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荡寇剑法
三个月转眼便过,又到了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丰收季节,秦柏松等人也收获不少,只是众人的腰都瘦了一圈,可是比以前显得更精神更健壮了。这天楚志诚与韩有诚二人对众人考核了一翻,觉得大家的基本功已经差不多了,便决定教众人招式。
韩有诚将众人都叫了过来一字站好,道:“三个月已过,大家都很用功,这一关算是过去了,但是练功如逆水行舟,今后仍要苦练才行才不致于退步。从今天开始教大家招式,马春明马春风你二人习惯用什么兵器?”
马春风道:“兵器带在身过太麻烦,这些年来,我从来都不带的,也没有,还是用拳头好,时时刻刻都可以带在身过,也不用担心忘记。”马春风说一句马春明就跟着说句“对”。
韩有诚道:“行了行了,你二人有一个说就行了,不要老是跟着说没用的话。”转身对秦柏松三人道:“那你三用什么兵器呢?”
秦柏松道:“我打猎的时候用过钢叉,再也没用过别的什么兵器!”
孙志远道:“我也是。”
韩有诚道:“本门的武功简单得很,就只一套荡寇剑法,可没有什么荡寇叉法,看来你们得改一改了,改用剑如何?”
秦柏松道:“我们听师父和师伯的就是了。”
马春风道:“师父,我还是觉得整天拿着一柄剑不方便,是个累赘,还不如用拳头的好用!”
韩有诚摇了摇头,道:“你们两个还真是有个性啊!这套剑法也不难,而且又只有十多招,学得快的十天半月也就会了,等到招式都教过一遍了,算是完成任务了,我再教你们拳法吧,谁叫我也不喜欢用剑呢!我自从练了降龙十八掌之后就没用过剑了,要我现在教你们只怕教不来了,你二人跟着松儿他们一起先练练吧!”转头又对楚志诚道:“马春明二人拜在师父门下,而师父就一套荡寇剑法,做个样子也要把这套剑法教给他二人,他二人要是学不会我再教些丐帮的功夫算了!”
楚志诚道:“还是你来教吧!”
韩有诚摇了摇头,道:“天下的人都知道你的荡寇剑法,可没人瞧得起我的荡寇掌法,降龙十八掌不能随便传授的,我也没什么教的了,你就先教一教,等我想到了法子再各教各的。”
楚志诚道:“那好吧!”说完让五人都排好,道:“从今天开始教大家荡寇剑法,这是祖师爷多年的心血,祖师爷当年只是一名抗击倭寇的义士,后来隐居在这里,将他一生的心得编成十三招剑法,希望后人学了能荡平倭寇,让百姓安居乐业,将武学发扬光大。”
南宫铃道:“我家就是被倭寇所毁,才流离失所,我爹要是早遇上祖师爷,学到师父这身本领,不但不用怕那恶少还可以去抗击倭寇了。我爹经常说如果我是男孩他早就回去同倭寇拼了,没想到他两大心愿都未实现就走了。”
楚志诚点了点头,道:“我也希望你们学了以后能去抗击倭寇,完成他的心愿,只是倭寇凶残之极,所以你们要苦练才行。”
南宫铃道:“想祖师爷当年一定很历害了,可是祖师爷为什么要隐居在这儿呢?”
楚志诚道:“我来之时,就未见你们祖师爷下过山,跟人动过武。”
南宫铃道:“那师伯呢?”
