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再去保州 - 重生:逆命1987 - 残逸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逆命1987 >

第316章再去保州

“嗯,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等徐闯一来,就可以直接出发。”  唐雅朝电话里说了一句,目光一瞥,望到徐闯后,立即改口,告诉电话那端的人,他已经到了。

嗯了两声后挂断了电话。

“来啦小闯,手续已经办好了,单位的大巴车马上就来,因为是研究所内部,采取的全封闭模式,所以研制的这段时间,不能跟外界碰面。”

唐雅站起来走到徐闯面前,再次叮嘱了一遍。

“嗯,谢谢唐阿姨,这次可多亏您了,不然李宁就真要夭折了,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徐闯嘴角上扬,客气地道谢。

“不不不,这既是帮了我丈夫,也是帮研究所的课题研究,做了大贡献。

你昨天说的那些,是国内研究暂缺的,可能在你看来是无心之举,但给我们却是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帮助!”

唐雅一脸感慨地说着,她一从事这方面多少年的人了,居然比不上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想想都有些自惭形秽。

“臭小子,你看看人家孩子。”

张胜利在一旁唯恐没有天下大乱,踹了张杰屁股一脚,张杰立马对他投来了无辜的目光。

徐闯摸摸鼻子,有些汗颜,他个学渣,居然有天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他只是利用了时间差的bug。

想到这,嘴角忍不住咧开笑了下,脑海里也浮现出个有意思的想法。

他要是将那些可以获得诺贝尔的理论想法,去告诉那些未来将获取诺贝尔的人,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他之前看过的新闻报道里讲过,如何增加青霉素的含量,他不需要知道过程,只需要跑去宁波跟屠先生说一下结果。

青蒿素的历史进程就会被推进。

又例如,他曾看过三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蛙》,对里面的文字剧情,还有极大的印象,如果此刻去跟山东的莫先生交流一下。

国内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诞生,日期是否又会被推进呢?

真的是个有趣的想法,徐闯忍不住低头笑了笑,他还想过去买彩票,在上一世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他也做过暴富梦。

所以有两个日期的双色球号码,他记得很清楚,但时间大多在90年后。

最近的一次,也是在1990年,大年初一的那天,他一个人在大湾区,举目无亲,别人都在家里欢度新年,他一个人紧着袄子,在大街上刮彩票。

那种兜里没钱,生活黯淡无光的滋味,他可太记得了,苦涩得就像是将黄连嚼碎了,兑着口水喝汤汁。

“哥,你咋了?”

身旁忽然有人喊了一下他,胳膊还被碰了一下,徐闯一下子回过神来,一屋子人在看着他傻乐。

“呃,忽然想到了件有意思的事。”

徐闯摸摸鼻子,干笑一声,那些事想想就得了,改变巨大的历史进程,不知道会带来多少的连翘反应。

“啥事呀?”

张杰似乎在为刚才唐雅和张胜利夸他的事,而怄气,故意问道。

“呵呵,我在想同样的年纪,你脑子咋就这么不灵光呢,跟张伯父是差远了,你是不是交话费,税务局送的啊?”

徐闯嘴角微微上扬,挤兑道,把张杰呛得脸一阵青、一阵白,张胜利和唐雅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了出来。

后世里的许多烂梗,这些人都大多没听过,随便说一句,就能把他们逗得笑合不拢嘴。

就这几次见面,他在张家的地位,都快超过张杰这个便宜儿子了,搞得后者看他的目光总是很幽怨。

这时,外面响起了‘滴滴’摁喇叭的声音,单位的铁皮大巴车来了,都是被徐闯空气气垫吸引过来的研究人员。

这个如果研制出来了,不光可以应用于鞋里,还可以运用在很多技术上,甚至是航空,所以都很感兴趣。

“到了,我们走吧。”

唐雅笑着打了声招呼,就要拉起行李箱出去。

“唐阿姨,这位是我兄弟张辽,对这次的研究也很重要,事出突然,但希望还是能把他也带上。”

徐闯拉了一下唐雅胳膊,朝其介绍道。

“那个,唐阿姨你好。”

张辽咧嘴笑了下,立马去将唐雅的行李箱主动拿了过来。

“这个……也可以,我后面跟所里说一声。”

唐雅犹豫了一下,很快同意了下来,按原则上来说是不能带多余的人去的,但她愿意为了徐闯,破坏一下原则。

“谢谢,谢谢唐阿姨。”

张辽笑得合不拢嘴,立马一手提着一个行李箱,就朝外面走去,唐雅和徐闯也陆续跟上。

院子门口停着一辆铁皮大巴,那时候的大巴车,去哪都会在挡风玻璃上挂着一个白色的指示牌。

从哪到哪,一目了然,可这台车上,写着的是从唐州到保州,徐闯不由得愣了一下。

“唐阿姨,研究所不在唐州市?”

“哦,这个忘记跟你说了,研究所之前在唐州市也有,但后面由于两座城市的发展重心不同,就改迁到了保州。

那里的技术更先进些,而唐州则更倾向于原料提供。”

听完唐雅的话,徐闯有些愣住了,之前以为就是在市内研究,没想到得特地去趟保州,真是绕不开那地儿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