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家月娘 琵琶虽好,喧宾夺主才是罪过…… - 贵妃归来 - 甜蜜桂花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贵妃归来 >

第90章 李家月娘 琵琶虽好,喧宾夺主才是罪过……

太后故去三月,宫中尽是萧条。

然而皇帝恼顾盼而宠金羽仿佛是一个信号,渐渐的,胆大些的妃嫔敢于重新邂逅和讨好了。便是胆怯的,因着皇帝这三月对后宫的冷淡,也亲手做了汤水点心送去。

一时间后宫又重新欢腾喧嚣,瞧着竟比太后在时还热闹些。

身居高位的几位,自然是不必亲自操劳的。听闻是沈贵姬进了言,小李贵妃便生出了开宴的心思。一者由她出面,宴请皇帝与诸妃,她自然要与皇帝同坐,这便是对于后位的一个暗示。二者乐坊新近排了一出很美妙的舞曲,幼玉公主年纪虽小,却是个喜好热闹的,玉河又宠女儿得紧。

越荷和她提了一次,先前宫中不管如何喧闹,究竟与开宴不同。玉河却叫她别担心,自己自有打算:那宁贵嫔的二皇子诞下以来便不曾大肆庆祝过,皇帝心中必有缺憾。自己到时候一提,便显得又体贴又庄重,还免了责备。

越荷劝她不住,也没法子,只能在心中暗暗提防沈贵姬的招数。

五月下旬,暑气已渐浓。小李贵妃开的一出赏舞宴,便在她自己的长信宫承晖殿。

时皇帝与诸妃皆至,一时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妃嫔们穿着俱是清凉风流,细节处添以用心。

金羽最是大胆,衣衫轻薄束腰,皓腕盈盈一截,惹得皇帝瞧了她好几眼。越荷正坐在金羽旁边,连带着都有些不自在。

好在开宴未久便进入正题,乐坊的管事宫女被传上来,介绍今日要献的舞曲名为《月华》,跳舞的则是位新练出来的姑娘,博皇帝与妃子们的一笑。

玉河拍了拍巴掌,于是管事宫女退下,有数名浅青色宫装女子抱着琵琶上来,列居席侧。她们妆容、衣着大都相似,唯独最前一个头顶斜斜插了一只梅花簪子。

另一名素衣女子大概就是今日的舞女,打扮很是清雅。只见她容色雪白,面容清婉甜美,稍稍侧头看了眼皇帝的位置,便背身向众人,一言不发。

琵琶声起,铮铮清响。

那女子却只是兀自不动,背身折袖垂手而立,动静之转化变化凝固在那一瞬,偏成一个极美的起手式。一袭素色长裙,水袖柔柔,腰系着软绿烟罗。

琵琶铮铮第八响,她终于动了。

那折了水袖渐次轻缓地拂过,向下低垂,如湖心漾开的水波。她的腰肢柔软得像是杨柳,被看不见的风弯成韧的弓形,又极有弹性地缓缓收回,伴着翻飞的流云飞袖。

琵琶,只琵琶女第一人在孤零零地铮铮拨弦,而舞,也唯独女子一人。

仿佛聚集了此方天地的呼吸般,缓缓而舞。

足尖微微点起,骤然一个轻旋跳跃,水袖翩飞,女子终于转过身来,举起的袖子要遮不遮地掩映出她容颜娇美。她的唇边仿佛有着极淡的笑意,但又清清冷冷的。眸子会说话,但说的又是一些隐晦的话。如此传神与动人,在场众人的注意力无不被她吸引。

这支舞很慢,却显得时间过得太快。舞过半旬,变化终起!

说不清是琵琶的音先变了还是舞女的气势先变了,又或者正是天衣无缝的一瞬间。所有的琵琶一同和鸣,金铁之声铮铮脆响。而舞女的舞也由着徐缓的朦胧转向急速了!

只见她甩抛长袖,舒展身段,恣意旋转,舞动跳跃如月宫仙子。一时间水袖如月光流动,营造出极美极朦胧的意境,而琵琶声也更急了!