韩有诚道:“我在三十五年前便遇见你师祖了,当年我就像马春明和马春风一样,只不过我是一个人在江湖上流浪,有一天,我遇见几个倭寇在追杀一个人,这人后来就是你们的祖师爷,当时祖师爷已经身受重伤,我见那几位倭寇武功高强,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便没有出面,只是暗中帮你祖师爷脱险,然后你祖师爷让我一直将他送到这儿,我见你祖师爷武功挺高的,在我再三要求拜他为师的情况之下,他才勉强答应,于是我便跟你祖师爷正式学武,两年后便开始一边习武一边闯荡江湖,那时你祖师爷有时还与我一起下山,自从你师父上山之后,你祖师爷便开始不再多说话,也不再下山,只是一心一意地教你师父武功。”
楚志诚道:“你师祖的这些事情他当年说得不多,不说的到现在就没有人知道了,等以后有时间再说,现在还是开始教你们这套剑法吧!在学习剑法之前,大家得了解剑的习性才行,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剑长不如枪,棍,威力仅在三尺之内。重又不如刀,锤,自然不能猛砍猛砸。其基本动作用于进攻的有刺,削,挑,扫,劈。用于防守的有格,挡,贴,引,推等。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出手都要讲究快,准,稳才行。”
楚志诚说罢拿了一根木枝让秦柏松拿了长剑来刺,秦柏松一连刺了数次,楚志诚只要轻轻一摆手,就让秦柏松刺了一个空。
楚志诚道:“现在你拿木枝,在上面做三个记号,我来刺。”说完与秦柏松对调一下。
秦柏松依言在上面做了三个记号,拿好之后在那儿不停地摆动,大家只见白光一闪而没,楚志诚诚早已还剑入鞘。任秦柏松怎么变化还是被楚志诚一剑就刺中了三个记号,楚志诚道:“这一剑当中就包含了快字和准字了,刺了三剑是快字,刺中记号是准字。”
秦柏松道:“师父刚才只看你出手一次,怎么一下子就刺了三道剑痕了呢?”
楚志道:“刺中一剑都不容易,何况是三剑呢!这就要非常地快才行,在剑未收回来再迅速地刺出去,让人没有反应的时间,如果收回来之后再刺出去就不大可能了,这需要多年的苦练才行。”
楚志诚停了一下,道:“为了让你们练剑,我特意请人给你们做了三把大石剑和三把普通的铁剑,大石剑重三十多斤,剑身比普通剑也要宽,也更容易拆损,所以你们在今后练剑过程中,用力要恰到好处才行,用力过小则速度跟不上,如果用力大了又会拆断石剑。拆招时用铁剑,能反应实战情况,这样不但能练习快字准字还可以练习稳字。我先将这十三招剑法演习解说一次,大家要仔细看清楚了。”
楚志诚上前走了几步,一边演练一边道:“本门剑法只有十三招,全部是进攻,没有防守。第一招叫李广射箭,扶桑叫做穿心斩,运剑刺敌胸前各处大穴要害,用的是刺字决;第二招叫白帝斩蛇,扶桑叫做圆月斩,运剑横扫敌腰间,用的是扫字决;第三招叫回风拂柳,扶桑叫做狂风乱斩,运剑斜上削或斜下划,即可以进攻又可以防守敌方的进攻,用的是削字决;第四招叫兄弟分家,扶桑叫做分身斩,运剑如刀一般当头砍下,用的是劈字决;第五招叫蛟龙出海,扶桑叫做射日斩,运剑直上冲或者往上挑,用的是挑是决;第六招叫开门拒客,扶桑叫做割喉斩,运剑横封敌方的进攻,用的是贴字和引字决;第七招叫拨草寻蛇,扶桑叫做潜地斩,运剑疾刺敌方下三盘,用的也是刺字决;第八招叫乳燕初飞,扶桑叫做旋风斩,出剑之后再反手回刺或反削后方,用的是削字和刺字决;第九招叫苏秦背剑,扶桑叫做逆天斩,运剑斩向后方的敌人,用的是劈字决;第十招叫双龙抢珠,扶桑叫做分心斩,去吧剑直取敌方眼睛上三盘,用的也是刺字决;第十一招叫瑞雪纷纷,扶桑叫做五雷斩,拨起身形,居高临下凌空扑下,抖出满天剑花,罩住敌方头上三尺方圆;第十二招叫地动山摇,扶桑叫做裂地斩,运剑击地上沙石,使作暗器,空袭对方,然后寻机出剑;第十三招叫人剑合一,扶桑叫做流星斩,招式与李广射箭差不多,只是集全身之功力,人和剑合为一休,如流星般向敌人全力一击,用的也是刺字决,这一招非精妙的轻功加上深厚的内力难以凑效,也最具威力,其威力比李广射箭要强大的多速度也要快的多。最大的区别在于穿心斩适用于近攻,而流星斩适用于远攻,祖师爷见这两招虽相似但功效大不相同,所以就将这两招都保留下来了,而其他如扶桑的日月无光和万里雪飘以及从天而降这三招与五雷斩出招手法和目标都差不多,祖师爷却只选了五雷斩这一招。”
楚志诚一口气将这套剑法说完,最后又连续使了两遍,其中一遍快一遍慢,众人只觉快的时候眼花缭乱,剑气逼人,不自主地往后退,只看得众人胆战心惊,惊叹不巳。慢的时候又显得无形的压力笼罩四方,任何目标都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剑尖似乎有磁力一样始终跟着目标在动,让你无处可逃,也不知如何逃。
楚志诚将使了两遍之后停了下来,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
秦柏松道:“师父,为什么这套剑法每一招都有一个扶桑的名字呢?”
