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李承业当然对自己很有信心,直接答应了,“行。”
两人这下算是对这件事情有了共识,这之后李承业也算是放下了心。当然褚书记也对之后的事情做了一些安排,不过就算高考结束了,李承业也还有一段时间待在钢铁厂,交接工作的事情到也不是很着急。
李承业属于提前知道高考恢复消息的那一拨人,所以对这件事倒不是很惊讶。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在农村里的知青,一听到这个消息几乎痛哭流涕。要知道从一九六八年最早一批知青被迫下乡那可是差不多快有十年了,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沉默不语的中年,他们似乎和这农村里的村名并没有什么不同了。
十年了,他们终于能有离开这里回到家乡的机会了。不过高兴只是短暂的,他们后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第一个就是他们已经脱离学习环境多年。记忆里的那一些知识早就已经被繁重的农村劳动给淹没了,在这农村里,他们一没有学习环境,二没有可供学习的书本,想要考上大学真的是十分困难。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困难,这些年,也有不少知青觉得回城无望,只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在农村又过得十分辛苦,所以很多知青,特别是女知青为了日子好过一些就在农村找了对象。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是有真感情的。那些男同志还好,毕竟男人有好的前途,妻子儿女也会搭光。可那些女知青的境况就不怎么好了,很多人都觉得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一时间各个地方也闹出了不少事情出来。
不过在钢铁厂工作的李承业身边还是很少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的。他们厂是个大厂,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不少,不过工人的日子已经十分好过了,而高考是什么个结果却是不一定的。所以真正准备放弃一切重新开始的人并没有多少。
而且李承业和胡立人都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也没有宣扬过自己也要参加高考,钢铁厂倒是没有什么知道他们要去参加高考。
不过褚书记也考虑到这件事十分重要,最近交给胡立人的事情少了不少,李承业也将手中的不少事情交给了下面的做,所以李承业他们的学习时间也增加了不少。
“李主任。”徐柳找到李承业办公室来的时候,李承业还有些惊讶,他差不多就在财务部待了大半年,而且因为两个人都是未婚男女,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交流之外,私下并没有什么交谈,也不知道她怎么找过来的。
“徐同志?有什么事吗?”李承业还是招呼人坐下,而且还倒上了一杯水。李承业看了一下门,那门还半开着,显然是徐柳进来的时候故意留下的。
徐柳笑着,脸上却是有些为难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话难以说出口。
李承业也没有追着他,只是目光清凌凌的看着她,等待着说话。
在这样的目光之下,徐柳深深地叹了口气,咬着嘴唇道:“李同志,你应该也听说了吧!高考要恢复了,我这次也要参加,不过没有复习资料,我想问一下,你那边能不能弄到复习资料,最好是有数理化丛书?”
她的目光中带着祈求,似乎是要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李承业手上了。
李承业并没有立即答应,他手上的确又不少资料,都是张教授他们留给他的,这两个月他差不多都已经复习完了,除去胡立人要用的,的确能空出一些给徐柳,不过他们并不是很熟悉,李承业更不是什么大善人。
“你家人没有给你寄资料吗?”不怪李承业奇怪,看这姑娘之前的穿着打扮,还有身上的气质,就知道这姑娘家里也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弄一套资料还是十分容易的。
徐柳闻言却是脸上一僵,神色十分的不自然,“我现在暂时联系不到家人……”
她的话说的十分含糊,李承业更是不好追问,因为他不知道这联系不上究竟是失去了联系还是他们已经过世了。
李承业想了想,觉得这姑娘还是十分不错的,所以还是准备答应了。李承业皱着眉头,有些为难的样子,“现在要参加高考的人是实在是太多了,资料几乎都被抢光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
“真的没有办法吗?”徐柳听到这话立即就失望地垂下了眼睛,以为李承业是要拒绝她了。她这会是真的十分难过,本来恢复高考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她第一时间就给自己母亲写了信,想让对方帮着找一些资料寄给她,可是她等了很久,却一直都没有等到回信。
她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母亲早在她下乡的那一年就重新和人结婚了,现在都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徐柳以前总以为母亲不联系自己是怕惹麻烦,根本就没有想过母亲只是不想联系她了。
她以前也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爷爷还有父亲叔伯他们都是干部,只是后来被人牵连,被人抓到边疆进行改造了。为了不牵连母亲那边,父亲选择和母亲离婚,两人斩断了所有关系,而她也跟着母亲了。
只不过她的身份在这,在首都的日子不好过,父亲他们的敌人并不想放过她,所以你她就选择了下乡当知青。这一晃眼都已经是五年了,这些年她根本就不敢打听父亲还有爷爷他们的消息,她只是一个埋着头的胆小鬼罢了。
