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寻 - 夜宋 - 格子里的阳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夜宋 >

第182章寻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呵呵,确实很贴切这龙王参的。”

佘奕微笑道。

“咦,那是什么?”

岳珊儿惊讶的喊道。

佘奕岳莫愁若若顺着岳珊儿的目光看去,只见龙王参叶子的根部有着一个小小的光点,光点呈现为金色的,这光点并不是静止的,似乎会绕着根部游动,游到叶子上时,扩散开,为这仅有的一片嫩绿色的叶子笼罩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辉……让人看着惊讶不已。

“大千世界,果然无奇不有……”

佘奕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感慨的说道。科学的力量确实很强大,但是这些冥冥中的力量似乎更强大。

他记得后世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晚年成了一个虔诚的神教徒,用自己仅有的余生研究神学。

“舅舅,你说这龙王参果真有起死回生的神效?”

若若明亮的大眼睛抬头看着佘奕。显然,她无法用佘奕教给她的科学知识解释这龙王参为何能起死回生。

岳莫愁和岳珊儿也好奇的看着佘奕,她们也不相信这世间还有这等“神物”。

“这个……应不会有假。”

佘奕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猛虎山庄薛英被捅死的事情。那时候,他可以非常的肯定,薛英死的不能在死了,但是几个月后,薛英又活过来了。当然第二次死了之后,估计再也活不过来了。

“哦,那就好,我们多培植一些,到时候再炼一些丹药出来……指不定就成长生不老丹了……嘻嘻……”

“做梦!”

(注释:人参概述别名‘棒棰’、山参、园参。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根,其叶也入药,叫参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功能: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

……

吃了午饭,佘奕给小翠小兰交代了一番后,然后让阿福把岳莫愁岳珊儿送去了逍遥山庄,若若跟着去了红尘客栈,他要给瘦猴以及其他人交代一下,寻找小玉的消息。待晚上的时候,若有时间,他跟若若再去逍遥山庄小住几日,倘若没有时间,就等到明日再去逍遥山庄。

洛阳城中午的阳光暖洋洋的,照耀在人身上,很舒适。

洛水自西向东将洛阳分为南北二区,四座桥梁连接南北两区。除洛水外,还有伊水、谷水、瀍水注入城中。若干漕渠纵横交错。

佘奕和若若便装出行,走到了街道上,随处可见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

“贾公子、若若小姐中午好!”

街道上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佘奕和若若,看见佘奕跟若若从街道上走过,开口问道。

佘奕和若若点头微微一笑,算是回应了。

三四月份是洛阳城牡丹盛开的季节,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盛开的牡丹花。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摆上一盆盆牡丹花,长街上,远远望去,花团锦簇,就像一片花的海洋。

春天,本来就是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的烂漫。牡丹的花容,绚丽的色彩,在百花丛中脱颖而出。姿态优美,玉笑珠香,冠绝群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国人把牡丹看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舅舅,今天的天色不错。”

“嗯!”

佘奕习惯性装逼,顺手从腰间取出折扇,像一个学院的学子一样,信步而行,看着两边的牡丹花,开口吟道。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舅舅,这诗歌是你作的?”

若若惊讶的看着佘奕。若若和佘奕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佘奕真正会不会作诗,他还是清楚的。

“你这丫头,明知故问……”

佘奕轻轻拍了下若若的头,若若呵呵的笑了。

两人沿着街道一路走去,新潭河正是忙碌的时间,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在码头,正紧张地卸货。

新潭河横跨上的是新潭桥,新潭桥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

过去这边比较偏僻,很少有人往来,现在因为贾府和红尘客栈的缘故,这边不再偏僻,异常热闹。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靠后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交谈,桥上的人,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他们看见佘奕和若若从那边走了过来,连忙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给佘奕和若若让开一条道路来,顺便问好。

佘奕和若若依旧微笑的点了点头,回应。

过了新潭桥,这边出现了一个码头,这个码头叫新潭码头,新潭码头是最近新建的。

码头上除了装卸工和过往的商船之外,附近有着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而今的这里也算是洛阳城一个较为繁华的水陆交通会合点。

过了新潭码头之后,便是的新潭街了。现在的新潭街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这新潭街的尽头,就是洪城客栈。红尘客栈附近,更是繁华。

“一年而已,便能发展成这般模样,真让人咂舌。”

佘奕感慨道。

“若没有舅舅你来这里,这里依旧是一年前的这样子。”

若若说道。

“也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