楚志诚道:“中原各大门派练剑讲究出手潇洒飘逸,而且是诱敌的招式太多,从而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二人对战尚好,如果在千军万马中混战,那些诱敌的虚招全没用处,从而在战斗力上就不如扶桑人的直截了当的有效,你祖师爷乃是抗击倭寇的义士,在隐居黄山的时候,仔细休会倭寇的出手,将所有心得溶在剑法当中,便有了这套荡寇剑法,所在这套剑法虽说是剑法,其实出手却是根据扶桑武士刀的路子演化而来,看起来似剑非剑又似刀非刀,所以每一招都有一个扶桑的名字。”
秦柏松道:“师父,你刚才说这套剑法只有进攻没有防守,那敌人向我们进攻该怎么办?”
楚志诚道:“松儿问得好,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当然也应该防守,防守分三种法子,第一种是挡,就是挡住敌人的进攻,第二种是避,就是躲闪开,第三种是抢,就是与敌人抢攻。三种防守之中是能抢不避,能避不挡,所以三种防守抢攻是最好的,是以快打慢,打得对手没有出手攻击能力那时又何须防守呢!挡是最被动的,是即快不过敌人又避不开敌人的进攻的时候所采取的防守方式,也是最吃力最被动的防守方式。”
楚志诚看了众人一眼,又道:“刚才我将这套剑法一快一慢使了两遍,慢是要你们看清其中的变化,看到他的准和稳;快是要你们知道他的威力。从剑法本身来讲,这套剑法并不算是高明的剑法,其中有许多破绽,连贯变化远不如天下五大剑派,如武当两仪剑法,天山剑法,峨嵋剑法,华山剑法等。但是我就凭这套剑法在当年行走江湖时从未遇到敌手,只有三个字,那就是快准稳而已,今天教你们的不是一套无敌的剑法,而是一种练剑的方法,任何一套剑法只要练到好了这三个字都是天下无敌的剑法,所以你们今后要在这三个字上下苦功。”
秦柏松道:“师父,如果两个人都练到了快准稳怎么办?这世上有没有完美无缺的剑法?”
楚志诚道:“如果两个人都到了这个境界,那就要看两人的信心和耐心了,谁有信心有耐心,谁就能战到最后。所以当一位高手练到了这个境界,胜负已经不在一招一式当中了,而是他对自己和这个剑道的认识了。因此你们练剑时不但要练好这三个字,也要培养自己的信心和耐心。这世上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也没有完美的剑法,不完美的剑法需要人去完善他,相同的剑法由不同的人使出来效果就大大不一样,所以同门之中,一样地练功,而功力有高有低,而完美的剑法由一个不懂剑法的人使出来也就不完美了,归根结底人才是关键,人决定一切,而决定人的因素即有先天的天赋也有后天的努力,这二者少一样都不行。”
南宫铃道:“师父,先天与后天有什么区别?”
