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除夕有宴 今夜的九华殿,便托付给你了……
在祭祖仪式即将开始的前夜,洛微言忽然提出,理昭仪越荷也应参加。
此事自然在宫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祭祖,对于宫妃而言,是身份地位的肯定,亦是荣耀。皇帝祭祖万分重要,妃嫔们虽无资格入祖庙参拜,亦有专门的场合行祭祖之事。
祭祖是在城外的青云观里,来去车马劳顿、耗时颇久。妃子们留住青云观一夜,两天一夜方返宫。过程中为表虔敬之心,不可随意与人说话交流。
景宣一朝,自皇后、贤德贵妃相继身死,后宫的祭祖仪式,往往由一位权重的妃子,带几名德高有功之人进行。过去几年,都是洛昭仪办的。
今年小李贵妃收了权,必是要以她为首。另外新掌宫权的宁妃、资历深厚的洛昭仪,也非去不可,否则便易被人攻讦。
但是,越荷凭什么去?洛昭仪别是傻了,平白给她抬身份罢!
宫里自然颇有不平之声,皇帝亦感奇怪。关键时候,是洛微言力排众议,一意坚持:
“理昭仪位份也高了,这种场合,应该有她一份的。更何况她刚刚立下大功,诞育皇子,合该将皇子生母带去,给老祖宗们看看!”
“虽则生育未久,但理昭仪康复颇佳。且本朝并不提倡月子之说,先帝更是直斥过月子污秽是无稽之谈。咱们身为后辈,自然应当顺从前辈的心意,怎可以此阻挠?”
“前陈将军后裔又如何?不正该给先辈们看看,前陈是如何归顺夏朝的么!”
总之,经洛微言一番争执,终是在青云观祭祖的名单上,增加了越荷的名字。
一时之间,后宫颇感羡妒。
使她们更加酸溜溜的是,越荷很快主动推辞,说:“身子仍有些不妥,恐路上不便。”她们盼都盼不来的,越荷竟然还要往外推!
洛微言便批复:“医女随行,不必烦扰。”
越荷再辞:“三皇子尚且幼小,想留下来照顾。”
洛微言回:“自有乳母照看,无需操心。”
越荷兴许词穷,却又辞了一次:“许多资历深厚的姐妹没有轮上,我实无颜面。”
洛微言这一次的回答,语气便严厉起来:
“明旨已发,你这样拖拖拉拉、不情不愿,是觉得辱没了你么?皇上看重,给你这样的恩德。理昭仪你再推辞,我们便要怀疑你的用心了。”
如此,越荷只好勉强答应:“那留下我的侍女姚黄照看惟H吧。”
这场辞让,才落下帷幕。
……
“果然不出娘娘所料呢,那越氏果真急了,不肯出去。李贵妃亦然不悦,只是祭祖在旁人看来是天大的脸面,她反而不好明言,以免被认为阻了身边人的前程。”
“吁,甘草,你要牢牢记住,我此番能够扳回,全赖手里有点权力。”
“是,宫权绝不该让旁人染指,也绝不能丢掉!”
“越氏如何不乐,也必须被我带走,这便是以权以势压人。况且找到了好借口,她还必须谢我送她脸面呢。”
“所以,越氏原本的计划,便是留在宫里?”
“对。理昭仪想要直接见到冯韫玉。可是――宫权并非万能,重要的还是看掌握在谁的手中。我有宫权,她们也有,难道她们能压过我去么?”
“所以,她们只能选择时机,人为塑造出一个理昭仪短暂能做主的时间段,打一个时间差。也就是把我调走,趁我不在,将一切盖章定论。”
洛微言道:“可惜这个时机并非她们制造出来的,我便可从容应对。”
“理昭仪终究根基浅薄,倘若我不在,她或许可以强行闯宫取证,抑或凭着染指宫权的威势,趁山中无老虎,以雷霆之势调换人手。届时我便是回来也晚了。”
“但是,我将她带走了。小李贵妃和理昭仪都去青云观祭祖,宫里便没有她们一党的人主持局面。看似不胜不败,但她们的目的已经无法达成。”
“是能让那个宫女姚黄指挥?还是禁足的薛婉仪?那不是平白给我送把柄?”
洛微言红唇一弯:“所以这次,是我胜了。”
“娘娘英明。待到这次祭祖归来,冯顺媛也差不多要发动了,娘娘便可见到小皇子啦!”
“嘘……还是要谨言慎行啊。”
“奴婢遵命!”
……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贵妃、宁妃、洛昭仪、理昭仪离宫,往青云观祭祖。
一路上,理昭仪以“产后体虚”为由,只是待在马车内不肯见人。洛昭仪以为她计策落空、心中羞恼,一笑而过,并不逼迫。只确认了她要同往青云观,始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行。
只是到达青云观后,洛昭仪发现衣着朴素的越荷神态安然如常,心中又生疑虑。
加之她细细观察,越荷始终是平淡以对的模样,路上竟无半点异动。
不由怀疑自己是否有少虑之处,更兼担心宫中生变。只是祭祖之时,不可大张旗鼓去信问讯,再者说也就一两日的工夫,勉强安慰自己忍耐。
待到二十九日午后启程回宫,洛昭仪一面强作镇定,使人回去打听消息。一面看着越荷,她这次坐到宁妃的马车里,两人很是说了一会儿话。
总体而言,并无异动。
反倒是李贵妃颇为困倦,似乎一直在打瞌睡,将至宫门时才露了个脸。
此时洛昭仪已收到“宫中一切无事”的回报,再度料定许是自己吓唬了自己,越荷她们是黔驴技穷。最多越氏养气功夫好罢了。竟把自己吓着,实在不该。
心念一转:无论如何,到了这种时候,再怎样谨慎小心,也不为过。
时间越来越近,她的计划不容有失。倘若觉得危险,就该更加仔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