联翩,和在张晓慧公寓那时一样,或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韩芸有魅力多了。
陈胜偷偷做了几个深呼吸,才压下脑子里的胡思乱想,跟韩芸走进浴室。热水器的操作也没多难,开了墙上接电的按钮,按下把手就行了。
教完陈胜后,韩芸又郑重的说道:“你内衣、内裤和袜子要自己手洗,衣服和裤子可以和我的放到洗衣机里一起洗,当然掉色的除外,这是常识。”
看来她主要是想叮嘱陈胜洗衣服的注意事项,让他保持个人卫生。
等韩芸出去后,陈胜又忍不住瞎想起来,脑海里充满了粉红色的旖旎画面。当然也只是想想,他还没胆子做出实际行动。
洗完澡后,他按照韩芸的吩咐,自己洗了内衣裤和袜子,到阳台晾好,把衣服和裤子放到洗衣机里。
晾衣服的时候,他看到衣杆上挂了韩芸的内衣裤,黑色的带蕾丝边,小巧玲珑。
他有种怪异的感觉……不知道韩芸被我看到晾晒的内衣裤会不会害羞?
陈胜不禁感到好奇,但暂住在这里还是不要让她觉得尴尬比较好。
在房间里看海贼王(好水,一个画面能定格几十秒)的时候,陈胜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来电,打给他的正是之前和他见过一面的李书文。
李书文自报家门后问道:“你不在之前那里住了,还在wh市吗?”
“啊,嗯,还在市里,早上来不及出去,现在借住在一个朋友那。你在找我啊……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就是好奇问问。你真的没修炼了吗?”
“炼气吗?呃,那天之后,我想了想,又继续炼了。嗯,就昨天吧,我真的有种突破了的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好神奇。但实际上,还是没啥变化。”
“看来之前只是差了临门一脚,恭喜你,你已经结核了。”闻言,李书文似乎也兴奋起来,“你要是会内视,就会看到丹田上有一个核,那就叫结宿之核。继续修炼,核会萌芽的,而你会变得更强!欢迎你加入植树者队伍。”
在这个世界,修炼,就是在种树,只不过这棵树,种在了炼气士的心里。而心树的成长,是微不可察,极其缓慢的。
“可我没觉得我变强了啊!”陈胜依旧纳闷。
“还是呼吸!不过不是用外界的气,而是体内的气,心树的气,那样身体会变得不一样的。”李书文说出关键点,且断定道,“我敢说,你的体能现在已经超越普通人了,甚至比那些专业运动员还厉害。”
对炼气士而言,呼吸分为内外两种:外呼吸,就是常态下的普通呼吸;而内呼吸,则是使用心气来呼吸。
“用体内的气呼吸?我一会试试。倒是怎么个厉害法?”陈胜也有点激动起来。
“举几个例子,你跑步会比飞人博尔特还快,你举重会比艾迪·霍尔还强,你跳高会比哈维尔·索托马约尔还高。当然,这是在你使用‘内在呼吸’的时候。”李书文说的人都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陈胜只认识飞人博尔特,他接着问:“那样的呼吸,能持续多久?”
“看你的宿核反馈的气有多少了,你现在的话,我猜能持续十五分钟吧。一般而言,一天只有这十五分钟,你是无敌的。”
“我试试。”陈胜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挂掉通话了。
“等等。我还有话要说,病毒的事情,你有什么了解?”
“我还想问你呢。”陈胜狂翻白眼。
“初步症状是发烧,高烧不退,一直到脑部发炎,接着是幻觉,可能会伤人,然后各器官会衰竭,最终死亡。传染途径确实是空气,戴口罩可以预防。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一旦确诊只能做积极治疗,帮助免疫系统和病毒对抗。对身体弱的老年人来说致死率很高。暂时只有这些信息。”
“啊,现在,很多人确诊了吗?”
“传染基数r0=2.2,有快两万了,要是算上没确诊的疑似病例,估计有十多万了。我们要找到源头。”
“源头是什么意思?”
“那个科学家叫——唐显德。”李书文说出了机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