楚志诚道:“后天的努力全靠自己下苦功夫,就算先天有缺陷也能达到二流水平吧!如果先天性好的话只要勤学苦练,就会事半功倍。如果空有先天的天赋好,不努力的话只怕也是虚度光阴,到头一场空,所以必须二者相接合才好。这也是为什么像少林武当这样的顶级的门派有时也会消沉数十年甚至于上百年,就是因为没有发现和培养可造的人才。当这些门派中出现一两位人才时,将武学发挥的淋漓尽致,马上又会在武林中大放异彩而领袖群雄。你们几个都是极好的习武材料,只要努力练功,一定也会在武林大放异彩的。现在开始一招一招地练习,等将十三招剑法全练熟以后,再将这套剑法连贯地练习,等全部溶汇贯通以后,再分开一招一招地练习。”
秦柏松道:“为什么要全部溶汇贯通以后又要分开一招一招地练习呢?”
楚志诚道:“对于刚学的生手来说要先练招式,如果招式都练好了,就算得上二流高手了,如果将招式全部溶汇贯通了就算得上一流高手了,但还不是超一流高手,超一流高手克敌制胜不需要一套剑法,因为他们只要有一招一式招式能打败对手就足够了。我也是在无意中打败了我的师父才放弃整套剑法而专攻单独的招式,可是到了现在随着对剑法的了解又有了不同的看法了。”
南宫铃道:“师父,快跟我们讲讲您当年是如何打败祖师爷的?”
楚志诚回忆道:“我是从八岁便跟着师父在这儿练剑了,一练就是十年,比起你们来要早的多了。这十年中,我几乎是每天都要跟师父对拆招,所以这套剑法再熟练不过了,就是闭上眼睛也能使上千百回,那一招一式都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了,无论是谁出招,对方均已知道该怎么破解了,到了这个时候二人拼的就是体力,你师祖当年受伤太重,又经常醉酒,所以一直未能痊愈,体力肯定不如我当年的体力,我那样胜了也不能算是胜了,有一天,我又在跟师父拆招,当我使到第五招时,你师祖突然随着剑尖跃起,到了我的身后,你师祖以往是往后退的,而这一次偏偏是跃到了我的身后,而我下一招是开门拒客,目标是在正前方,背后全在你师祖的剑尖之下,迫不得已只能使出勉强使出苏秦背剑这一招来防守背后,或者用乳燕初飞来反刺背后才能确保身后的安全,那时间根本就没功夫想的太多,不自主地使出了第八招乳燕初飞反刺后方,当你师祖刚落下来时还未出招就被我反刺过来了,反到攻了师父一个措手不及,幸亏我及时收手,否则就要误伤了师父了。你师祖大是不解,让我重新再来,当我使到第五招时,你师祖再次跃起,我再次使出了第八招乳燕初飞这一招,由于你师祖刚才吃了亏,所以这一次也就早有防备,也学我刚才不按常规出招了,就在他跃起之时已经变招了,不等落下就在半空中使出了第十一招瑞雪纷纷,当我发现背后无人之时却发现头上是漫天的剑影,在三尺之内全在你师祖的剑影之中,这一次我输了。师父让我再来第三次,这一次两人都更加小心谨慎了,变招与防守也更加严密了,一直到我使出第十一招瑞雪纷纷时,你师祖早已滑开三尺之外,等我使完第十一招之后变招时就用第一招李广射箭来反击我,当我发现师父早已滑开三尺之外,不但我这一招瑞雪纷纷根本就没有用了,而且我知道你师祖不会让我再使出第十二招地动山摇,就会反击我的,我便不等瑞雪纷纷使完就变招为第十三招人剑合一,由于我身在半空之中,下坠之势很快,力量也就更大,虽然这两招招式差不多,可是两招的力量可和速度就大大不同了,你师祖他这一招比我这一招慢了半拍。我跟师父练了十年的剑,直到今天才看见他笑了,师父笑道‘小诚诚,好样的,你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的剑法可以发扬光大了,可以施展抱负了’。我从这三次比剑当中体会到,一套剑法不能全部套用,只要跟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招式,让对方摸不着你的剑路,因为在武林当中,本来就有许多招式是为了克制另一种功夫而创造的,这个时候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套路出招的话,一定会往人家的刀口子上送,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克敌制胜,当然了这仍估离不开快准稳字。另外在实战中,先不要过多地出招,因为你出招太多,露出的破绽肯定也就多,对手就有机会趁虚而入,所以要多观察对方的路数,找出其中的破绽,然后全力一击。”
秦柏松道:“那我们现在只要将这十三招剑法练熟了就行了而不必练什么套路了?”