忽然间,舞女狭长的袖管长长飞起,又如同断线的纸鸢缓缓落下,一瞬间竟像是有了生命似的。而她早已在众人注意力都在那袖管上时转过身去,如开场一般背对众人。

那张柔美清丽的面容自右肩上倒过半张来,右足微微抬起仿佛要踏下去。双手背置身后,裙裾正欲翩飞。正是:唯恐捉不住,飞去逐惊鸿。与此同时,琵琶之音也骤然消失。

天地间,只留下那个遗世独立般的背影。

“好!好!好!”寂静之后,却是皇帝率先拍掌出声,随后妃嫔们也交互着讨论起来,但并不热切,看向那舞女的目光大多是忌惮防备的。舞女却只是转身下拜,道:

“奴婢以舞《月华》,恭祝圣上万福。”

“跳得很不错。”皇帝看向那舞女的眼神中,很有几分感兴趣的意味,“你叫什么名字?”

却见那舞女垂首应道:“奴婢娇娃。”眼帘低垂,刚好让坐在上首的皇帝看得不甚完全,加上之前舞的惊艳,更有一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滋味。

“娇娃。”江承光沉思着念了两遍这个名字,忽而展颜一笑道,“这名字不好,显得过于娇媚妖冶。依朕看,不如把‘娇’字改为‘皎’,月出之皎皎,刚好配得上你的舞。”到后面便有了几分悱恻的味道,“‘皎’字清丽,‘娃’字娇美,皎娃之名甚好。”

那女子也很是识趣,即刻再拜道:“皎娃谢圣上赐名。”

江承光于是很满意的一笑,刚要在说些什么,那边金羽已经笑出声道:

“圣上别光顾着看跳舞的,那边的琵琶也很动听呀。”她却是有些着急了,如今她才复宠不久,若出来一个惊鸿一舞的皎娃,必然有碍。

见皇帝被拉回注意力,神色却有些不满意,金羽勉力笑了笑,急忙补救道:

“那琵琶女的琴音甚好,嫔妾方才听着入了迷,胡诌了两句诗。”

“哦?”皇帝这么一听,神色才好看了些,重新起来了几分兴致。他是知道金羽时不时冒出来的才华的。“说说看。”

金羽暗道好险,知道这一关勉强混过。待要念诗时,她却又有几分得意的凭仗出来。清了清嗓子,方缓缓念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众人原本都等着她念下去,发现她只念完四句便住了口,听着竟似无头无尾一般,不由都有些发愣。霍昭仪首先冷笑了一句,道:“说是两句,果真是两句。”

随即轻笑一声,侧过头去,不再理会。竟像是一巴掌打在了金羽脸上似的。

薛修媛若有所思,而皇帝的面色已经有几分不悦。金羽见势不好,连忙补救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这里头的感受,不是诗人们所共通的吗?我只是一时想到这两句精妙,才拿出来献丑,并不是有意作弄。”

“一句佳句,足以点亮整首诗歌了。”却是钟薇在闲闲地笑,可她话锋一转,“诗者,本来就是靠一时灵气生发全诗,都有了两句了,还不足以补全吗?比起灵气,这后头的添补才更见诗者的功底。”

金羽抿唇,讷讷道:“嫔妾受教。”心里却有些不服气,照她看,白居易的两句话,还不足以艳压全场么?

钟薇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即使她心中认为这两句诗很是浅近通俗,但除了那个比喻,并无十分出彩之处――那些白描的诗歌也有好的,但那也得是有情有景。似金羽这般无头无尾,且听起来丁点儿不像中间两联,更像是一首叙事长歌里的。单拿出来,也未免太好笑了。

不过金羽闹得这一出,倒很合她的心意,也显得事情更加凑巧。

皇帝听她们谈了几句,心中同样有数。但是被金羽这么一打岔,对皎娃的在意倒淡了几分,反而就着话头问向那个领琵琶的女子,着青衣戴梅花簪的,微微笑道:

“金贵姬独独称赞你的琵琶很好,可见确有过人之处。”

那琵琶女抱着琵琶起身下拜道:“多谢圣上、贵姬称赞。”然而她略顿了顿,却是不卑不亢地说道:“然而这称赞恕奴婢愧不敢当。奴婢与姐妹们的琵琶曲,原本就是用来衬托舞蹈的。曲舞和谐,方是上道,若喧宾夺主,反而是不美,甚至可称罪过了。”

众人一看,果然那跳舞的皎娃垂首立着,颇有几分失意。而这琵琶女虽然恭敬,暗地里却不软不硬地顶了金羽的夸奖一下,倒让众人有些快意。

“我并不是那个意思。”金羽此刻的笑容,颇有几分勉强,她道:“琵琶与舞都是极好的,只不过我刚好对琵琶有所感触罢了。”

琵琶女道:“如此,奴婢方知自己不负所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