李承业可不知道徐柳的那些复杂的身世,只是安抚地道:“我只能试试,别的地方说不定能有,这样,你等我两天,有消息了我再告诉你,我尽量找一些资料给你。”
毕竟现在最珍贵的就是这些高考资料了,李承业也不好太轻易就拿出来。
“真的吗?那真是太谢谢你了,李主任!”徐柳刚才还满是失望和颓散的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里面似乎布满了希望的光。
徐柳几乎是千谢万谢才离开,还提前给了李承业十块钱买资料,李承业不想收,徐柳却是丢下钱就跑了。李承业被她这样也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还是决定尽早将资料给她吧,这样她也能早一点开始复习。
这些高考资料之所以这么快就没有了也很正常,消息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时效性的,有的地方早,有的地方晚。而且总有一些人,就是像李承业这样的人能提前得到消息,再加上门江县也不是什么大地方,这些资料是真的不多。
这天胡立人难得要回家陪媳妇,说是要带着媳妇回娘家,所以李承业就是一个人回家的。
他回家的时候两个还在整在院子里写作业,看着十分专心的样子,李承业也没有打扰他们,直接进了堂屋。厨房里李母还在炒菜,她现在也在香肠厂工作,所以回来也比较晚,这也不过是刚开始做饭。至于孩子们倒是不用担心,附近有几个大一些的孩子,他们都是一起上下学的,有时候还会聚在一起坐作业。
李承业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去了厨房,里面李母还没有开始做菜,正坐在小板凳上剥毛豆。
“娘,我来给你帮忙?”李承业走了过去,直接蹲在李母边上,手里也抓起一把毛豆开始帮忙了。
“那还有个小板凳,坐着剥。”李母也没有阻止儿子的意思,她明白儿子是觉得自己现在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里十分辛苦,所以想多做一些事情。
两人难得一起做事,看着倒是十分和谐,气氛也非常好。
“哎,对了,今天□□过来找我了。”突然李母说了一句话,李承业立即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母。自从李母在香肠厂工作之后她的户口就被迁到了县城来,和村子里的人几乎也没有多少联系了。现在除了每年清明的时候他们会去看一看李父,他们现在连过年都不会回村子里了。
“□□怎么找过来了?”主要找的还是李母。
李母却是讥笑一声,“□□这两年是越来越糊涂了,好好的一个江家被那个不争气的女儿弄得乱七八糟的,闹心死了。”
“他来能有什么好事,还不是为了他那个女儿。”李母现在是怎么都看不上这个□□了,以前他还觉得这个人虽然有些宠姑娘,但总算还是一个好干部,现在呢,却已经是公私不分,糊涂之极了。
听到李母的话,李承业立即就想到了那个在他们家颐指气使的江美珠,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江美珠又怎么了,我记得她不是和那个叫什么的知青结婚了吗?”
说到这个李承业也是无奈摇头,想当初□□来为他女儿跟李承业道歉的时候,李承业还劝了一下□□,只可惜他那些话都只是白说罢了。□□还是没狠下心来管束自己的姑娘,由着她做了不少事,也没有分开她和那个知青。虽然一直不同意江美珠和那个知青在一起,却么有强制限制他们交往。
江美珠他们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最终还是生米煮成熟饭,江美珠都怀了对方的孩子,□□他们也就只能让他们结婚了。而且在江美珠的劝说下,□□还将去年村子里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给了那个男知青。
本来他们还想着对方出人头之后会将江美珠母子两个接回去,可实际情况却是自从那个叫季庆歌的男知青去首都上学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对方的消息了。
开始他们还以为对方是刚过去不熟悉,可现在一年多都快两年了,对方还是一封信都没有寄回来。江美珠倒是闹着要去首都找季庆歌,可是孩子还小,□□他们自然不会让江美珠去。而且去首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是路费就要不少。他们又是人生地不熟的,那是真的不好找人。
当然之后发生的这些事情李承业是不知道的,连李母都是今天□□过来找他的时候她才知道的。
李母:“结婚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孩子都生了,可孩子爹却是一去上学就消失不见了。”
李承业皱眉,当初他就觉得这人不怎么靠谱,结果还真是如此,“那□□找过来做什么?总不会是让我们去帮着将他女婿给找回来吧?”
李母摇头,“那倒不是,就是说他闺女想要参加这次的高考,说谁要考首都的大学去找孩子他爹,所以想找你来帮着她复习。”李母说这些话的时候脸色十分不好看,心中里面全是两个大字“荒唐”,能提出这件事的□□实在是太荒唐了。他以为自己的闺女是什么人,以为自己的儿子是什么人,说的好听是求人帮忙,说的不好听就是为难别人。
李承业也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可笑,“□□真的说的是这个?”这真的是他记忆中的□□吗?感觉到像是被人下了蛊一样,这变化也太多了。
李母冷哼一声,“这话倒也不是□□说的,而是他那个闺女江美珠说的,不过□□也没有反对,差不多就是赞同他闺女那个意思。”刚开始就□□一个人,他犹豫半天都没说出来,可能也是觉得有些说不出口吧,后来不知道那个江美珠从哪里钻出来的,叭叭叭地就说了起来。真的是一点都不客气。虽然受到了打击,可还是两年前那气势凌人的样子,只是人看着更疯了一些,还要直接去找李承业,显然是受到的教育还不够。
李承业沉默了,同脑子不好使的人说话,你再怎么拒绝,他们也只愿意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根本就不会理别人的拒绝。