楚志诚摇了摇头道:“初学者根本不熟悉兵器的运用,也不知道自己剑法之中的奥秘,如果不能溶汇贯通,一气呵成的话,单独的招式之中,四面八方全都是破绽,对手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破绽将你击败。因为每一套剑法当中,难免有破绽,所以后一招都是跟据上一招的破绽而?取补救的措施,但是破绽还是有的,只不过被后面的招式给堵住了,这样对手就很难有机会下手,所以初学者都要先练套路,只有当你的剑术达到某种境界时,已经将剑和剑招都溶入你的大脑和灵魂之中,才能信手捻来,都是历害的杀招了,这时才不需要套路了,这时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不难发现原来你的剑法当中仍然有这么多的破绽,那又何必再用套路呢!”
楚志诚见众人似懂非懂的样子,又道:“我今天只是将这个道理讲给你们听,让你们今后在练习过程当中仔细体会体会其中的奥秘。我是八岁时开始练剑,练了十年在无意当中才悟出这个道理,而你们的祖师爷虽然创立了这套剑法,却未明白这个道理,直到那一天与我练剑时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虽然练了一辈子的上乘剑法,虽然将那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如果不明白这道理顶多只能算一位一流高手,而不能成为一位绝顶高手,当遇到那些不守常规的高手时,这些平时自认为是一流高手是多么地脆弱,多么地不堪一击。这也我当年只凭着这套普通的剑法打败了许多名流高手,才赢得了惊天神剑的称号。好啦!道理已经跟你们讲过了,其中的奥秘是需要时间和灵感去体会的,一个道理可能一辈子都不明白,也可能在一瞬间悟出。但是力量与速度是不可能在一瞬间就能悟得出来的,那是需要多年扎扎实实地苦练才行的。从现在开始,跑步到紫云峰下对着瀑布练习第一招李广射箭,等练好了这一招我们再练下一招。”
楚志诚说完就带众人到紫云峰下,让大家拿着大石剑对着瀑布练习,这石剑不但自身重,而且剑身也宽,再加上瀑布对剑身的冲击力,众人只觉的剑一直在往下掉,刚开始时根本就拿不稳剑,更不用说去刺中后面的目标了,时间长了从一次刺几下就要休息,到最后能一口气刺几十下,秦柏松三人累了就让马春明二人轮流练习。
如此早晚练习内力,这时早已开始练习任督二脉,吸气入丹田之后便不再呼出,而是气走任督二脉,直到入定不为外界所打扰,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定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丹田之气也越聚越多。而白天除了练一些基本功之外就是练这一招,所以这一招大家练的最吃力,就这么最简单的一招,众人却练了半年多,才勉强通过。
楚志诚看到众人终于刺中了,笑道:“不错啊!半年就通过了。不过这一招还要苦练才行,这一招最高境界就是要随时随地随意方位都能出招才算大功告成。”
秦柏松道:“就这么一招,我们就练了半年,哪里还算不错!”
楚志诚道:“当年我练这一招时可是花了四年的时间才通过呢!你们只用半年当然算是不错了,不过,这一招练好了,以后的就好练了,因为现在你们的手劲力比为前可不知大了多少!手拿这么重的石剑,能刺中目标,不用说那个稳字已经练好了,准字也练好了,如果换了普通宝剑的话,那个快字也绝对是快如闪电,可以说现在在江湖上那些二流高手是躲不过你们这一剑的。今天开始教大家第二招白帝斩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