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那一块免死金牌
祈珏一定是故意的,一定。
轻舟是他的心腹,他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太阳快要沉入山尖了,时辰不早,我也起身朝祈珏告辞了。
小芷也同轻舟说了些什么,接着牵马朝我走了过来。
祈珏道:“今日一别,再见之日遥遥无期,云中山高路远,你自己保重。”
我笑着朝他拱手,按照江湖人的礼节回敬道:“相爷亦是,多多珍重。”
小芷牵着马在一旁等我,见我朝她走去,翻身上马将我拉上马背。
骑在马上,身后无尽山川尽数掠过,祈珏起身站在烟波亭内,身后是暗淡的天光。一轮明月挂在烟波亭前的树梢上,天渐渐黑了下去。
从前种种,都是过眼云烟,但谁也不能改变脑海中的记忆。
在燕山附近休整了一夜,又在旅途上奔波了两天,才算到了云中。
云中城门紧闭,一听说是燕京来使,城门上戍守的士兵立即将城门打开。
“王爷说,在城中等着大人。”马车外传来一个声音。
我掀开车帘,朝城门望去——古旧的城门饱经塞外的风霜,就去岐王这个人一样,被这塞外的风霜挫磨成铁骨铮铮的将军。
“小六——”我唤了唤一旁骑在马上的小六:“命将士门在城外驻扎,你同我入城就好。”
小六把我的吩咐传达下去之后,驾着马车缓缓朝城内驶去,到了岐王府邸,我下了马车,由门前侍卫引入府中,身边一左一右跟着小六和小芷。
那侍卫道:“王爷一早外府中等着大人,大人请吧。”
云中地处边塞,长年经受风沙侵蚀,岐王在此处的宅邸也断断赶不上当年燕京的岐王府。
穿过一座座土培房,进入到一座宽敞的院落,远中立着一人。
他一手握剑,端起姿势,身姿飘然长剑挽了几个剑花儿。
我停下步子站在门口端详着他,他此时一件灰色袍子,下巴上蓄起了短短的胡须,脸上被这塞外的烈阳晒得黑了几分,整个人看起来老练而沉稳。
我本想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可谁知他已经将长剑一收,朝我看了过来。
我微微一笑,走了过去,按照朝廷官员的规律朝他行礼:“微臣参见岐王殿下。”
岐王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上上下下将我打量一通:“你如今身为皇后之尊,他也可放心让你过来?”
“今日站在岐王面前的可不是大昭皇后,而是大昭臣子温靖殊,是来跟殿下讲和的。”
见我开门见山的言明来意,岐王将长剑插入剑鞘扔给候在院落一角的侍从。他转过头来,抿着唇问:“你大哥来都没能说服我,你觉得你可以?”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但是我的手里有令殿下可以安心归降的条件,再者,殿下带兵离开燕京却没有在燕山以南之地称王……不也是为自己留了大大的余地么?”
说话间,岐王将我引到屋内。我靠右而坐,岐王自己坐在上首。我命小芷和小六留在院中,岐王此时也已经摒退左右。
室内只有我们二人。
“你说的似乎很懂我的样子。”岐王目光深幽,缓缓说道。
我微微低头,自嘲一笑:“我向来不怎么聪明,也从未能有能够看透别人的本事。”
我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我只是在赌。”
“赌?”岐王不解其意。
“赌殿下无意于江山,赌殿下此番离开燕京……是为了您的母亲。”我一向害怕岐王,今日却好似是谁给我了胆子,竟然大胆的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岐王抿唇,没有回答我的话。
没有回答,便算是默认。
“岐王既然肯为了您的母亲而做到这一步,为何不愿意为了您的父亲……而化干戈为玉帛呢?”
一室静默。
岐王没有说话,我也不着急。这个时候,我不能急躁。
“你这是何意?”果然,他还是按耐不住。
“殿下,其实先皇崩逝的那天我忘记了给您一样东西。当然……我也曾以为这件东西永远不会有用到它的地方。”说话间,我从衣袖中掏出那枚早就被我藏在里面的免死金牌。
它被一块黄巾紧紧包裹着,我从座位上起身,上前两步双手捧着递给岐王。
岐王愣了一会儿,才慢慢伸手接过。
他没有急着打开黄巾查看,而是紧紧握在手中。
“其实我想,您曾经才是先皇立储的最佳人选,当年他令您到我爹府中跟我哥一同听他讲学,只是后来……您志不在此,他才变了主意。”
岐王慢慢地把黄巾打开,才露出免死金牌的一角,他已经明白了惠帝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父亲在生前为了两个儿子而苦苦筹谋。
这样的心意,不该被辜负。
“先皇离世前,唯恐您同皇上反目。他告诉我,您是难得一见的将才,有您在可保江山稳固。并且,他怕您有朝一日真的……就像今日这种局面。所以,他特意把这块免死金牌交给我,让我在这个时候保您性命。”
惠帝不是一个功高至伟的皇帝,但他却是皇帝之中少有的好父亲。
“殿下,您是至孝之人,怎么忍心看着先皇在九泉之下不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