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办狗大户
赵刑天望着王员外的尸体,面无表情地擦去刀上的鲜血,随后一挥手,带着手下迅速消失在山谷之中。只留下王员外的尸体在那荒僻之地,渐渐被落叶所覆盖。
此事过后,县城里开始传言纷纷。有人说这是县老爷暗中主持正义,也有人说是王员外作恶太多,遭受贼人报复。而我则在县衙中,看着窗外的街景,心中默默想着,这世间的善恶终有报,虽然手段或许不够光明,但为了这一方百姓的安宁,有些黑暗只能自己去背负。
片刻后看向公孙计:“那两个衙役虽有失职之嫌,但当时贼人来势汹汹,他们恐也是为保全性命才无奈逃离。然国有国法,不能全然不罚,可先各杖责二十,以儆效尤,让他们养伤半月,俸禄照发,令其戴罪立功,日后若再有差池,定不轻饶。”
公孙计微微点头:“那王家那边又该如何安抚?王员外虽罪有应得,可其家族在本地也颇有势力,恐不会善罢甘休。”
我沉思片刻:“你且代我前去王家,带上些许慰问礼品。告知王家之人,王员外犯下诸多恶行,国法难容,本县一直依法行事。但念在王家在本地多年,对其家族并无赶尽杀绝之意。若其家族日后能遵纪守法,本县可保其家族产业正常经营,亦会在适当之时给予一定扶持。王员外一案已结,莫要再生事端,否则本县绝不姑息。”
公孙计领命而去,来到王家。王家众人听闻王员外死讯,早已乱作一团,见到公孙计前来,纷纷怒目而视。公孙计镇定自若,将我的话一一转达。王家代理家主王文远满脸怒容,扬言要上告朝廷,无论公孙计如何耐心劝说,都无法说动分毫,公孙计见王文远态度坚决,心中知晓此事难以善了。他深吸一口气:“文远兄,你且先莫要冲动。上告朝廷并非小事,且不说这一来一回耗时良久,其间变数诸多。大人公正廉明,王员外之事铁证如山,大人依法处置本无过错。你若执意上告,朝廷定会先核查此案,届时王家诸多事务皆会被细细盘查,家族中若有任何一丝差池,恐怕会牵连甚广。”
王文远冷哼一声:“我王家在这县城也是名门望族,岂容他人如此欺凌。我父虽有罪,也应由朝廷定夺,怎可被那贼人半路劫杀,定是那县令暗中指使。”
公孙计摇摇头:“文远兄,你这是偏见。如今大人念在王家昔日贡献,愿意保王家产业平稳过渡,只要你不再追究,日后王家在这县城依旧能兴盛发达。若你非要将此事闹大,一旦朝廷介入,王家多年积攒的声誉和人脉恐都将毁于一旦。”
王文远却不为所动,依旧怒目而视:“公孙先生不必多言,我意已决,定要为父讨回公道。”公孙计见此情形,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此事即将掀起更大的波澜,只能先回县衙将情况如实禀报,再做定夺。
公孙计垂头丧气地回到县衙,脚步略显沉重。他径直走向书房,见我正在案前批阅公文,便上前施了一礼,低声说道:“大人,此番前去王家,情况颇为棘手。那王文远态度强硬,坚称王员外之事应由朝廷定夺,认定是大人暗中指使贼人所为,全然不顾大人保全王家之意,执意要上告朝廷,属下苦劝无果,还请大人恕罪。”言罢,公孙计微微低头,面露愧疚之色,静候我的回应,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与不安。
我轻轻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行了,这不过是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再过个几千年,那些经商的老板再厉害,也没法跟一个从政的小科长抗衡。他们就像微弱的米粒发出的光,居然敢跟明亮的皓月较量,真是自不量力。去,把王家所有的生意和账目都好好查一查。以前的县令为了捞好处,对王家处处讨好、巴结,可我不一样,我对钱没兴趣。我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帮着别人取得成功,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狗大户,我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